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轶事(543期)…再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

杜丘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杜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杜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二十四孝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随笔:再读《朝花夕拾之 二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孝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歌曲:《中华孝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去世近两个月了,但我与母亲生活的过往依旧总爱浮现在脑海。我常在反思老人在世时,我们做儿女的做得怎样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孝道的古训。古代谚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也印证着现实生活,"宝"的理解不同,则表现形式也不同,这几年一首《常回家看看》畅响,但现实又如何呢?我在思考中,又再次细读了一遍鲁迅《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又让我再次领悟了"活着不孝,死了做给鬼看"的道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四孝图》是《朝花夕拾》的第三篇。《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它主要的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发的强烈的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鲁迅先生却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中,挖苦讽刺,称其为封建统治的糟粕,充满了残暴与虚伪,还以“孝道”作为粉饰,为什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在《老莱娱亲》中,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为了逗乐父母,在地上学婴儿打滚,简直可笑!想要让父母开心,作为一个年过七十的人,居然做出了像是在放下自己的尊严的行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郭巨埋儿》中,郭巨为了老母亲竟要埋了一个活生生的婴儿,而且还是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扼杀了一个孩子生存的权利,简直没有人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上面两个故事看,确实没有觉得有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却深深的觉得,鲁迅先生讲的太对了,细思起来还真有点可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鲁迅写作的背景看,《二十四孝图》对于封建社会来说,统治者是最需要这种故事,人们需要相信孝道,因为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人人恪守孝道,那么对于国家的忠诚度也是非常高,统治者对此乐见其成,哪怕是不符合逻辑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我个人认为,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二十四孝故事》,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辨证的历史的分析,其中确实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内容,有其精华但也有糟粕。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可以简单考证一下,《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学者谢应芳在《龟巢集·二十四孝赞》序中说的:“常州王达善所赞《二十四孝》,以《孝经》一章冠于编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鲁迅对二十四孝的抨击,给了我们很大的反思。在当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给我们揭示了愚孝的可怕,让我们在感叹中反思中华民族的“孝“文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能够孝顺的人,是善良的人,是勇敢的人,是执着的人;孝顺的人,是有爱心的人,是负责任的人,是重义气的人;孝顺的人,是宽厚仁慈的人,是豁达乐观的人,是志向远大的人;孝顺的人,是忧国忧民的人,是定国安邦的人,是感天动地的人;这就是中国时下需要的"孝“文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善为德首,孝乃善先。今天我们提倡的孝应该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所以,不能不加分析地吸收《二十四孝》中的一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我国非常重视孝道教育,有多少孝子孝女成为感动本地乃至感动中国的名人。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华夏儿女,他们的故事书写着了又一个《二十四孝》的续篇。但是,我们也总能看到或者听到一些不守孝道的人和事。他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劣行:有的说自己没钱,有的说自己没权,有的说自己有病,有的说自己艰难,自己都难以顾及自己,还能谈别的什么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含盖"孝道"的"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应该还是欠缺的,现在的家庭教育最强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些家庭在教育尊敬长辈上丧失了底线,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对做人的"基本原则"与"基础知识"毫无节制,妄自尊大。我看到已经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当父母亲双手递给生活费的时候,怒骂甩手,语气愤恨,态度傲慢,父亲站着回答问题,而儿子坐着指责父亲。我觉得这 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是父母"爱心传递"的偏向,是学校老师只追求"名次排列"的弊端带来恶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曾读过二则报导,其一,在上海,一位上了年纪的太婆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之后按倒在地,最后脱衣抽拽。这不是半路打劫,而是儿子打亲生母亲,原因就是母亲不肯为儿子借钱。其二,在山东,一位70多岁的太婆,老伴去世了,她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上,她不会上网、没有人脉,只想用最笨的方式,在街上找人搭话,希望能遇到好心过路人,能帮儿子重新走上社会。原来她的儿子在家呆了20多年,干过一段时间保安,又不愿干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罢这二则报导,我们又该怎样想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无数人背井离乡的去打工,农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几乎成为我们这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城乡经济振兴,能够促进大批农村人返乡进程务工,这样也不是一年仅仅过年回一次家了,"孝道"也不会成为困挠他们头疼的问题。子女与父母之间,在人权,守法义务等方面是平等的。如果为了孝道而违背道义,有失人性,甚至触犯法律,则是与孝道背道而驰的。而当下,由于"孝道“引发官司等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诱发的是更多的社会问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罢鲁迅的散文,我感慨很多。父母在世时,虽然说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算是倾心尽了孝;但细思起来还是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次读罢鲁迅散文,我深深感到“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生活中点点滴滴都会存在有关“孝”的实例,做人一定要做一个知道“孝”的人,只有知道孝的人才会受到身边人的关注,如果你仔细想想,身边的人如果有对父母不孝的人,这个人身边的朋友也会很少,并且会被人嫌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