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花儿之旅”(下)

黄梅雨季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 5 </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p> 昨天的大片好多人看了心动,实际上实景远比镜头拍下的漂亮。后面的照片你都可以再加两成期待,我这个破手机拍照片就那样儿,啥牌子?你懂的!不靠谱,准备换了。</p><p> 旅行的乐趣有时就在于各类突发状况的发生和临时应急的处理。昨天一天的大片看得太兴奋,导致忘记了时间,没有及时赶到下一个露营点--水上雅丹。但是,我们的领队和司机小哥的能量是你永远无法低估的,居然,在景区大门关闭后我们仍有办法把车开到景区内临近水边的营地,佩服!佩服!而路上临时结识的另一车伙伴只好在公路旁露宿,没有补给、没有厕所,当晚的风异常地大,几乎可以把人吹跑,可怜的小伙伴们。</p> <p>  其实仔细想想,旅行最大的好处,不就是到处结识朋友嘛,关键时刻可以救急,甚至,救命!几日后我的命就是让人捡回来的,先剧透一下,后面再详细述说。其实,害怕家人看到担心,很想把这段忽略过去,再说吧!</p><p>&nbsp;</p><p>&nbsp;&nbsp;&nbsp;&nbsp;还是说回这里的美景。</p><p> 水上雅丹,因一次洪水而形成的绝世美景就在眼前。它的形成仅有三年时间,“世界唯一”的标签,给它带来了不曾有过的繁荣:宾馆爆满、里三层外三层的房车营地爆满、公路边露营车爆满........。</p> <p>  它看起来是那么的苍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罗马斗兽场。尤其黄昏时分(这时候用“黄昏”二字比较贴切、比较有感)站在岸边高台上,仿佛可以看见一位将军指挥着万艘军舰即将离港、奔赴前线,它们排列得那么整齐,军号已经吹响。</p> <p>  清晨,海龟们悄悄探出了脑袋,一条条巨鲸浮出了水面</p> <p>  万丈光芒聚焦在海上那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军舰上</p> <p>  清澈见底的海水即便将来时的路淹没,也不妨碍你寻找家的方向</p> <p>  沿途的雅丹,或如断亘、或如土冢,很有一些“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意味。满目苍凉,不由让你想起张骞西行的艰难,尽管可能走的不是同一段路,但路途的艰辛是一样的。我也更愿意把我们这次出行当作一次修行,洗涤心灵,开明心智</p> <p>  这是散发着母性光辉的雅丹,曾哺育过多少南征北战的将士不得而知。据说还有雄性的,我就不发了哈</p> <p>  对应东台吉乃尔湖,这是西台吉乃尔湖,也叫双色湖,别有风味。研究了半天,没弄清是一池水红绿双色还是路两旁蓝绿双色而起名,反正,都是双色。</p> <p>  冬季,大理的红嘴鸥是从这里飞过去的吧?我们再来一场约会吧,我在大理等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 6</b></p><p>&nbsp;&nbsp;&nbsp;&nbsp;</p><p> 这是本次出行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倒不是因为当地的景多么出名,当然,也非常不错哦,别被我误导。</p><p> 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也因为在这里结识了当地一位穿越的超级玩家强哥和旅游局长周哥(应该都比我小,叫哥也无妨),我突然觉得之前的旅行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他们讲述的有关穿越的故事让我彻底洗脑,迫不及待想立刻尝试一番。尝试穿越那真正的无人区,也如那两位妖娆女子般用天体在无人区里亮亮相;也尝试躲在帐篷外看着黑熊钻进帐篷端走高压锅;更想看藏羚羊奔跑、野驴打滚、牦牛耍赖,那便不枉来了这里一场。顺便夸一句,强哥开越野的车技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太喜欢在崎岖山路撒野的感觉啦!</p> <p>  这是青海最西边的一个小镇--茫崖(ai),必须念ai,否则很容易被人蔑视,呵呵!</p><p> 站在这个小镇,伸手便可同时触及两座山脉:左手昆仑、右手祁连,你忽然有种地平线与苍天交汇的感觉。随便一伸脚便可同时跨在可可西里、阿尔金及羌塘三大无人区内。