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作赏析③防疫专辑

Gun&Rose

<p>  提高摄影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看佳作,多分析佳作,细致深入地分析每一幅作品的拍摄意图、结构的组织和瞬间的把握,日积月累培养摄影眼。</p><p><br></p><p> 本篇摄影名作赏析专辑是我的学习笔记,图文资料来自于《听书学摄影》。</p><p>(排版:图上文下)</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节奏与变化</p><p><br></p><p>李舸 &nbsp;&nbsp;拍摄</p><p>中摄协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发回了作品,李舸拍摄的这幅画面中即将上岗的医护人员互相检查整理防护服,在一个狭小的室内空间中,摄影师用广角镜头靠近拍摄,目的是把全部5个人都容纳进来,其中右侧的四个人都穿着深绿色防护服,产生了重复和秩序,而最左侧画框边缘的人物虽然比例小,但却非常重要,他穿的蓝色防护服产生了变化,打破了刚才重复的节奏,从而制造了视觉上的“旋律”变化。</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结构与纵深</p><p><br></p><p>新华社记者 &nbsp;程敏 &nbsp;&nbsp;拍摄</p><p>昨天的中国摄影报刊登了一整版《同舟共济战“疫”时刻》的图文报道,其中选用了新华社记者程敏拍摄的一幅作品,表现了空中通道援汉忙的主题。其实摄影师在新华社发表的组照有7幅,为什么这一幅被选中呢?就是因为更好的运用了摄影语言来进行表达。首先是结构性元素的组织,右侧黄色的折线成为主导结构,并占据了画面宽度的三分之二,醒目突出。虽然货物和工作人员是核心,但没有了结构的支撑,就好像画面没有了骨架。其次是人物的布局,三个人物大中小的对比强化了纵深感,前景人物位于两个设备的空隙中,轮廓完整,机位特别靠近他,从而突出了衣服上的文字交代了身份,口罩也更突出,动作更醒目。中等大小的人物位于折线形成的框架中,最小的人物被巧妙的安排在一个因动作而临时形成的框架中,十分巧妙。</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象征意义</p><p><br></p><p>湖南日报记者 &nbsp;郭立亮 &nbsp;&nbsp;拍摄</p><p>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元素强化主题的表达是一种经典的创作手法,郭立亮拍摄的画面是医务人员在为学员讲解穿脱防护服的规范流程,机位在讲台上,前景是已经穿好防护服的老师,戴着口罩的学生在认真观看,对于故事的交代已经到位。但为什么要在老师的头顶上方安排一个正在发出强烈光线的投影仪呢?这束强烈的逆光还造成了明显的眩光鬼影(在前景人物腰部),损害了画面质量。为什么摄影师就不能稍微改变下机位的高度,阻挡住这束光线呢?其实,这就是摄影师想要的效果,头顶的光束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给抗击疫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而只有这样的位置关系才能强化象征意义。例如乔·麦克纳利拍摄的这位牧师,如王冠一般的吊灯在头顶上,也不是巧合。</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前景</p><p><br></p><p>崔力 &nbsp;拍摄</p><p>充实的前景不仅能给画面带来纵深感,而且对主题的表达十分关键。在抗击疫情期间一个小男孩在航班上带着口罩还在做作业,如果摄影师直接靠近拍摄则会减弱了环境信息,对故事的讲述不利,但远距离拍摄又无法充分展示写作业的细节。于是,通过前景人物的加入,将正在检查他作业的母亲变为开放式构图,形成了有效的辅助说明,对故事交代的更加清晰到位。同时前景也带来了更好的近大远小对比,还有明暗的对比,也更强化了现场感。</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给画面划分区域</p><p><br></p><p>新华社记者 &nbsp;觉果 &nbsp;&nbsp;拍摄</p><p>在杂乱的现实场景中要想获得秩序,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线条将画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这一幅新华社记者的照片,记录了西藏一位医生查看病人胸片的场景,摄影师通过靠近主体人物从而避免了周围干扰物的过多出现,画面中最醒目的结构是两条斜线,一条是胸片右侧边缘的斜线,另外一条是棚子边缘的斜线,它们将画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形成了有秩序的视觉感受。在组织的时候,三个区域面积产生差异是画面自然和谐的关键,对于纵向斜线来说,左侧面积大,右侧面积小,而横向斜线的上方面积小,下方面积大,主体人物就处于下方的区域当中,医生专注的目光是核心。三个区域在面积上大中小具有变化和差异。胸片反射了另外一侧的场景,具有一定的错觉,产生了趣味。</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找出关联</p><p><br></p><p>新京报记者 &nbsp;尹亚飞 &nbsp;&nbsp;拍摄</p><p>如果能在场景的不同视觉元素之间建立起关联,那么画面的效果就会大幅度提升。