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被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工程的重要项目。农贸市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更是衡量民生改善情况的标尺。为此,政府积极落实出台了加强农贸市场消费、流通环境优化、加大市场调控及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等众多相关利好政策。 商务部《关于加快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知民情、了民意、解民忧,着力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服务需求,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一站式”的便民服务体系,让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城乡居民。 该通知把财政补助纳入扶持体系中,加大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的扶持力度。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的意见》,扩大产业化发展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的范围,提高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扶持环节以及项目的精准性。这项通知也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菜篮子”工程改造项目后,政府还有相应的财政补贴,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农贸市场方自我升级改造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对这项惠民工程的关注度,让农贸市场转型升级有了资金以及更多资源的支持。 为了全面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该考核机制的制定一方面是要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能够顺利长期推进,并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这个民生底线。<br><br>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乔彬建议出台《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建议依据我国国情,制定和颁布具有国家法律地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法律地位,从市场的性质定位到规划布局、政府管理、市场运行、市场准入、交易行为、规范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这是首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为贯彻食品安全战略提供了目标指向和基本遵循。意见指出食品安全事关全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举是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改革创新深化市场监管,以良法善治维护公平竞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市场自律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共享食品安全成果。 为了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该规定指出要将农产品等作为重点,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菜市场等集中交易场所的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并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众所周知,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农贸市场的“顽疾”问题,由于市场长期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技术,使得农贸市场很难实现农产品供应流通的安全性保障。而此项政策明确规定,农贸市场要统一建立规范标准,并加大对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不仅为全国农贸市场提供了政策性的战略指导,同时也大大利于传统农贸市场的转型与升级。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为,按照国家战略布局要求,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发展平台经济成效较好的千亿级商品市场,推动上下游产业和内外贸融合,形成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商品流通体系,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更好把握平台经济的发展方向,确保商品市场稳步发展平台经济,《指导意见》提出了四项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二是立足实体经济需求,增强市场服务功能;三是 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流通创新能力;四是严守风险防范底线,引导合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