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发病原因</p><p>1、黄骨鱼应激导致鱼体皮肤受伤继发感染细菌发病:</p><p><br></p><p>应激原因包括:一次性大量加水换水、连续暴雨、长时间处于高亚盐水环境中、使用刺激性药物等应激都会导致鱼体皮肤受伤发展而来(如鱼体在应激状态下鳍刺打开,相互之间刺伤、划伤表皮)</p> <p>2、人为操作导致鱼体继发感染细菌发病:</p><p>包括:放苗、过筛、过塘及卖鱼环节操作不当引起机械损伤;黄颡鱼体受冻损伤(该原因在今年出现较多,很多养殖户冬季或早春左右准备出鱼而降低水位,因为疫情影响无法出鱼,而今年气温大幅度低于以往,黄颡鱼因为栖息底层的特性受冻导致鱼体损伤,鱼体表皮受冻有轻微弹性丧失、电镜检测细胞失活萎缩,该状况目检表现不太明显,养殖户难以很好判断)</p> <p>3、水质恶化致病菌滋生,寄生虫(如车轮虫、小瓜虫)咬伤感染细菌发病:</p><p>今年因为连绵多雨、温度较低,外塘普遍水质浑浊不肥,寄生虫大量繁殖,时至7月中旬笔者仍见到受小瓜虫寄生的黄颡鱼。</p><p><br></p> <p>黄颡鱼烂身病阶段症状及处理方案</p><p>初期:黄颡鱼下颌有红点,该时期黄颡鱼刚受到细菌感染不久,因其为无鳞鱼且有擦边习性,在刚受到到细菌感染不适时,摩擦塘边塘底步形成红点,此时处理最为及时,损失较小。</p> <p>处理方案:</p><p>外用:第一天解毒抗应激,改底降解氨氮亚盐</p><p>第二天上午外泼“益如百草清”(2亩·水体 /瓶),清热降火增强体质,下午外泼真菌红克“(2亩·水体/瓶)。</p><p>内服:链球速效+转肝酶</p> <p>中期:早期后大概一个周,黄颡鱼磨边加剧,下颌红点扩散,部分严重时出现嘴部皮肤磨损到烂嘴,部分黄颡鱼池塘边游动,开始出现死鱼,此时处理,损失相对较大。</p><p><br></p> <p>处理方案:</p><p>第一天解毒抗应激,改底降解氨氮亚盐</p><p>第二天上午外泼益如百草清下午外泼真菌红克+强力金碘</p><p>连用2到3次</p> <p>后期:中期后约3-7天,病鱼大量游边,食欲下降甚至闭口(黄颡鱼闭口,已经是到了比较危险的时候了,应该在闭口之前提前将问题给化解掉),易捞到鱼,躯干部位皮肤逐渐溃烂,肌肉坏死,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红色肌肉和骨骼,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此时很难处理,药用效果没有前期好,损失较大。</p><p><br></p> <p>处理方案:方案与后期基本相同,在外消前全池外泼“应激vc解毒灵” (2亩一袋),降低鱼体应激,促进闭口鱼摄食药饵</p> <p>黄颡鱼烂身属于慢性病,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案,但是几个治疗原则大家一定要遵循:</p><p>1、治疗期间切记大量换水和动网捕鱼,应激会加重病情</p><p><br></p><p>2、及时捞出病死鱼,不仅是死鱼就是感染严重的病鱼也要及时捞掉,以免扩大感染</p><p><br></p><p>3、鱼病控制之后的一段时间都要控制投喂,继续做好预防工作,以免反弹</p><p><br></p><p><br></p><p><br></p><p><br></p> <p>黄颡鱼烂身一定要预防为主,平时保健,水养好,内服提高免疫力,鱼自然就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