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风物传说:伏羲八卦台

大千世界

<p>在巩义境内的黄河和洛河交汇处东边阜岗上,有个使人肃然起敬的平台,这就是伏羲台也称“八卦台”。因为伏羲和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所以,这座相传伏羲曾在此演划过八卦的平台格外引人注目。</p> <p>  伏羲氏出生在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他最早演练八卦处也在成纪。现在那儿还有一座香火很盛的伏羲庙,庙内天花板上,镌刻着八八六十四卦和河图洛书。</p><p> 在渭水和陇水交汇处,还有一座不高的八卦山,上边还有伏羲殿,此山被称为“画卦台”。</p><p> 而巩义的河洛交汇处及伏羲台的地形,竟然和甘肃的“画卦惊人的相似。巩义流传的“八卦台”传说中有伏羲画八卦的故事,但据有文化的老人们传承,这儿其实是伏羲最后演成八卦和创龙形文字的圣地,因为伏羲是根据这儿出现的河图洛书才取得了成功。</p> <p>  传说,当年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以后,伏羲被百姓们奉立为“羲皇”,建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伏羲一生有八大功绩:一是教化人们佃渔畜牧,二是演画八卦,三是造书契,四是作甲历,五是定四时,六是制嫁娶,七是造琴瑟,八是龙纪官。据说,伏羲到了老境,不愿再涉凡事,就把皇位传给他妹妹女娲,称为娲皇。而他自己呢,就隐居到酷似他家乡风貌的河洛交汇处东南边儿的平台上,继续研究他心爱的八卦,想把它演画成熟让它留传后世,为人类文明做些贡献。</p><p> 伏羲辞了皇位抛开凡事后,就专心致志地深探八卦的奥秘。他躺在地上,就观察天上的万象,俯视大地,就研究地理的法则,旁观鸟兽虫鱼的形态与天地之间的联系;近的探究自身各种器官的阴阳,远的探究各种植物事物的兴衰。</p> <p>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河洛中有许多玄龟,常爬到伏羲台上去晒太阳。伏羲根据这些龟身上的不同纹状演习出八卦,所以龟的代称就叫做“八卦”。伏羲以极高的圣人心智,经过七七四十九年的反复研究终于融汇贯通了天地人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奥秘,他发明了“乾、坤、震、坎、艮、巽、离、兑”八卦符号来推演万物定乾坤,初步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序幕。</p><p> 伏羲演成八卦后,真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多年的心血终于大功告成,忧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如何能够传给后人呢?伏羲静下心来,凝神坐在平台上,眺望着脚下的黄河与洛河从容地交汇。按</p><p>说,两条大河交汇应像两条巨龙争斗,势必卷起惊涛骇浪,生发出许多恐怖的声势。然而,这黄河与洛河却是风平浪静的和谐交融,真算是一个奇迹,也是乾坤阴阳的自然妙应和实证。伏羲正在海阔天空的遐思时,忽然看见大河之中升腾起一片五彩的荣光。继而,一条从未见过的大怪物飞出水面,冉冉飞到伏羲台前,悠然地上下翻飞,像是来祝贺他完成了八卦研究,过了一会儿,那怪物从空落下,静卧在伏羲身旁。伏羲看它生着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以前从没有见过,也没听说过,就给它取名叫作“龙”,也称为“五瑞”。伏羲见它不断地故意在自己眼前飞舞,心中灵光一动,悟出了一种伟大的学</p><p>问。他根据“五瑞”胸背上的鳞形,头部仰俯的态状,尾上的羽舞,爪的抓击,翅的翔动以及各部位各不相同的变化,记成了许多符号。伏羲又根据这些符号,分为象形会意诸类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后被称为“龙形文字”。这种文字是目前现行文字的先祖,而龙则成了华夏民族的图腾。由于伏羲发明了龙形文字,也就顺利地把他的八卦传及了后世。后来,人祖伏羲升仙走了,而他当年在这儿结庐隐居的东岭平台,就被后人称为伏羲台或伏羲八卦台,并在台上建有香火极盛的伏羲庙。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此庙被毁。现如今,河洛镇洛口村的寨门上还镌有对联:“休气荣光连北阙,赤文绿字焕东周。”说的就是伏羲创造文字泽被后世的事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