新京报记者的这幅照片表现了下雪中的游乐场一个孩子戴着口罩在玩耍,如果直接拍摄孩子,虽然也能把抗击疫情时期人们的生活特点表现出来,但是人物和环境之间缺少了联系,照片会非常普通。而将游乐设备上的河马面孔框进来,由于积雪好像河马也带着一个白色的口罩,就跟左侧的孩子产生了有趣的关联,产生了相似性。</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制造变化</p><p><br></p><p>新华社记者 &nbsp;&nbsp;范显海 &nbsp;&nbsp;拍摄</p><p>在近似视觉元素众多的场景中,制造一处变化至关重要。这幅新华社记者范显海拍摄的作品反映了搬运给火神山医院捐赠的医用消毒原液的场景,医疗队的军人统一着装,具有协调一致的视觉感受,但如果所有人物角度姿态完全一样,也会让画面显得呆板。因此摄影师等到了一个大家都拎着消毒液顺台阶而上的瞬间,让左侧的众多人物背影高度一致,但在画面右侧边框附近放入一处变化,这就是正面走下来的人物,他的口罩一下成为整个色彩萧瑟环境中的跳跃点,也是唯一的面孔,成为了视觉焦点。跳跃点只有这一处,也让他成为了更加醒目的元素。他位于画框边缘,延迟了发现他的时间,因此能够让观众的视线更久的停留在画面中。</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具有动感的斜线</p><p><br></p><p>新华社记者 &nbsp;&nbsp;肖艺九 &nbsp;&nbsp;拍摄</p><p>在所有线条中,斜线最能带来活力,它天生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和速度感,甚至是生机与活力。画面中的线条总会被观众第一时间与边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斜线尤其是贯穿画面的斜线会更加突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拍摄这幅作品表现了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入武汉火神山医院病房的场面,下方两个医护人员推着病人,而在不远的入口处有人在准备接收。在画面里这条通道成为一条斜线,带来了动感,活跃了画面。让原本沉重的主题有了变化,摄影师依据高光曝光,让通道周边暗部细节被尽量隐藏,不造成干扰,这条通道因此成了光明的道路,通往希望的道路。在斜线的安排上,如果像下面这样,让通道右上角与画面边框右上角精确重合,就会显得过于精确,只有斜线的起始点与边框位置关系具有差异,才能带来自然的视觉效果。</p><p><br></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关联</p><p><br></p><p>雍和 &nbsp;&nbsp;拍摄</p><p>在场景的不同视觉元素之间建立关联,产生呼应,会极大的提升照片效果。著名摄影家雍和在上海拍摄的这幅作品中,前景骑电动车的人物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将防护做到了极致,体现了当前的特点。通过黑白灰的局部控制,人物成为最明亮的区域,格外突出醒目。而如果是在街头仅仅拍摄这样一个人物,照片就会显得非常普通。摄影师应该是首先选择了这个路口,然后等待合适的人物进入画面。那么这个路口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就是后面的一幅海报上有设计成为恶魔的蝙蝠形象,虎视眈眈的盯着骑车人。这样两个元素之间就产生了有趣的关联,画面意味更深。</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分割画面</p><p><br></p><p>雍和 &nbsp;&nbsp;拍摄</p><p>通过分割画面,产生新的形状带来面积对比,有助于增强照片的图形效果。著名摄影家雍和拍摄的这幅照片是医院门口测量体温的临时帐篷,通过靠近前景的工作人员,使其成为一条纵向贯穿画面的垂直线,从而将照片分为了左右两个矩形,右侧面积大,左侧面积小,而且面积比例悬殊,并非和谐的黄金分割比例。这样面积上的强烈大小对比就制造了视觉张力,与摄影师想要突出的紧张气氛相符合。右侧区域中一位老人从帐篷中快步走出,具有一个向右的方向性,而前景的工作人员具有一个向左的方向性,画面中就好像有两股力量分别向外拉扯一般,进一步强化了视觉张力。</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分割画面(二)</p><p><br></p><p>雍和 &nbsp;&nbsp;拍摄</p><p>分割所产生的图形效果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秩序,从原本混乱的现实场景当中提取出和谐的画面。著名摄影家雍和拍摄的这幅照片是小区门口检查出入证件的地方,比较杂乱,拍摄难度较高。摄影师通过靠近棚子尽量减小了周边干扰元素,获得了两条重要的直线,它们将画面分割为三个区域,面积上具有大中小的对比,产生了变化。左侧两个区域当中各有一个人物,都戴着口罩,体现了疫情期间的特点。中间女士警惕的眼神似乎没有安全感。右侧最大的区域当中是文字,文字跟人物面孔一样具有很大的视觉重量,直观的把故事背景进行了介绍。