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去培训(待续)

鸟语快活林

<p>2020年暑假,不平凡的假期要完成一件平凡的事,接上级通知,让我参加湖北文理学院举办的“国培计划”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学然后知不足,活到老学到老,34年教龄的我,没有什么可考虑的,打起背包准备出发。</p> <p>一、旅途</p><p>到汉口坐上了高铁G8703,过安陆,走随州,过枣阳,达襄阳。一路高铁一证走天下(身份证)颇为便利。挑选的A座临窗,观赏沿途风景颇为惬意。除了观景外,邻座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是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左手小臂赫然一块2寸左右的伤疤,手术针线清晰可见,想来时间不太久远,心想可能有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罢!好动的天性终于抵挡不住内心的诱惑,他开始尝试放下靠椅小桌。看到他的企图,我默默放下我前面小托板,小孩很聪明一下就学着放下托板。我以为他会想睡觉或是放零食,却拿出一本作业做起来,我扫视一下,原来是一本一年级口算,他做得很认真,我不由得偷偷拿起手机拍照,生怕他发现我偷拍终止做作业。不大一会一面作业做完了,他拿出一本书看起来了,那是一本安全教育读本他看得很有趣,似乎没发现我的偷拍。调皮捣蛋鬼的形象翻了个个儿,孺子可教为,暗暗喜欢上了这个热爱学习的小家伙。联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心底升起一丝期待一丝欣慰。</p> <p>二、培训</p><p> 襄阳东站下车坐上了美女出租车,奔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隆中路襄阳市工会干部学校报到住宿。接待我们的是两位襄城美女,培训管理杨芳主任,班主任谢岭老师准备工作充分,防疫测温,登记,领取资料,领取钥匙,耐心细致指点生活区域,让人宾至如归。</p><p> 住宿处位于西山脚下,左靠湖北文理学院,右邻诸葛亮故里—古隆中,清爽的山风吹来心旷神怡,不愧为人杰地灵之地,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p><p> 学院住宿宾馆算不上豪华,但是整洁卫生实用,除了窗外“吾饮…吾饮”的蝉鸣声,一切宁静而志远。食堂生活品种丰富一汤两浑三素,第一次吃了“诸葛亮菜”,颇为新鲜。</p> <p>开办仪式简短而朴素,学院院长热情洋溢的致辞点燃了参训老师的激情,重温老师誓词庄重热烈,杨芳老师从襄阳历史文化积淀到项目培训意义再到本次项目课程选择和安排进行详细解读。学员代表张霖代表发言。我参加过很多国培项目:武大,华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干部管理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汉口学院等,大多数是理论培训,像这次计算机技能培训很少,信息技术培训不是单纯针对计算机教师,所有学科都需要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课件制作技术》、《电子表格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微课设计与开发技术》、《课程设计》、《中小学课题研究儿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创客教育》、《中小学如何开展STEM教育》。湖北文理学院精心准备的套餐内容颇有含金量。</p><p> </p> <p>汪家宝院长主讲《信息技术课堂价值与学科教学使命担当》</p> <p>王为一书记主讲课堂设计抽丝剥茧,直指要害,举例形象生动,几个小时全程脱稿讲解,教师基本功非同一般。</p> <p>  步行十几分钟的路程,主办方考虑颇为周全,中午放学和下午上学天气炎热专门安排一路公交大巴接送到位。第一讲学院张臣文教授主讲《多媒体课件》从概述到PPT设计理念、板书设计、动画设计讲练结合实操指导。班级管理成立10人小组,研讨学习内容,隽写小结和小组简报定期上传,保证学习效果落到实处。</p> <p>三、湖北文理学院</p><p>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为校训历经数千年而不朽!“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去读书”吸引五湖四海英才齐聚襄阳。西山腾龙阁,脚下淡泊湖,湖光山色,文以载道,理启后人,假诸葛之瑞气,扬三国之遗风。</p> <p>四、探访隆中。</p><p>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p><p>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p><p>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p><p>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p><p>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p><p>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p><p>一首苏东坡《隆中》诗词颇能代表此刻心境。近在咫尺的古隆中一定要去探访,小时候就经常听老辈人说“神机妙算孔明高”,心里一直把诸葛亮当作仙人,近乎神话。下午放学邀约好友一同前往卧龙岗有何出奇之处。</p> <p>  隆中武侯祠为四进三院的层台建筑,各殿依山势逐次升高。祠堂正前方的台阶下有一块空地,两旁各有一尊石狮。西侧竖着一块碑,刻着历史学家谭其骧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断:“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之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北周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空地正中有一香炉,供游人拜祭之用。祠堂的墙体由青砖所筑,由于风雨的侵蚀,已露出斑驳之象,却更显古朴庄严。屋顶上飞檐翘角,显得气势非凡</p><p>   武侯祠的一殿前檐正中置一竖匾“汉诸葛丞相武侯祠”,石质的门楹刻有楹联:“岗枕南阳依旧田园淡泊;统开西蜀尚留遗像清高”。殿内正中有一尊诸葛亮的铜像,是2001年浙江兰溪八卦村的诸葛亮后裔赠送的,据说是惟一按诸葛亮真人比例打造的。史载,诸葛亮身高八尺,换算成现在的身高为1.81米。铜像的身后是一幅白虎图像,铜像之上的匾额为原国家副主席-于1965年题写的“卧龙遗址”四个溜金大字。殿的两边是历代名人的文章,如苏轼的《诸葛武侯画像赞》,晋朝习凿齿的《诸葛忠武侯赞》等。</p><p> </p> <p>四进殿的东侧为铜鼓台和碑廊。西侧是娘娘殿,供奉的是诸葛亮妻子黄月英。紧挨着的就是三义殿。殿内刘关张塑像栩栩如生。三义殿的走廊两侧分别竖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枪,此外栏杆、围墙上嵌有49幅有关刘、关、张故事的浮雕。据介绍,这几处都是上世纪80年代增建。在三义殿内,还有两块碑为1932年蒋介石来隆中时所立。</p> <p>三义殿前的静院轩内有棵桂花树,据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时值初秋,桂花盛开,幽香袭人。</p> <p>三顾堂,三顾茅庐故事脍炙人口。茅庐门前三颗古树,相传为刘备,关羽,张飞栓马之树。正门一株文理向里拧,据说是刘备栓马所用,象征刘备求贤若渴,心情紧张之状,左边一株树纹向外,极度张扬,符合张飞个性。右边一株树干笔直,纹理理顶天立地,是为关羽耿直忠义之态。</p> <p>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p><p>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p><p> 诸葛亮草堂</p> <p>诸葛亮躬耕田,诸葛亮和叔父在此居住生活十年之久。</p> <p>  《隆中对》</p><p>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p><p>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p><p>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p><p>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p><p>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p><p>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