其实,从大柴旦过来,沿途就已经是无人区了,没有一根草木、没有一个小镇、没有一个居民,没有一丝烟火,如大片中的火星片场一般。</p><p> 据说当年张骞曾在这里住过一年半,所以也叫“张骞小镇”;马可波罗也是从这里通往内陆的,也因此称为“马可波罗小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p> <p>  从无人区翻过那道黄瓜梁,便是一片新天地。这里水草丰美,湿地成片,如果不考虑海拔和气候的因素,是个不错的居住地。现在是一个石油小镇,镇上的磕头机比人多,镇上的居民多是石油工人,洋气!</p> <p>  如果不是先去的大柴旦,相信第一次到这里的人一定会发出尖叫,我的天啊,世上居然有如此纯净的地方,这里的景色与大柴旦完全不同,如果说大柴旦翡翠湖是二十出头的姑娘,这里的翡翠湖便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叫它“处子湖”会比较恰当,纯原生态,没有开发、没有破坏。这里的盐似乎都更为纯净,雪一般的白。这里才是“天空之镜”、“上帝之镜”,更像是仙境中的仙境。</p> <p>  一件黛玉的斗篷,便可倾国倾城</p> <p>  这是天上的月亮落在人间了吗?</p> <p>  远处隐约的昆仑雪山,是你滋润了她吗?</p><p> 如果说昆仑是养育这块土地的母亲,和她深情对望、触手可及的祁连,便是她坚毅的父亲。是他们温情地环抱、呵护着这块土地,让她如此的与众不同。</p><p>&nbsp;</p> <p>  也许是你的美卓尔不凡,不远处“恶魔之眼”时刻在紧盯着你,嫉妒的泪水日夜难休。</p> <p>  似乎漏掉了什么?对,千佛崖!因时间原因,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个小镇,后面的行程非常漫长和艰辛,留一些念想,下次再来。那里有强哥、周局,还有......穿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 7</b></p><p> 离开茫崖当晚十二点赶到了格尔木,意外地,三位大学同学从另一条线也到了格尔木,多年未见却在异乡偶遇,是天大的缘分。尽管一早起来只有匆匆的十几分钟,仍是忍不住前往见了一面。都是额陕西乡党,亲人啊!虽然现在常年在外,骨子里他们就是亲人。</p><p> 还没开始写今天的旅程,先就条件反射般地喘开了。其实这次旅行我并没有受到高反的困扰,只是非常担心同伴青青的身体。一路我都在撒着善意的谎言:“这里海拔才3200,没事没事”,但身体的严重不适,还是让青青感受到了高海拔的威力。青青非常坚强,其实她早已从手机上查出了当地的海拔,但是仍假装配合着我的安慰和鼓励。同伴小杏,在与我们同行前,已经有了十多天的跋涉,但对旅游的挚爱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让我暗自佩服。当然,这一路不是小杏烧那么好吃的饭菜,估计我也早挂了。阿丽是绝对的女权主义者,又是吐谷浑的死忠粉,一路有她给大家传授历史知识,整个行程都显得那么有气质。当然,也让大家常常忘了海拔这回事儿。</p><p> 三个好伙伴,加上贴心的旅游管家和技术过硬的司机小哥,是这次旅程最大的收获。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非常非常多的闪光点。说到这里,怎么感觉行程要结束了呢?哦,不、不、不!因为接下来的行程更为困难、更为危险,所以先做一个铺垫。我们也是从这天开始,连着几天每天几乎都是十几个小时车程、每天都在海拔4200米以上、每天晚上十二点以后睡觉、每天经过的村庄不超过两个、每天吃的啥不知道、途中风霜雨雪雷电天气一个都不能少,一天一个小意外。这,就是昆仑的威力;这,也是昆仑的魅力。</p> <p>  我们的车重心比较高,在崎岖的山路上开就比较吃亏,速度完全上不去。要命的并不是速度,而是整个后半程的路,几乎都是软路基,每隔一段路就有凹陷处,怎么减速车都跟跳舞一般。可怜的青青睡在上铺,被颠得五脏六腑都要出来了,加上高反,真怕青青撑不住,最可笑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如果上铺没动静,我一定会叫一叫她,生怕有意外。长途的疲劳,让我也忍不住在座椅上躺了下来,一个急刹车,哈哈!桌上的水杯、眼镜、麻花、饼干、垃圾......等等等等,全部洒在了我的身上,小杏急忙拿起相机,“咔嚓!咔嚓”</p> <p>  又一个急刹,梯子倒在了我的身上,“别动!别动!”,又被记录了下来。哈哈,小杏,你要不要这么调皮啊?很疼的!</p> <p>  行程实在是太长了,就一个司机小哥,时间一长,我们的车就在路上跳舞,我和小杏常自驾出行,经验告诉我们,危险随时伴随着我们,吓得我俩连眼睛都不敢眨,一路没话找话提醒司机。