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上海之国歌诞生的地方

时代画廊

<p>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国际金融中心….</p><p>  上海还是新中国国歌的诞生地。</p><p>近处,1856年建成横跨苏州河的外白渡桥,1934年落成的上海大厦(原称百老汇大厦)。远处,近40年建成的浦东新区。上海是一个历史层次明显的城市。</p> 具有万国建筑之称的上海外滩。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海军陆战队炮轰上海。<div>  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华,东北沦陷,华北危急,日军又把战火烧到上海。</div> 当年的上海八字桥。位于上海柳营路和同心路交叉处。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都在这里爆发,中日两军曾反复争夺,伤亡惨重。 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勇抗击日军。 上海东北部长江南岸入海口,宝山县城至吴淞口一线江岸,现在是上海国际邮轮码头和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1937年,日军在这片海滩大规模登陆,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双方先后投入兵力近百万,在此展开拉锯战,这一带,成为震惊世界的“血肉磨坊”。 俯瞰吴淞口炮台湾湿地公园。 吴淞炮台旧址。 吴淞口。 这里曾是上海宝山县老县城,现在成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1937年9月5日,日军对宝山城发起进攻,中国守军第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以姚子青为营长的第三营的六百官兵,据此死守不退,与敌展开巷战,全部壮烈牺牲。 位于上海光复路1号的四行仓库。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第二次淞沪抗战后期,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二五四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在团副谢晋元带领下,孤军防守四天四夜,击毙日军200余人,被誉为“八佰壮士”。 1937年,被日军飞机轰炸后的闸北火车站。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假日,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给他们讲那些不能忘却的 故事. <p>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 同年十二月,父亲回国投身抗日战争。1932年1月到达南京,参加了华侨抗日义勇军(由世界各国回来的100多个华侨青年组成)正准备出关 赴东北抗日,时逢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华侨抗日义勇军立即赶赴上海参加了19路军抗战。据史料记载:华侨义勇军被编入十九路军六十一师,战斗于江湾、闸北和吴淞一代,浴血奋战,建立了不俗战绩,成为“各种义勇军之成绩最佳、最勇敢、最有功勋者”。</p><p>  当时的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须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妥协退让,调集力量围剿共产党、红军。同年五月,国民政府与日本方面签订了停战协定,解散了华侨抗日的义勇军,将19路军调去福建围剿红军,抗日救亡活动亦受到各种限制。父亲个人生活无着落,被迫回到印尼。</p><p> 24年后,父亲回忆起这段历史,他写道:“.....(在国外听到)马占山的抗日军和东北义勇军的消息传来后,我的爱国思想更加高涨,恨不得立即杀几个日本军人......当时我觉得在国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已经受够了,现在祖国又被侵略,国内又不统一,如此混乱,长此下去,真有亡国的危险。若亡了国,华侨地位更不堪设想,今天只有舍身救国才有希望。”</p> 上海老西门大吉路91号,当年是华侨抗日义勇军的总部,现在已经变成一个街心公园了。 <p>  公园里,孩子们在嬉戏,老人们在喝茶闲聊,一派温馨详和的景象。我问了许多人,她(他)们都不知道91号曾经作为华侨义勇军总部的这段历史,我不免有些惆怅。但是我想如果先辈看到此情此景,他们会感到欣慰的—他们舍生忘死,就是为了这一天啊!</p> <p>  南京东路步行街。</p> 浦东夜景。 <p>  1933年1月,父亲再次回国,到北京参加了华侨抗日救国军,准备出关抗日。但不久,华侨抗日救国军被国民政府强令解散。父亲求战心切,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军第4师(后扩充改编为17军25师)开赴古北口长城抗战。由于国民政府对日采取妥协退让政策,长城抗战最终失败,国民政府与日本方面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第4师被调往福建进攻19路军(19路军联合红军反蒋抗日)。父亲向部队长官表明坚决不参加内战的,并寻机脱离队伍,再次来到上海。</p> <p>  父亲1934年1月再次来到上海,到1937年8月离开,在上海将近三年的时间,父亲一面在工厂里打工(上海闸北华商公共汽车公司),一面主动积极的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如参加抗日救亡的游行示威,掩护抗日救亡的学生,散发宣传抗日的传单等等。”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他成为抗日部队的运输队员,冒着敌人的炮火为前线抗日部队运送军火物资。在上海期间,他结识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朋友,对他们的革命活动主动给予帮助支持,参加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p> <p>  九.一八事变后,父亲满腔热血回国参加抗战,两次参加抗日义勇军都被国民党政府解散,在北京长城抗战中加入了国民党军队第四师,第四师又被调到南方打内战,进攻19路军。父亲的抗日意愿屡屡受挫,他逐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领导抗日,共产党是领导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解放的政党,一定要找到共产党,加入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工人阶级解放努力奋斗。</p><p>  1937年8月31日,由上海救亡协会介绍,父亲和其他5位爱国青年,从上海出发,奔赴延安。</p><p> 和中国共产党的许多人走过的路一样,父亲由爱国者变成了革命者,爱祖国爱人民是他的初心。</p><p><br></p> <p>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上海的两名共产党员—田汉和聂耳,怀着悲愤的心情,谱写了一由惊天动地的战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很快就在全国传唱开来,激励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怕牺牲,团结奋斗,争取抗战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 <br>起来!<br>不愿做奴隶的人们!<br>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br>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br>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br>起来!起来!起来!<br>我们万众一心,<br>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br>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br>前进!前进、进! <br>  国歌精神:逆境自强,团结奋斗。<div>八十五年过去了,在国歌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曲折艰险,我们依然需要国歌精神。</div> <p><br></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感谢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