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襄垣县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招生工作实施方案</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初 中 招 生</b></p><p> 1.招生办法</p><p> (1)夏店中学按照“就近划片、对口直升”原则负责招收教育局划定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虒亭中学、王村中学、下良中学、北底中学停止招生。虒亭中心校、上马中心校、王村中心校、下良中心校、北底中心校小学毕业生由各中心校组织小学毕业生信息统计,由县教育局统一在县城学校进行安排。</p><p> (2)县城区域内(以下简称城内)县直小学毕业生按照“就近划片”的原则升入县城区域内的初中学校。</p><p> (3)县域内各初中严格按照划定的入学片区招生,不得跨片区招生。</p><p> (4)申请升入非划定片区初中,由县教育局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未参加统一划片招生的本县户籍小学毕业生,需其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初中学校就读。</p><p>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外返小学毕业生携带相关手续到襄垣县教育局招考中心申请(已在毕业小学申请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用重复申请),由县教育局根据有关规定统一安排就读学校。 </p><p> (6)招生方案制定以襄垣县教育局对全县2020年小学毕业生和适龄儿童信息进行统计工作中各校(园)上报的毕业生信息数据为依据。</p><p> 2.招生范围</p><p> (1)襄垣一中:负责招收太行路以西、长兴路南延以北、长兴路以东、府西街以南范围内的常住户毕业生,古韩明珠小区常住户毕业生。</p><p> (2)襄垣二中、襄垣三中:负责招收城内太行路以东非古韩中学招生区域的城内常住户毕业生;和美苑小区、漳江小区、水木清华、北关回迁小区常住户毕业生;西营中心校小学毕业生;王桥中心校非王桥小学、上王小学的毕业生;一小学、二小学、太行小学、开元小学、永惠小学、襄矿子弟小学、西关小学、大郝沟小学、韩州学校城外常住户毕业生。</p><p> (3)古韩中学:负责招收太行路以东、北关小河以南、建设路以西、西街以北的常住户毕业生;聚鑫小区、浅水湾小区、府西街农贸市场小区、972小区常住户毕业生;善福中心校小学毕业生;古韩中心校县城外非南里信小学毕业生。</p><p> (4)五阳矿中学:五阳矿小学、王桥小学、南里信小学、上王小学毕业生;五阳矿小区、东河湾小区、锦绣香江小区常住户毕业生;仓上户籍小学毕业生。</p><p> (5)夏店中学:夏店中心校小学毕业生;襄矿小学城外常住户毕业生。</p><p> (6)长治市第十五中学:潞安小学和侯堡中心校小学毕业生。</p><p> (7)社会力量办学初中学校:自主招生,招生方案及新生花名要求在县统一划片招生工作前上报县教育局审核备案,县统一招生结束后不得擅自接收本县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p><p> (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县教育局结合襄垣二中、襄垣三中、古韩中学空余学位情况统筹安排。</p><p> 3.时间安排</p><p> (1)6月份,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小学对2020年全县小学毕业生信息进行确认统计,上报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备案。</p><p> (2)8月20日前,各中学将县教育局划定的服务范围在醒目位置进行公告。</p><p> (3)8月21—22日,各小学毕业生由其监护人持《小学毕业证》、户籍或房产相关手续,按照县教育局划定的区域到指定的初中学校办理报到手续。</p><p> (4)8月23日,各初中学校将新生报到情况报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管理中心。</p><p> (5)8月24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外返小学毕业生由监护人携带相关手续到县教育局招考中心申请(已在毕业小学申请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用重复申请)。</p><p> (6)8月27日,县教育局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外返毕业生进行分配,印制《入学通知书》。</p><p> (7)8月28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返小学毕业生到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领取《入学通知书》。</p><p> (8)8月29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返小学毕业生持《入学通知书》到指定的初中学校报到。</p><p> (9)8月30日,全县2轨及以上学校进行均衡编班。</p><p> (10)9月1日,各学校接收新生入学。</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 学 招 生</b></p><p> 1.招生办法</p><p> (1)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招生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原则,招生范围由县教育局统一划定。</p><p> (2)进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到相对就近小学申请,由学校汇总报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备案,但不得突破规定班容量。