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八月似火,燃起激情;</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八月有光,点亮未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奔涌的后浪们,怀揣温热之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这个八月启航。</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盛夏之时,当风而立,</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盼望着,我们努力着,我们在前进。</span></p><p><br></p> <p>2020年8月10日,“深大附属教育集团暑期培训开班仪式”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总校长、博士生导师史亮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新入职的老师们做了一场题为《塑造“三型”、筑基“五基”》的讲座。</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新教师签到</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培训指南</h5> 夏日启航 · 讲座回顾 为人师表,笃志而行 <p>史亮校长提出,新教师应该坚定目标,勇敢地朝着学习型、学术型及研究型“三型”方向发展自我,积极帮助孩子们筑牢德、智、体、美、劳“五大基础”,此外努力探索“深派”的教育标准,为早日成为教育家型的、有国家甚至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断奋斗。</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亮校长在演讲</h5> 教书育人,全面发展 我们要在育人方向上紧抓以德育人、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与共建共享“八大理念”,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目标、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深大附属外国语中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五维兼备、五育并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亮校长在新教室讲话</h5> 理解教育,求真向善 “当代教师要具有哲学家一样的行动、科学家的素质、教育家的情怀、艺术家的品味、社会学家的睿智、军事家的霸气与勇气”。我们的教育不仅具有民族性、国家性,本质是在祖国奠基、为民族铸魂;同时还具有人本性,可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深外附中全体老师的神圣使命和不懈追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什么是教育</h5> <div>最后,史校解释了教育的特点与内涵,“学是一种自谦,教是对希望的探讨”,“教育源于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明确提出深大附属外国语中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学校,做未来世界一流的教育”!</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识教育</h5> 一艘崭新的巨轮,在炎炎的夏日中,拉响汽笛,驶出港湾,即将远航!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全体教师合影</h5> 培训亮点 丰富的办学理念 <p>史校从集团的办学理念——“学校、人、未来”为出发点,一方面从宏观角度为我们描绘了学校、教师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路径规划,另一方面为我们绘制了他心中的教育蓝图,以及对学生未来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 </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培训的新老师们</h5> <p>关于“学校”,史校认为优质学校要有优质的校长和教师资源,好校长带动好老师,惟有建设好教师团队,保证教师质量才能优化学校的生态教育建设。要建设优质学校就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创新;引进云课堂、人工智能等,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学校;保持高效的学校管理,学校系统清晰,校园资源共享……</p><p><br></p><p> 关于“人”,史校提到当代教师应面向“未来”,要像哲学家一样行动,具备科学家的素质,持有教育家的情怀,追求艺术家的品味,保持社会学家的睿智,具备军事家的霸气与勇气,全面概括和丰富了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师素养及自我修养。</p><p><br></p> “深派”教育理念 <p>在这次培训中,史校结合他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教育知识,为我们介绍了他倡导的深派教育课程体系、深派教育课堂教学、“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海豚课程。</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派”教育理念概念图</h5> <p>在“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史校提出了六个关键点:品德与修养、理想与规划、学术与学业、健康与运动、特长与特色、沟通与交流。史校认为“沟通与交流”尤为重要,要做到人人对话,人人交流。海豚课程以“交流、勇敢、智慧、合作”为理念,以“三问式”教学设计为内涵,要求教师要做到“识豚”,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养强大的自我,外塑独立的人格。</p><p><br></p> “以人为本”的关怀 <p>会场上的热开水,茶歇时的零食与咖啡,丰富的早餐与午餐,以及贴心的“入职”大礼包、充满智慧的教育学书籍……从物质到精神,学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一位新老师,让老师们从一开始的拘谨,慢慢变得熟络、融洽。细节之中见伟大,深大附属外国语中学将对“人”的关怀倾注于日常之中,让学校中的每一位老师、学生都能感到快乐与幸福。</p><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职”大礼包</h5> 心得分享 张学新 <p>二个多小时,全程聆听、记录,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分神,稍不注意就会错过重要信息,独到理解和灼见,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这就是昨天上午培训的真实体验。</p><p><br></p><p>在史校长娓娓道来的一字一句中,我们见识了一位教育行者、长者、引领者的博大胸襟与情怀,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家对教育的挚爱与洞察。那一句句脱口而出的教育金句、格言,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对教师、对学校、对教育、对未来有了全新的认知。</p><p><br></p><p>建设学习型、学术型、研究型的学校是我们的目标。努力探索深派教育的标准,探索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未来的重点。</p><p><br></p><p>育人永远是学校的核心。我们要笃定育人方向,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知行合一;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是我们对人才的基本标准,也是我们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培养适应未来的学习型、生存型学生……听着校长这富有创见的观点,我们心潮澎湃。