而剩下的三个宝贝,全然不知司机小哥正在梦游。</p> <p>  牢骚发完了,言归正传,说说这天的经历。</p><p> 与从前翻越的所有大山不同,翻越昆仑竟然是顺着宽阔的草川一直爬一直爬一直爬,就如八十年代推着蜂窝煤车爬大坡,只是这个坡看不到尽头,没有预期的各种弯道和险竣,就这样从海拔2800米一直爬到了4700米。如果不看海拔,你一直误以为川道两旁的雪山与你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最后你已经在雪山顶上了。</p> <p>  不知不觉便已来到了可可西里和三江源保护区了。对藏羚羊的无限期待,让我整个行程都处在亢奋状态,完全忘记了海拔这回事儿。</p> <p>  藏羚羊尚未出现,公路大片又重新上演。下午四点,整条路似乎只有我们一辆车,走到仿佛是天的尽头,只见前方脚下黑压压一片,注意,是前方、是脚下!远处不断地出现雷鸣电闪,就如恐怖片场景,抓拍了无数次,硬是没有抓拍上一次(现在知道闪电有多快了吧)。算了,还是坐在公路上拍张照吧。不错,又是一张大片。</p> <p>  看看路上几乎没有别的车辆在行驶,大家心里应该都有些暗自的害怕吧。不一会儿,我们的车驶入了刚才的黑暗区,先是大雨,突然间,天降大雪,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我的妈呀,八月飞雪啊,我们是有多冤啊!这么恶劣的天气能看到藏羚羊吗?不免有些沮丧。还好,我们很快就开出了降雪区。</p> <p>  下雪的干扰仍是不能阻挡我对藏羚羊的追逐,一路拧着身子,一眨不眨盯着前方。来了、来了!前方高能预警,有动物出没!定睛一看,是一群漂亮的野驴,目测距离有近百米,但仍可清晰看见它们棕白相间闪亮的毛发、清晰的轮廓和发达的肌肉,它们并行地站成一排,悠闲地低着头吃草,全然没有发现不远处一群长枪短炮正向它们瞄准。</p> <p>看到野驴,我更加亢奋起来,相信一定会有藏羚羊的出现。几个小时过去了,一直未见藏羚羊的身影,藏野驴却见了不少,它们三五成群,聚集在湿地边或吃草、或到处东张西望。&nbsp;</p><p>渐渐地,疲惫之意袭上身来,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看来今天是碰不上藏羚羊了,不要紧,反正有明天呢。躺下身子刚闭上眼睛,就被一阵急刹车和尖叫声吵醒:“快!藏羚羊!”我一个鲤鱼打挺,迅速从车上跳下。天啊,居然有四只!离我们非常近。显然我们的刹车声已惊动到了它们,其中三只横穿马路飞奔而去,瞬间跑到几百米开外的地方。剩下那只在山坡上犹豫着,不知进退,大家慌乱地拍摄着,竟然几个人都忘记按下快门。转头发现离去的那三只其实并没有走远,一直在焦灼地等待剩下的这只。也许藏羚羊经过了太多的捕杀场面,以为我们也是猎杀者,剩下的那只始终没敢追随那三只横穿马路,最终消失在远处山坡的阴影里。</p> <p>  怀着极其满足的心态,剩下的路程可想而知,满车的人都在欣赏、议论藏羚羊的照片中渡过,直至凌晨抵达曲麻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 8</b></p><p> 曲麻莱,黄河源头第一县,县城海拔4226米,周围平均海拔4500米,放眼望去,没有几户人家。但空气异常清新,尽管高海拔整得人有点不太清醒的感觉,还是喜欢周围的环境。</p> <p>  那么辛苦地跋涉到曲麻莱,原以为要在这里好好待一待,毕竟它是母亲河的发源地。可是它的低调让周边的县区抢尽了风头,我们只是从这里飘来飘去。</p><p> 离曲麻莱只有几公里的地方,在一座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同、非常奇特的山下,坐落着一座寺庙。这是“四多”县城之一的治多县境内的贡萨寺。蓦一看,和别的寺院没有太大区别,但仔细一了解,我的乖乖,来头真不小: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格鲁派的一所寺院,靠近山旁有两栋建筑,一栋供奉的是宗喀巴佛像,佛像有九层楼之高,铜质鎏金,雍容华贵,佛像内装有大量的经文和法物,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其实并没有弄清楚它到底因为什么获得世界纪录,在我看来,信仰不应该去参与这些俗世之争。旁边一栋建筑内供奉着一座佛塔,佛塔内供有(?)世活佛坐化的真身,全塔由纯银鎏金打造而成,塔身上下嵌有各类宝石,还有十二颗钻石,据介绍,该塔价值半个西藏,与布达拉宫相媲美。整座寺庙可算是低调的奢华,信徒们倾其一生的财富,用于他们虔诚的信仰,非常令人折服。</p> <p>  今天的历险其实可以把那什么世界纪录忘掉的。