</p><p> (3)因故未能在规定时间报到的进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外返适龄儿童由其监护人携带相关手续到襄垣县教育局招考中心申请,由县教育根据县城学校剩余学位统一安排就读学校。</p><p> 2.招生范围</p><p> 各乡镇中心校、潞安小学、五阳矿小学、襄矿子弟小学就近招收本校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就读(东河湾小区、锦绣香江小区适龄儿童由五阳矿小学负责接收);县城内小学按照教育局划分区域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就读。县城内小学招收范围划片如下(具体范围参照襄垣县2020年城内小学招生规划图):</p><p> (1)一小学:负责招收新建东街以北、康复路以东,西(东)街以北、建设路以东,北关小河以南,滨河西路以西范围内的常住户适龄儿童。</p><p> (2)二小学:负责招收太行路以东,西(东)街以南,康复路以西,新建东街以南,亲贤街(煤气公司南侧小路)和南关村小河以北,东至东湖西岸的常住户适龄儿童。</p><p> (3)太行小学:开元街以北、花园路以西、西城庄村(行政村合并前原西城庄村)村中路(太行路建设银行至学府路一中大门东侧)和亲贤街(煤气公司南侧小路)以南、学府路以东以及开元街以南、太行路以西、韩州街以北、学府路以东范围的常住户适龄儿童;西城庄村(行政村合并前原西城庄村)户籍的常住户适龄儿童。</p><p> (4)开元小学:负责招收太行路西侧韩州街以南、长兴路以东区域以及太行路东侧开元东街和南关小河以南、滨河西路以西区域范围的常住户适龄儿童;小郝沟村、漳江小区常住户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适龄儿童。</p><p> (5)永惠小学:负责招收永惠社区以及建设路以西、西街以北、太行路以东、府西街以南区域范围的常住户适龄儿童;北关村、东北阳村、和美苑小区、北关回迁小区、水木清华小区常住户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适龄儿童。</p><p> (6)西关小学:负责招收太行路以西、西城庄村(行政村合并前原西城庄村)以北以及开元街以南、学府路以西、韩州街以北、长兴路以东范围的常住户适龄儿童;聚鑫小区、古韩明珠小区、972小区、府西街农贸市场小区、浅水湾小区常住户适龄儿童。</p><p> (7)大郝沟小学:负责招收韩州街以南及大郝沟村常住户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适龄儿童。</p><p> (8)古韩中心校:古韩镇其他适龄儿童由古韩中心校根据学校布局、学位划分招生区域进行招生。于8月20日前将招生方案报县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备案。</p><p> 3.报名条件</p><p> 年满6周岁(2014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p><p> 4.时间安排</p><p> (1)8月20日前,各小学将县教育局划定的服务范围在醒目位置进行公告。 </p><p> (2)8月21日—8月22日,常住户适龄儿童到所在片区小学报名。</p><p> (3)8月23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适龄儿童到相对就近小学提交就读申请。</p><p> (4)8月25日,因故延误报到的进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外返适龄儿童由其监护人携带相关手续到襄垣县教育局招考中心申请。</p><p> (5)8月26日,县教育局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外返适龄儿童进行分配,印制《入学通知书》。</p><p> (6)8月27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返适龄儿童监护人到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领取《入学通知书》。</p><p> (7)8月28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返适龄儿童持《入学通知书》到指定的小学报到。</p><p> (8)8月29日,各小学将新生情况上报县教育局招生考试管理中心。</p><p> (9)8月30日,全县2轨及以上学校进行均衡编班。</p><p> (10)9月1日,各小学接收新生入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资 格 审 查</b></p><p> (一)城内常住户。</p><p> 城内常住户是指户籍或房产在县城六大社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入学报名须提供《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所有)证》、《小学毕业证》,到小学报到还需提供《出生证明》、《预防接种证》。没有《房产产权(所有)证》的家庭,家长需要提供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或合法的《宅基地土地使用证》以及近期最少一个季度的水电暖缴费凭证。</p><p>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p><p> 入学报名须提供《居民户口簿》、《居住证》、监护人用工单位出具的合法稳定职业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一年以上的城镇保险缴费证明三者有一即可),到小学报到还需提供《出生证明》、《预防接种证》。</p> <p><b><i>温馨提示:</i></b></p><p> 1、科学防控疫情,文明实践随行:</p><p> 2、公共场所不聚集,注意间距不聚集;</p><p> 3、勤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