闲话高考

城市无名客

<p>又是一年的高考时节,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数年,人生的风向标仿佛从落笔那一刻起就要发生改变了,金榜题名者怕是又要煞费苦心地大摆谢师宴,而名落孙山者则要为今后的生计四处奔波了。</p> <p>小时候梦想多,憧憬着长大后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慢慢地发现,其实是我想多了,家里不富裕,父亲的愿望也很质朴,兄弟三人早些出去,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满足了,于是迈进象牙塔也就注定成了永远的梦。现在的学历换在过去充其量算作秀才,想学范进老先生挨嘴巴子的机会都没有。梦虽没实现,但今天也还过着衣可暖身,食可果腹的生活。</p> <p>没有刻骨铭心的高考经历,但面对着媒体每天热情似火的宣传报道,还是时时被一种异样的氛围感染着。</p> <p>高考制度在中国应该是近现代的事情。在我看来,中国的高考总像是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二者有着基本相同的精神实质,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许多困惑有着惊人的相似。两种考试制度都曾经对中国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人的观念影响力,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一样都是通过考试选拔国家所需人才的主要途径。</p> <p>学而优则仕”,古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高中前三甲,除授予高官厚禄外,搞不好还能成为皇亲国戚。皇帝做媒牵红线,让高中者不仅金榜题名,同时也是洞房花烛时,名利财色兼收。当不上官也要混上个举人进士的学历以光宗耀祖。那时的皇帝倘若也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许可以少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引发的悲剧。不能怨谁,食不果腹的年代又有几人能够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呢?</p> <p>都说科举考试是食人猛兽,我看现代高考也未必是善良的小绵羊。为了获得一张进入大学的门票,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吃饭、上学、睡觉,基本过着两耳不听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程度。古时科举有着“头悬梁,锥刺股”的美谈,现代高考亦不乏“学不死,往死学”的精神,头上挂着输液瓶,桌上摆着吸氧机,总会使人想到非典肆虐的日子。不知是否有着利益的驱使,学校也会在任何场合鼓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为学生勾画一个个美好的乌托邦。外地一所高中甚至实行军事化管理,提出高考复习要拿出血狼精神,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思考着饮食与拉肚子的辩证关系。前几天,一位考生面对突然离世的母亲,毅然决然的走进了考场,人性全无,狼性大发。依我看,这种精神拿来用在保卫黄岩岛上或许更好些。</p> <p>很久以来,我们赋予了受教育太多的目的性,“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占据了我们有限思想的大部分空间。上大学被很多家长认为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捷径。计划经济时期,但凡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衣食无忧了,国家包吃,包住,包分配,典型的“三包产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已经产业化,且普及度不断提高,大学收费涨价了,大学文凭正不断降价。近几年一直流传着大学一毕业就是失业的开始。千军万马过的还是那根独木桥,通往就业岗位的路却已经变成千万条了。不要再指望拿一张北大清华的文凭去过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水过一天的悠闲生活,我们的爸不是李刚,李双江,拼不起爹,有了大学文凭终归还是要自己拼的。</p> <p>人生的路很长,上学受教育,哪怕考到硕士博士,也不过结婚生子般,是人生旅途的一个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受过高等教育可以使我们前方的路变得更宽,更广,但他又不是我们生存的必经之路。中国的文盲不少,又有几个饿死,渴死的?但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则会凸显出受教育的优势,文化程度越高优势越明显。渴望步入象牙塔,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不可能都有着做鸿鹄的天赋,燕雀一样有他的天空和舞台。。</p><p>高考结束了,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p> <p>城市无名客.2020.8.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