</p><p><br></p><p> 看见这个牌子,忽然感觉自己是取经来了。通天河,很熟悉吧?</p> <p>  其實它是長江源頭的一段乾流,再往前追溯追溯,它叫沱沱河。就是為了看通天河的這個大拐彎(我不知道為啥我曾跟過的幾位領隊這麼鐘情於大拐彎,幾乎現在每次出行都有那麼一個),一車人命懸一線。</p><p> 那条路领队从未来过,功课做得也不够扎实(在此代表我们四朵花对领队提出严厉的批评,责成下次整改),理应换台越野的,但疏忽了。整条路狭窄不说,竟然还有一段非常险峻的土路,左边是汹涌的通天河,右边是岩石,大家应该没有忘记我上一篇发的牢骚,对,我们的车身很高,重心很高,崎岖的山坡土路上一个不小心颠一下,很可能就翻车。再有就是如果对面来一辆车,我们卡在半山腰冲不上去,也基本就挂了。最要命的在后面,所谓的各种导航真的很不靠谱,说好的二十公里路走到那里又来十五公里,耐着性子再走走,又出来十五公里。要命的是司机以为往返只有五十公里,没有加油。</p><p> 狭窄、土路、陡坡、深渊、没油加上不知有多远这各种因素,任我心理素质再好也开始产生恐惧了。车,我不敢坐了,但不敢把这种情绪带给大家,更不能给司机小哥心理压力,我不能明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声:快没油了,这段我们下来走走吧。司机没理会我,一鼓作气开了过去。紧张的我不由得抓紧所有我认为比较牢靠的东西,但没敢系安全带,想着万一……,我把自己绑死了怎么跳车?怎么往出游?</p> <p>  万幸,对面没有来车,司机小哥的技术很过硬,但是,过来后司机小哥一直黑着脸,抱怨领队小哥没提前打问好路,他其实也吓坏了。</p><p> 总算,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大拐弯—通天河大峡谷夏日贡巴大拐弯。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接近270度的大拐弯了。河水湍急,暗流涌动。峡谷上一座看似比较有年代的斜拉桥,给这个大拐弯增色不少。看到了吗?在源头,长江的水是黄的,黄河反倒是清澈见底的(明天揭晓)。</p> <p>  我们正从桥上摇摇晃晃地走向对岸,一辆车停在了对岸等待着,是要从这里通过吗?这么窄?</p><p> 果然,等我们过去后那俩轿车小心翼翼地穿了过去,桥上显然没法同时容纳一台车和并行的人。</p> <p>尽管惊险、刺激,仍是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不管怎样,你到不了的地方我去了,值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 9</b></p><p> 先上两张图,这是今天的主角:挖掘机和鞋。一看就有故事,对不对。</p><p> 难道你以为是帮挖掘机爱好者Wendy收集图片吗?当然不是。</p><p> 看出来挖掘机在挖什么吗?旁边这只鞋有没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对,是我的鞋!前几天一直在脚上的鞋。</p> <p>  这里是黄河源头流经的第一个县城的第一座桥,距玛多县城大约三公里。我想我这一辈子一定不会忘记这个地方,因为我的一双鞋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差一点,我也永远地留在了这里。</p> <p>黄河源头的水清澈见底,没骗你们吧?</p> <p>  从翻越昆仑山口以来,到巴颜喀拉山口一带,一路的风景美不胜收,尤其接近三江源地区,成片成片的湿地开满了各色小花,煞是迷人,牛羊幸福地在这里成长,各种野生动物随性地在这里奔跑、撒野,不少旅行爱好者在这里扎起了营地。还没回去,便思量着一定要自驾再来这里一趟。什么星星海、星宿海各种大大小小的海子,把整个湿地点缀得像天上的繁星,经阳光一照,折射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隆宝自然保护区,活脱脱就是一个大花园,生活在这一带的动物该有多幸福啊,吃的是鲜花、喝的是泉水,怪不得那些小精灵们长得那么可爱。可以赖在这里不走吗?</p> <p>  正是因为这里太美太美,忍不住想要留下更多的记忆,所以,在夕阳即将下山的时刻,我们从那第一桥走过,忍不住又回头,在这里,就在这里,留下了很“深”的记忆。</p> <p>追逐着夕阳拍照的我们,顺着河边的车辙尽可能向黄河的源头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咕咚!”我一脚踩进了湿地,猛一拔脚,拔不起来,反倒越陷越深,我大叫一声“不好!”,旁边的领队算是反应快,他试图把我拉起来,没想到俩人都越陷越深。