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散文学会成功举办会员张锡涛先生作品研讨会

丛中一笑

<p>2020年8月9日,79岁老作家张锡涛先生新作:《岁月留辙》研讨会在筑城如意巷艺术空间隆重举办。省散文学会会长秦连渝、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彩梅,副会长周光智、伍秋明、肖慧,常务理事江跃华、黄亚文、安德昌、黄越江、余国辉,会员雷智贵、张太平、谭继贤、任敏、冯少琼、胡彧,特邀嘉宾:贵州师大党委书记胡高荣等参加。</p> <p>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彩梅 评价:《岁月留辙》是作家张锡涛先生的第一部散文作品。全书共收录作品分为六个章节(六卷)共72 篇 ,每一篇文章都感情真挚,托物言志,返朴归真,以文寄情,用语清新淡雅,朴实无华。大大小小真实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那个年代的一幅幅画面。作者用他善良、正义、智慧的笔墨,记述那个年代人性的正面与负面,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为人耿直、爱憎分明。这是一本难得的“平民回忆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和对于人性的思考!</p><p> </p><p><br></p><p> </p> <p>艺术空间的“沙龙”式会场布置别致随意,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反映出张锡涛先生及家人对研讨会的重视和用心用情。</p> <p>精心设计的研讨会邀请函</p> <p>热烈祝贺貴州省散文学会张锡涛先生的散文集《岁月留辙》研讨会隆重召开! 图为79岁的精神矍铄的作家张锡涛老先生。</p> <p>参会人员签到</p> <p>参加研讨会全体会员合影</p> <p>会员与张老先生合影</p> <p>研讨会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彩梅主持</p> <p>会长秦连渝首先发言,对张锡涛先生表示祝贺,并对作品加以充分的肯定。</p> <p>张老先生对学会为他举办研讨会表示感谢,对学会的领导和同仁莅临表示欢迎。他充满感情的说:余有幸加入贵州省散文学会,乃此生最大的幸福。仰承各位领导、文友等文人雅士杰出才华的影响力,余仰沾时雨之光,在此行礼致谢以报提携大恩。《岁月留辙》的面世,是在散文学会这个文化氛围当中,促使我、鞭策我,老有所为做成这件事情。感谢学会!感谢各位老师!</p> <p>张老先生介绍了成书过程,令人钦佩赞叹不已!</p> <p>研讨会场</p> <p>会员发言踊跃</p> <p>聆听与交融</p> <p>会员品读欣赏张老先生《岁月留辙》精彩片段</p> <p>张老先生80岁高龄出版新书,着实不简单不容易,为人处事谦虚低调,在研讨会上老先生认真听取发言,还做了部分记录。</p> <p>学会会员用微信向张锡涛先生祝贺。</p> <p>学会理事黄越江为研讨会献歌祝贺</p> <p>会员们的留影</p> <p>抓拍愉快的瞬间</p> <p>《岁月留辙》书法“松柏精神 云水风度”--山西襄垣县原人大主任刘春雷题词</p> <p>雷智贵老师和张锡涛先生的女儿的微信:@如泉 你父亲属蛇,毛泽东属蛇,习近平总书记也属蛇。属蛇的人走过的路都是弯弯曲曲。你父亲很坚强,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路走来。走到今天,走到一个幸福的晚年。我对你弟弟设计的封面做了肯定。你弟弟为研讨会花费了很多心思。沙龙式的会场布置,让大家感觉轻松愉快,朋友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了一个周日下午。无疑你父亲也很开心。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你与弟弟对父亲的孝敬。凡怀有心敬感恩之心的人都是可交的。</p><p>张汝泉回复雷智贵微信: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通过视频和照片看到大家积极的捧场与精彩发言以及用心阅读后写下的读后感,我弟弟以及他的合作伙伴们的费心策划与布置,非常感恩!我的老父亲参加散文学会这个大家庭直接提升了他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感谢大家![抱拳][抱拳][抱拳]</p> <p>会员任敏散文摘选:2020年6月,张锡涛老师的著作《岁月留辙》出版。他用快递寄给我时,我本以为这只是一部自娱自乐的个人自传。打开后,看到央视著名记者曲长缨为本书作的序,他从多个方面肯定了这本书的价值,我才愧觉自己低估了它的分量。</p><p>去年刚加入贵州省散文学会时,我在群里分享了自己的一篇散文,一位老师为此发了一段评论。出于感激,我点开了他的微信头像。是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胸前挂着一个单反相机,他身后的背景,是一片楼群和大海。我加了他的微信,由此和张老师认识。</p><p>不久后,我们相约一同参加学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在事先说好的地点碰头,张老师中等身高,朴实的休闲装,一副邻居大伯的温厚模样。</p><p>张老师将达80岁高龄,之前了解到他的心脏安装了支架,所以采风过程中我紧随他身旁,为的是有个照应。那天,恰巧遇见我们单位的领导和家人出来玩,领导跟我打招呼说“你带你父亲出来玩呀?”我用微笑代替了回答。游览中,张老师风趣地说那就认我为干女儿。平时比较内敛的我,那天大方地挽住他的胳膊,一起合了影。活动结束后,我一直惦记着他那句话,觉得应该择日上门拜访。那次造访后,我对张老师的称呼不再纠结,直接改口喊了“爸爸”。因为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老人,让人发自内心去尊敬他。</p><p>我和他保持着微信交流,常将自己写的随笔分享给他。每一篇他都像父亲检查孩子作业那样一丝不苟,读完后先是给予我鼓励,然后再提出修改建议。有一次,我发了一篇6千多字的散文过去,他指出了其中几处用词不当的地方。我说爸爸真用心,那么长都有耐心看完。他回复说,女儿写的文字,别说6千字,6万字我都会认真看。我的内心一阵感动。他是父,是师,也是友。</p><p>这本书带给人很多启迪和思考。作者站在一个很低的文化起点,一边为生存摸爬滚打,一边勤奋求知,不断提升自己,活出了尊严,为后辈树立了榜样。凡人不凡志,一种闪光的人格值得敬仰。</p> <p>张锡涛先生向贵州省图书馆赠书</p> <p>贵州省图书馆发给张老先生的收藏证书</p> <p>张锡涛先生给会员签名赠书</p> <p>丰盛的庆贺晚宴</p> <p>《岁月留辙》序作者(生命不息 跬步不止)张汝泉--张锡涛先生女儿。</p> <p>《岁月留辙》封面设计张汝榉--张锡涛儿子、艺术空间广告公司总经理。</p> <p>张锡涛先生幸福的一家。 儿子设计封面,女儿作序,一家人的才华在《岁月留辙》中充分彰显。儿女有才,子孙绕膝,阖家美满。</p><p>诚祝张老先生健康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