但在结构上,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小的矩形,又制造了新的形状,跟原有的矩形产生了呼应。</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在身边寻找</p><p><br></p><p>崔顺卿 &nbsp;&nbsp;拍摄</p><p>只要你留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寻找到表现抗击疫情正能量的场景。崔顺卿拍摄的这一个场景是某小区一位环卫工人在雪地上写下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字样,摄影师在楼上进行俯拍,形成了一个平面化的效果。此时,结构安排最为重要,积雪清扫后彩色的地面显露出来,其中下方的一条S型曲线贯穿画面,成为主导结构。曲线下方是文字,右上方是劳动者,在明亮白雪的衬托下,黑色衣服的人物具有醒目的轮廓和动作。为什么摄影师不在他写字的瞬间拍摄呢?一方面需要避免过于直白的表达主题,另一方面劳动的瞬间更显平凡,也是把口号落在实处的行动。</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在身边寻找(二)</p><p><br></p><p>毛巧媛 &nbsp;&nbsp;拍摄</p><p>只要拥有一双摄影眼,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捕捉到全民团结抗击疫情的好作品。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的毛巧媛就在自家的窗户边拍摄到了这幅画面,对面居民楼的两家人都响应号召,减少外出。下面一层的夫妻俩,一个忙家务,一个晒太阳看手机,而楼上的一对夫妻,女士在准备晾晒衣服,男士则在阳台锻炼身体。两家人的活动产生了有趣的关联,形式上的呼应也很到位,都是右侧敞开空间的人物被深色背景衬托,而左侧的人物则出现在窗户的框架中。一个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瞬间,却成为疫情期间大家生活的最好写照。</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象征</p><p><br></p><p>叶劲草 &nbsp;&nbsp;拍摄</p><p>只要留心观察,即便足不出户也可以拍摄到一幅表现疫情的好作品。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的叶劲草就在自家阳台上,将晾晒的口罩,飞翔的鸽子和城市的建筑三种视觉元素并置在一起,口罩体现了疫情期间的特点,鸽子象征了自由,城市则是家园。通过象征性的视觉元素,委婉的表达了内心的期待,具有更好的艺术性。其中左下角的城市建筑让画面保留了更多现实的痕迹,而如果没有这个元素,会更加简洁明确,图形化和设计感被加强,您喜欢哪一个样式呢?</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关联</p><p><br></p><p>余小川 &nbsp;&nbsp;拍摄</p><p>即便在家里不大的环境中,也可以通过在视觉元素之间建立关联获得更好的画面。重庆的余小川拍摄的这幅作品中,前景的孩子正在学着医务人员的样子救治患者,玩具娃娃就是她的“病人”,展现了天真的童趣,而后方的电视屏幕正在播放疫情相关的新闻,这样在二者之间就建立了有效的关联,既展现了当前特点,也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表现了疫情对每一个人生活的影响。</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窗口俯拍</p><p><br></p><p>在不便外出的时期,从窗口向下俯拍不仅是很好的练习,也可能获得不错的作品。画面中一位防疫人员在给小区的篮球场喷洒消毒药剂,摄影师通过变焦排除了周边干扰元素,将背景简化为色块和线条。色块当中绿色面积最大,砖红色居中,灰色最小,创造了变化。矩形、半圆形,曲线,斜线带来了良好的秩序。其中斜线最为重要,增强了画面动感。篮球架和人物移动都具有方向性,人物位置和这两条斜线的交汇点都偏离画面中心,从而带来了自然和谐的视觉效果。</p> <p>《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故事</p><p><br></p><p>郭军 &nbsp;&nbsp;拍摄</p><p>昨天二月二龙抬头很多影友都拍摄了理发的题材,这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场景,在抗疫期间故事的特点就更加鲜明了,无论理发师还是顾客都戴着口罩,理发的场所有些还搬到了户外。洛阳的郭军就拍摄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居民楼的门口理发师正在忙碌,而旁边两个等候的顾客保持了较远的距离,她们的视线都指向左侧人物,两条隐形的线条让人物之间产生了关系。瞬间的选择上也很出色,理发师正在修剪鬓角,两只手都用上,还有一个耸肩的动作。环境中包含了数量众多的矩形,面积不同,长宽比例不等,带来了较好的结构。左侧两个关键人物处于一面纯色的背景前,让主体更加醒目突出。</p> <p><br></p><p>编辑整理:Gun&amp;Rose</p><p>背景音乐🎵:愿你快乐</p><p><br></p> <p>未完待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