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之窗 —— 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及市地方志馆

阿锠李新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与广州地方志馆新馆位于白云新城,南边紧挨着白云文化广场,东南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隔着云城东路,东西相望,是广州又一大型标志性公共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城市之窗!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我爱广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斜坡步入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照片中你可以看到下层地方志馆牌匾,下坡可以去到那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该展馆由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总建筑面积为84500平方米,展馆既现代又体现了岭南特色,并与白云山美景融为一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层:序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历史上存在多幅较负盛名的六脉渠图,此铜铸浮雕以清光绪三十三年德国营造师舒乐测绘的《广东省城内外全图》为底图,叠合了清朝的《重浚六脉渠记》、《六脉渠图说》以及1927年的《六脉渠图》,整合创作而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浮雕可以看到,经过2200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广州城一直处于“云山珠水”之间,呈现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格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我去琶洲“水博苑”拍摄的入门的布景(据悉该苑也是城规院杰作)</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位于我国南大门,自汉唐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清朝时是我国唯一对西洋开放的港口,也是2200多年来唯一不间断进行国际贸易的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广州位于对外开放的前沿,是我国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对外贸易口岸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是一座己有2230年历史的名城,现常住人口为1500多万。</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以下图片说明相当部分选用规划展馆解说词节选和编辑</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变的城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历史上两次被定为国都,城市格局既遵礼制,造就千年不移之传统中轴,亦因天材、就地利,随云山珠水而自然起伏。正是因为地理、文化、岁月的相互融合,才造就了中心城址千年不变,国际贸易从未中断,城市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广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秦时期,古海湾溺谷湾逐渐消失,珠江形成,珠江三角洲发育,陆地出露,沙洲并岸,珠江岸线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南移,珠江河道随之不断变窄。广州现在的老人“过江”还是称作“过海”,把一德路、海珠广场一带称为“海皮”,即海边的意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为珠江岸线变迁的实景示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题:秦建番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借灵渠的开凿之机,秦始皇统一岭南,并于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以番禺为郡治,“任嚣城”是目前已知的岭南最早出现的城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模型为“南海神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以说,南海神庙承载着世界海上丝路的千年繁盛。</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题:番禺城史称“赵佗城”,南越国共93年,至汉武帝统一南越后灭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226年,孙权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以番禺为州治,广州由此得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花塔(六榕塔)</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花塔是广州市六榕寺内的一座高塔。塔建于粱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火灾。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重建。之后又多次修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题:公元917年,刘氏建立南汉王朝,以番禺为国都,广州改名“兴王府”,番禺为 “兴王府城”,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二个割据王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光孝寺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光孝寺的建筑模型,俗话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建于三国时期,原名“制止寺”。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信佛的帝王级人物,因孙权了解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吴国出访南洋的使节都是从广州下洋的,因此孙权在广州修建了“制止寺”,以接待来自西域的高僧在此译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题:三城合一,南拓北扩</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北宋300多年间,广州城垣多次进行扩建和修缮,其中较大规模的是北宋时期修筑三城,包括中城、东城、西城,三城相接后筑东西“雁翅城”直至江边。西城的创建,标志着广州城城墙不再以保护统治机关为主要功能,护卫城市商业已经成为广州城墙的另一项重要任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图:光塔寺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伊斯兰古迹始建于唐代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不到一百年时间,整体建筑为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寺内由寺门、望月楼、碑亭、礼拜殿和光塔等组成。光塔耸立珠江边,古时每晚塔顶高竖导航明灯而得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题:鸡翼城</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初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城。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为加强城防,于顺治四年(1647年)在明城墙南边东西两端分别修筑一道城墙。这道城墙直抵珠江边,因为犹如鸡翼,又称鸡翼城或雁翅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 图:镇海楼模型</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模型十三行商行:十三行是清政府为了保障行商对贸易的垄断而设立的商行。清康熙二十五年始设,其中既有十三行商从事贸易的行号,又有供外商居停的商馆。清道光二十三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其外贸特权被取消,逐步走向没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三行经过二次大火,已基本无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据考究,各商行的建筑形式与广州传统竹筒屋类似,平面为长方形,屋顶多为坡顶。沿街立面结合西式风格,多为两层,部分立面有拱廊、西式柱式、装饰线角、山花等元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年古道模型是以1:200的比例模拟清朝广州城的中轴线——“北京路”。