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

黄土坡

<p>  纵观中国历史,即历史留下来的痕迹,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确实如此。整个山西境内无处没有文物,随着山西的煤炭转型,旅游开发,一批一批的文物和国人见面了。</p><p> 位于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腰天龙山石窟,就是近些年开发出来的一个景点。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潺潺。由于北齐时山下兴建了天龙寺,后人就习惯地称之为天龙山了。</p><p> 这里适合自驾车旅游,可有两种玩法,一种是车直接开到山底停车场,游山底下的天龙寺及其余景观,然后顺着步行石阶上到石窟分布景点区,大约要爬山40分钟,其中一个人要从山底开车到山顶接人即可。另一种游法就是,在山顶下车,先参观石窟,从山顶游到山底,在山底上车返回即可,看来第二种方式较省力气。</p> <p>到晋祠后,沿着盘山公路到山顶。</p> <p>  天龙山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四个朝代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p><p> 石窟的最早开凿者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即东峰的第2、3号窟;其子高洋开凿3窟,即东峰的1号窟和西峰的第10、16号窟;北齐至隋之间开凿了东峰第11号窟;隋炀帝为晋王时开凿东峰第8号窟;余为唐代开凿18个窟。共跨越4个朝代,历时400多年,反映出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艺术成就,却又有着一线相连的传统关系。</p><p> 天龙山石窟还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个唐窟,南坡柳子沟滩地悬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时期的五个窟(其中三个窟无佛像),加上这8个窑,天龙山石窟应该是33个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个窟。</p><p>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石窟,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p><p>东魏石窟</p><p>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东魏高欢消灭盘踞在晋阳(今太原市)的北魏权贵尔朱氏,同时在晋阳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东魏武定五年)前后近15年的时间,他坐镇晋阳。曾建避暑宫于天龙山。</p><p>北齐石窟</p><p> 550年(东魏武定八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而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仍以晋阳为陪都,崇尚佛法,于晋阳大兴寺塔,开窟造像。551年(北齐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间,先后兴建晋阳开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凿石室,其规模宏伟,为当时罕见。天龙山石窟北齐造像主要开凿于这一时期。</p><p>隋代石窟</p><p> 581年(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废周自立,弘扬佛法。其次子杨广封为晋王,镇守晋阳,竭力倡导佛事,营建寺塔。天龙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开皇四年)开窟造像碑文,表明当时曾大量雕造石窟。</p><p>唐代石窟</p><p> 初唐时期采取的抑佛扬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则崇信佛法,唐僧人为了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编造《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转世。因此,盛唐时出现以弥勒为主的造像,这种内容的造像在武则天死后逐渐停止。天龙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弥勒像为尊,说明开凿于盛唐时期。武则天时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筑寺塔和开凿佛像,使天龙山石窟开凿达到了高潮。唐代石窟合计19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