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使人幸福,这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其他的东西都是教育产出的附属品,可惜我们很多时候都忘记了主次……</p><p><br></p><p>在我看来,打造适应未来教育的教师团队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新时期的教师也应具有自己的特质。正如校长所说的,我们要像哲学家一样的行动,走远一点,停久一点,看透一点,敢在沙漠里养鱼,敢在空气里游泳;要具有科学家的素质,教育家的情怀,艺术家的品位,社会家的睿智和军事家的霸气与勇气。比对史校长给我们的定位和要求,我感到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p><p><br></p><p>紧跟大师,跟紧大师,以对教育的理想来打造理想的教育,我相信我们这个过程一定美好而崇高。</p> 白雨卉 <p>这世上总有一种力量引我们前行,终有一份情怀绵延不绝。昨天,史校长的教师培训第一讲就赋予我们这样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求发展,看到作为新教师前进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我们在深入浅出的教育理念中,明晰如何改造人、发展人。</p><p><br></p><p>回想此次讲座,我被其中“面向人人”和“知行合一、善良自律”这两点育人观深深触动。史校长认为,作为新教师,在立德树人时不应以成绩取胜,而是以培养人。每个人都具备责任,包括个人和社会责任,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所不同。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具有更加紧迫和复杂的性质,学生要为在一个多样化的全球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p><p><br></p><p>因此,要想让学生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积极力量,教师就应该提供学习机会以支持学生的责任、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发展。当学生离开校园时,学校的教育经历要除了让学生拥有知识能力外,还需要影响他们对道德和品格的理解。我认为,教师作为榜样和指导者不应该是道德的旁观者,负责任地表现要求我们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忘为孩子们树立有关尊重和责任的基本价值观。</p> 甘晓雯 <p>史亮校长提出了“学校、人、未来”的理念——这是一个取法乎上的理念,从传统的“和而不同”这个思想中汲取灵感,再站在未来的视角上去思考教育。追求崇高、品鉴优美,在这个教育理想之下,教育的本质得以回归;这是一个面向现代化社会的理念,在未来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智能化的社会中,集团的教育将重新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和价值,以及他们人格中充满创造力、充满感性的部分,帮助人找到自我实现和幸福。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我们深大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去寻找每个人的价值,实属难能可贵、未来可期!</p> 宫伊泽 <p>史亮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塑造“三型”、筑基“五育”》的讲座,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不拘泥于陈旧的说法,从教学及管理经验中提炼出独创的新教育理念,因此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我收获满满,感触颇多。</p><p><br></p><p>首先,史校在讲到把握育人方面的八大理念中,重点突出了“面向人人”、“知行合一”这两点。其中“面向人人”是指要尽可能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知行合一”则是指在认识与行动上保持一致。一般认为这两点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难以实现;但正如史校所说,一旦克服种种困难真正实现,必然能极大地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教育的效果也将事倍功半。</p><p><br></p><p>另外,史校还特别强调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创新,争做学术型以及研究型的教师,并且尽可能地保留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材料。这样一条与以往不同的发展建议,在当前这样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环境下,可以帮助我们新教师不断积累、沉淀,最终实现井喷式、跨越式的发展,这才是当下教师发展的“光明大道”。</p><p><br></p><p>因此,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师发展路径上,史校的讲座都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值得反复研究与学习。</p> 王佳慧 <p>一方面史校从宏观角度为我们描绘了学校、教师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路径规划,另一方面史校为我们绘制了他心中的教育蓝图,以及对学生未来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短短两个半小时的培训改变了我之前对教育所存在的误解和看法。</p><p><br></p><p>就学生的培养而言,我们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背景并不局限于当前学生所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而是围绕着更长远的思考和探索——学校、教师要为未来的大学、未来的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以STEM课程为例,其定义从简单的“技术,工程,…”转变到了“人工智能、生物合成,…”。STEM课程的转变是教育目标和教学课程转变的一个缩影。作为学校、教师,我们必然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指数级加速塑造和储备人才,为未来培育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学生,为未来社会输送创新性人才。</p><p><br></p><p>教育,为祖国奠基,为民族铸魂。它源于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我们刚踏入社会便成为了教育理想蓝图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成为了学生未来短暂人生阶段的领航者。我们站在深圳大学和南山教育两大巨人的肩膀上,未来也必将肩负更多学生和家庭的梦想与期望。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保持对教育事业的一颗热忱之心,付出行动,终有一天也必将点亮他人的世界,实现你我的教育梦想。</p> 朱谢依 <p>史校长高屋建瓴,用浅显的语言讲解着深奥的教育知识,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在本场讲座中,史校长提出教育应该“面向人人”,强调了教学活动的个体化和灵活性,即面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一位合格的老师,应全方面的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成熟与成长,发掘学生的个性与闪光点,而不是单凭成绩论英雄。</p><p><br></p><p>就如史校长所说,“深大附属教育集团的学校不应该只以成绩取胜,而是要以培养人取胜”。我很荣幸自己能加入深大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进步。我将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谨记今日所学所想,以身践行育人的职责,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