北京路北有四方炮台高岗、官府,南有双门底、码头,是由南进入广州城的官方通道,如果一定要讲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话,无疑这就是广州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中轴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结合千年古道模型,可通过后方绘制于清朝早期的《广州府舆图》了解广州的古城格局与当年的十八城门。从图中可以看到广州是处于“云山”水墨和“珠水”江岸之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线路布局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地区考古发现的大量遗存和保存至今的地面文物古迹,包括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古码头等, 以及详实的历史文献、充分表明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城市,是中西方文化融合地和岭南文化中心地,世界三大宗教建筑、道教建筑、礼制建筑、民间信仰建筑集于一城,使其拥有丰富的建筑风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存的包括:番禺学宫即农讲所、城隍庙、怀圣寺、清真先贤古墓、六榕寺、大佛寺、华林寺、三元宫、五仙观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D影院,通过高端的科技,先进的设备,舒适的环境,营造出逼真的“沉浸式”观影效果,高清数字影片《千年羊城》用蒙太奇的手法,以时间为序,将广州城建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串联起来,结合动感座椅给观众带来独特的体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惜仍在防疫期间,沒有开放。留待下次光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盒盒……一件件古建筑构件,放在古色古香的木盒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满洲窗是岭南独具特色的地域窗式,它是一种民间叫法。清朝乾隆时期八旗兵驻防广州,沿用了该窗户样式,富商纷纷效仿,并引入西方的彩色玻璃,结合本土图案设计,形成了中西文化结合的窗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市府合署模型</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世纪初,由于政府各机构地址分散,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提出建设一座广州市政府大楼,让多个行政机关合署办公,因此建立了市府合署。大楼由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建筑摒弃了中国传统官署建筑的等级格局,按6个局联合办公来设计,可分可合,各自有独立门户,内部有纵横通道,便于相互沟通,呈现了西风东渐后的新风貌。是如今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大楼1号楼。始建于1931年,于1934年竣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仙门电厂模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是全国最早使用电能的三大城市之一。1888年,洋务派重臣张之洞,在位于广州的两广总督署中,点亮了广东的第一盏电灯。五仙门发电厂,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电力公司,也是我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之一。于1900年开始发电,1975年停机,投建时发电量为546千瓦时,1933年增加至2.4万千瓦时,成为广州市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珠江边五仙门电厂旧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代广州城市中轴线模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代中轴线是广州拆除城墙之后出现的,它是广州从一个用城墙封闭起来的、自然生长的古代城市,向一个经过规划的现代城市转型的标志。近代中轴线直线距离约3公里,北起中山纪念碑,一路向南,经过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最后到海珠桥,海珠桥南是延伸至海珠区的江南大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图绘于1914年,大沙头与沙面,同属广州的两个小岛,政府欲仿照沙面,建设大沙头为高尚住宅区,后来由于的财力不足被长期搁置,最后不了了之。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规划理念颇为先进,岛的西侧规划了公园,居住区内出现了中心绿地,道路系统呈棋盘式布置,周边河底的地质情况也被标明。虽然此规划一直未有实现,但在历年的城市规划总图中,均保留了此次规划的基本框架,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由中国人按照西方规划理念编制的都市计划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孙中山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建设中国的问题。1917年到1919年,他倾其毕生所学,编写了《建国方略》,系统地抒发自己的建国宏愿和构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发表于1919年6月,后由孙中山的秘书宋霭龄翻译成中文。《实业计划》中提出建设一个南方大港,建港的地址应选在广州。以世界海港而论,广州居于最便利的地位,如果西南铁路系统建成,它则能够成为中国南方海陆交通的枢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18年10月,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即广州市政厅前身,1921年成立市政厅后,孙科任市长,该机构为广州近代城市行政机关之始。它的首号公文内容是拆城墙、修马路,进行都市改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2年广州市政府颁布的《广州城市设计概要草案》,将全市地域分为住宅、工业、商业和混合四个功能区,且规划了面积、人口、界限、道路、公共服务用地等。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召开并颁布了《雅典宪章》。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不谋而合来形容。《雅典宪章》所论及的城市问题,在《广州城市设计概要草案》的文本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这说明当时广州专业人士思考的问题与世界同是同步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中山纪念堂模型,中山纪念堂坐落在广州越秀山南麓,这个地方在清末是广州城的军事重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21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1922年陈炯明制造兵变,总统府被毁。孙中山逝世后,广州为纪念这位伟人,在总统府的旧址上建造了中山纪念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山纪念堂1928年动工,1929年奠基,1931年落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中山纪念堂的部分构建,这里选取八角形攒尖顶和穹顶之间的部分,重点展示了如何实现从穹顶到攒尖顶的过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是由林克明先生主持设计的,它位于起义路南端与滨江景观带的交汇点,附近有泰康路、高第街、一德路等传统商业街区,海珠广场曾经是广州唯一的滨江广场,见证了海珠桥被炸与重修、解放军进城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海珠广场中央矗立着广州解放纪念雕像,与越秀山中的五羊石雕共同强化了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的存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名城保护,街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耀华大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模型走廊</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建筑•八面来风</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原乡风土</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然地理和日常生活共同滋育了广州原生的乡土建筑,他们在性质、样式、材料、装饰和技术上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散发着浓郁的岭南气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节展出在原乡中长成的泮塘仁威庙、大岭村显宗祠、余荫山房,以及疍家树皮屋、单边过的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仁威庙位于广州西关,是西关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始建于宋皇裕四年,供奉道教真武帝,初称北帝庙。