我又大叫一声:“你松开我!”领队死死地揪着我不放,一把把我拉倒。这一倒让我的一只脚从泥泞中拔了出来,我就势连滚带爬爬上了对面的小沙丘。沙丘是松的,踩在上面仍不断往下陷,小杏在一旁已经彻底吓呆了,我反倒出奇的冷静,“你们让开,我以最快的速度冲回去,应该不会再陷进去。”</p><p>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飞速冲了回去。但是我的鞋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地方,幸好不是命。一只在沙丘上,另一只好心的当地人用挖掘机挖了半天也无踪影。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不过,真的永远留在这里我也不后悔。其实很多次我都设想过未来的归宿,能和母亲河相伴,甚好!</p> <p>今天的历险让我差点忽略了昨晚夜宿的玉树。灾后重建的玉树已然焕发新的生机,在此不做多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DAY 10</b></p><p> 行程的最后一段,我们是逆着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往回走。</p><p> 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坐着车走这段线都被颠得七荤八素的,真不知大唐时期的公主坐着轿,走在土路上、大半程是肆千多米的海拔,该是怎样的艰辛。十六岁,我们还在家撒娇的年纪,她已经开始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吐蕃了。她的故事大家已非常了解,不再赘述。</p> <p>  在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南20公里处的贝纳沟,留存有一座文成公主庙,里面供奉的大日如来石窟,便是当年文成公主经过时由她带来的石匠就地凿刻而成,距今已1300多年。</p> <p>  非常震撼的是,方一进入那条沟,密密麻麻的经幡挂满了整个山头,走遍大江南北,我从未看见过如此多的经幡在一个地方这么密集地出现。一个女孩与一个国家的安宁、兴衰联系在一起,真的非常伟大,她完全配得起世人对她的敬仰。前有解忧、弘化公主,还有一众知名不知名的其它公主,为了国之安宁,付出了自己的幸福和一生。一个和亲举动,减少了多少战争和杀戮。我们一路都在讨论,女性总在男人们搞不定江山的关键时刻显示出惊人的作用。汉高祖刘邦,在白登之围被困七天七夜,关键时刻也是女性为他解了围。春秋末期越国的西施、郑旦,汉元时期的昭君等等一众女性,为了自己的国家甘愿献身。这些杰出的女性值得我们敬仰。</p><p>好像感慨多了一点,呵呵!</p> <p>  日月山,从景色上看这里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传说是文成回望长安、毅然摔碎随身带来的镜子予以明志的地方,从跨过这个山梁起,便已踏入吐蕃的地盘,从此,公主四十年没再回到长安,直至离世。</p> <p>走在文成公主曾经走过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深思,感觉到自己的肤浅和浪费生命的可惜。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得留下一些痕迹么?</p><p>&nbsp;</p><p>感谢大家耐着性子看完我的游记。朋友说等我的游记要么饿得半死,要么撑得半死,可你们知道吗,我在整个行程基本没有提到美食,我也是饿得半死啊,能写这么多,大家知足吧!</p><p>&nbsp;</p><p>最后的最后,谨以一首词表达我对这趟旅行的感悟:</p><p>&nbsp;&nbs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END</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西行·昆仑抒怀</b></p><p> 千骑南下,万里征程,卷起漫天扬尘。飞掠荒漠,踏破昆仑,横空出世吐谷浑。看今日都兰古城,空留多少英魂。</p><p> 唐蕃古道,日月山巅,镜碎只缘去意坚。回望长安,女儿泪涟,此去焉知何时还。谁人换取国安宁,还看弘化文成。</p><p> 水丰草盛,羚牛齐欢,龙脉腹地三江源。左脚昆仑,右脚祁连,踏平万里河山。望世界风云变幻,我自逍遥岿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