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大佛寺研学之旅

秋雨霏霏

<p>研学人:邱语菲</p><p>时 间:2020年8月11日</p> <p>  夏日炎炎,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今日即将开启我的大佛寺研学之旅。</p> <p>  大佛寺,又名大佛禅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南明街道,始建于东晋。全寺以石窟造像为特色,佛像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立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石弥勒佛,通高16.3米,两膝相距10.6米 。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南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赞曰:“不世之宝,无等之业”。它是集观光朝圣、地质科普、民俗体验、禅意休闲于一体的大规模、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央视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等品牌。</p> <p>  首先看到的是白云湖,湖边杨柳依依,微风拂面,让人好不惬意!史料记载,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曾在石城山麓白云湖畔建碧涧别墅。白云湖因刘长卿诗句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而得名。白云湖由佛缘桥、佛渡桥、白云桥、蓝天亭、白云亭、白云广场、香樟广场等组成,面积2.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90%以上。</p> <p>  一条长长的林荫道,伴着蝉鸣虫叫,还有夏天的微风……</p> <p>  露天弥勒,头顶蓝天,笑口常开、憨态可掬。石碑上刻有一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p> <p>往上走,到达罗汉洞,五百罗汉加上滴水观音、善才童子、龙女、悟道法师,一共504尊塑像,让你感觉好像是面对真实的、活生生的人。</p> <p>穿过山间小路</p> <p>到达发财路</p> <p>卧佛山下,&lt;双林石窟&gt;,被佛教界称为“当代洞窟艺术杰出代表”。</p> <p>镜湖,湖水清澈见底,群鱼遨游。</p> <p>从左边拾级而上</p> <p>卧佛殿,内有亚洲第一卧佛,始建于2003年。依石窟利用原有岩体雕刻成一尊卧佛,即佛陀的涅槃吉祥卧佛。卧佛面朝西方总长37米,高9米,体现了当时世尊在拘尸那国,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下涅槃时安详、宁静、智慧圆满的情景。佛像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p> <p>顺着栈道往前走</p> <p>球状凝灰岩</p> <p>栖光净院万佛宝塔,之所以叫做万佛宝塔,是因为这座塔内供奉着一万三千多尊佛像。这座宝塔共有九层,分别为:眼识之境、耳识之境、鼻识之境、舌识之境、身识之境、意识之境、极乐世界、光明化境、人间佛教。九层宝塔,总高73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p> <p>般若谷,般若(bo re),系梵文音译,即大智大慧,景名“般若谷”为贺敬之所题。汉白玉经幢高9米,柱上镌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正前方一飞瀑从天而降,落差约为50米,共分七级,“七级”之数正好与佛语“七级浮屠”相合。</p> <p>一道瀑布倾泻而下</p> <p>站在这里感觉特别的凉爽</p> <p>禅源</p> <p>夏日的瀑布特别迷人</p> <p>莲花池直径十米,池中的莲花共有7瓣,瓣瓣莲花都是用汉白玉雕琢而成,莲蓬里喷涌的泉水流转不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所以,每个到那里的游客都会把手放在池壁上,寓意是能够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p> <p>我也当一回武林高手</p> <p>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p> <p>牌坊石城古刹四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p> <p>来共点</p> <p>面壁</p> <p>“逍遥楼”匾额为唐颜真卿手书</p> <p>“江南第一大佛”是大佛寺内人文景观中的精华,镌造于南朝齐梁年间(486—516),僧护、僧俶、僧佑三代僧人相继雕凿,历时三十年建成。</p> <p>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今天的大佛寺研学之旅就到此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