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稔山涧背村的永远桥

古国华(古华)

<p>文字/摘自《山海和声》 作者钟土清</p><p>图片/古国华</p><p>手机拍摄</p><p><br></p><p> 从惠东县城驱车出发,沿着广汕公路往稔山方向,约35分钟,大概15公里路程【直接导航:“武帝宫”】,便可来到永远桥的所在地。庚子立秋的翌日,在秋高气爽,景色云淡艳阳中,我们慕名踏入这个因桥扬名的村庄。</p> <p>一进入这个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绿得让人兴奋的稻田</p> <p>在稻田深处一条弯曲的小河上,</p> <p>一驳连着一驳的石桥,静静地横卧在水面上,与周边的水草、荔枝树、芭蕉林一起,构成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p> <p>这便是惠东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远桥了。</p> <p>惠东“三普”资料记载,永远桥建于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由南桥、中桥、北桥三部分组成(三驳桥),均为平板石梁桥。</p><p>南桥四墩三跨,向西偏南走向,长11.4米;</p> 图为南桥 图为南桥 上图为南桥 <p>中桥六墩五跨,向北偏西走向,长19.25米;</p> 上图为中桥 <p>北桥六墩五跨,向南偏西走向,长19.25米。</p> 上图为北桥 <p>南桥与中桥之间由13米宽的土墩连接</p> 上图为北桥与中桥之间 <p>北桥与中桥之间由宽约12米的土坝相连。</p> <p>桥墩均釆用两根竖形方石,柱上端榫接一块长约2.3米、宽约0.45米、厚约0.3米的扁条石。</p> <p>承托则由三条长约3.8米,宽约0.45米、厚约0.26米的花岗条石组成桥梁。</p><p>条石之间镶嵌非常巧妙,整个建筑工艺与被列入广东“三普”十大新发现的白花黄沙塘高桥非常相似。</p> <p>因竖立在桥头的记事碑石已破损,不少谜团还有待解开。</p> <p>据说,这座三驳桥建造的位置叫陂头坝,南面连接稔山竹背“三乡”(龙眼岗、竹背和水心围),</p><p>东面连接雁湖和老坑,</p><p>西面连接坝仔和坑尾。</p><p><br></p> <p>而前面的出海口连接稔山长排一带的成片盐田,辐射到平海、港口,盐船可在这片滩涂上下盐货。</p><p>涧背陈姓人的祖公是一个很有名望的“武举”,永远桥就是他号召族人、乡贤捐款建造的。</p><p>据说,这三驳石桥,只有南面一段才叫永远桥,中段和北段当地人叫“同仁桥”。</p><p>有盐需要在这里上货下货、交易,又有方便的桥、路通往外地,于是就有了永远桥那永远撇不开的盐味。</p><p>最为有趣的是,传说建桥时还储备了一整副建桥石料,以备更换,埋藏在附近,只是至今还未发现其踪迹。</p> <p>不同的角度拍永远桥</p> <p>偶遇俩人在水中打捞田螺,据他们说,田螺可以卖到2元多一斤。</p> <p>因盐而兴陂头坝,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永远桥,因这三驳桥而形成的陂头坝“小社会”及其残墙断壁、一砖一瓦一石留给人们的思索。</p> 陂头坝的残墙断壁 <p>陂头坝的故事,抚摸着一段段残墙、一块块石条,一幕幕历史风烟向我们扑面而来。</p> <p>据说,永远桥周边的陂头坝以前非常繁华,有四个盐业方面的公司,其中近海的滩涂上有两个,陂头坝本身也有两个。陂头坝上还有两间饭店、一间饼店、一间旅店、两间凉茶店、两间米店、两个猪肉档,也有药材铺,甚至还有鸦片烟馆。</p><p>收税的民团有十多个人,其中背驳壳枪的二人,三分水、牛牯径设有哨所,当时实行的是“保甲长制”。每天过往永远桥的民众商贩超过两千人,每担盐都要收税,时不时还有戏班来表演木偶戏。当年的陂头坝别样的繁华景象可见一斑。</p> <p>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供销合作社接管了上述商铺,统一经营日杂、百货、成衣社。直至1979年农村体制“下放”,同时,随着广汕公路的开通,盐货外运渠道的改变,陂头坝这才慢慢沉寂下来。但留下来的一些店铺旧址还历历在目,无言地记录着这段历史。</p><p><br></p> 陂头坝的残墙断壁 <p>谁将石板架河腰,斜插横穿便一桥。</p><p>定是神工施巧手,迎来送往见妖娆。</p><p><br></p><p>让我们共同祈盼,在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永远桥能以新的姿态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诗和远方”、文物和旅游结合的路上大放异彩。</p><p><br></p><p><br></p> <p><br></p><p> </p><p> 阅读《山海和声》一书,使我进一步了解大惠东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p> 上图为《山海和声》作者钟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