明代天启二年、清乾隆和同治年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现有建筑主要为同治年间所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2年,仁威庙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中格局保存状况较好的园林,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余荫山房位于番禺南村北端邬氏家祠之侧,是清道光举人邬彬的宅园,建于清同治六年,同治十年建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余荫山房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西关大屋模型</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风南传</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历史上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影响,从古代谨遵礼制的官式建筑,到近现代的“中国固有样式”和“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公共建筑,都打下了深深的反映官方意识形态的烙印。本节展出的模型包括番禺学宫、五仙观、岭南第一楼、海幢寺、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以及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仙观为明代洪武年间所建,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历代曾多次迁建,明洪武十五年建于现址。五仙观依山而建,其中,五仙观后殿是广州地区现存的少数明代殿堂建筑之一,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在建筑空间、梁架、斗栱尺度及构件加工工艺手法等方面,五仙观后殿反映出了明代官式建筑的一些特征和艺术风格。此外,在后殿东侧裸露有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是一块城内罕见的原生石,古人发挥想象,称之为“仙人拇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农讲所(番禺学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海幢寺是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原为南汉千秋寺故址,明代为商人花园,后由僧人募缘得此地建佛堂,清康熙年间兴建大雄宝殿等建筑,且配置园林,规模宏伟壮观。寺内现存有大雄宝殿及塔殿两座古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立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华南地区由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中依孙中山先生遗愿所建造的石牌校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所中国式的山水校园。石牌校园规划由杨锡宗主持,以周代辟雍之制为底案,拟定了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特色的校园规划。校园中心区贯以南北向的中轴线统领全局,轴线北端设农学院,意为“以农为本”;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文、理、工、法学院,意为“左文右武”;校园内各片区山池、道路皆以中国名山大湖命名,因地制宜,造就了“冈峦起伏,池沼荡漾”的山水校园。校园建筑采用了“中国固有样式”风格,红砖绿瓦,在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同时,融入了西方古典设计手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主楼高3层,庑殿顶,绿色琉璃正脊两边有一大三小凤凰脊饰。两翼衬楼高两层,为平顶,出小挑檐。主楼与衬楼均为红砖墙,花岗石石脚。大门口有4条西式巨柱,托住上方长方形阳台。正中前出两层高门廊,4根纺锤形大石柱令人印象深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学院大楼始建于1934,次年竣工。设计师是近代著名建筑师郑校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山大学法学院建于1935年,由林克明设计。建筑群中轴西侧山岗上,红墙绿瓦,建有百步梯上去。门前有日晷台。</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风东渐</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由贸易、宗教、移民、战争和络绎不绝的文化使者,广州的城市与建筑很早就受到了海外的影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文化,都曾在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广州建筑上留下印记。广州是我国最早在建筑材料、技术、风格和制度上开启建筑现代化进程的城市之一,产生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建筑,本节展出的建筑包括石室圣心大教堂、岭南大学马丁堂、广东士敏土厂、勋庐、春园、陈廉伯公馆、华侨糖厂旧址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石室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我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之一,1863年动工兴建,历时25年,于1888年建成。教堂由法国人明稽章主持建设,广东人蔡孝作为总管负责现场施工。因为教堂以花岗岩砌筑,俗称石室。建筑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主立面朝南,屋顶为广府传统辘筒瓦,灰浆用中国传统的桐油糯米石灰浆,室外排水的兽头也做成中国传统的石狮样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东士敏土厂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东士敏土厂由清代光绪年间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奏办,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设计,建于1907年,是一家近代官办工业,设备完全由德国进口,为广东近代水泥制造业的开端。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也是广州大元帅府旧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岭南大学马丁堂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日拍摄的马丁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岭南大学马丁堂,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大楼,由美国纽约斯道顿事务所设计,于1905年动工,1906年落成,是中国最早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12年孙中山在马丁堂前发表演讲並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陈廉伯公馆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廉伯公馆位於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逢源路,在荔枝湾涌边,为一座欧式风格楼房,公馆民国时曾是荔湾俱乐部,是粤系、桂系军界高官云集的场所。1993年8月9日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春园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路,是三栋并列的三层砖石混凝土结构的西洋式建筑,建于20世纪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园曾是中共中央局所在地。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中共中央在广州的办公机关便设在春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勋庐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花都花山镇平山村的巴洛克风格碉楼,称为“勋庐”,人称“德仔楼”,係花都单体面积最大嘅碉楼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沙面岛全景沙盘模型(网络图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式沙面建筑。沙面岛内建筑有西方风行的新古典式、折中主义式、新巴洛克式、拱券廊式、仿哥特式等形式的建筑群体,至今尚基本保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 露德圣母堂模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 广州海关会议中心(红楼)模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 英国领事馆模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网络图片)</span></p> <p><b>  岭南新风</b></p><p> 新中国成立后,借助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和广交会等重要事件,建成了许多充满现代主义精神的新建筑,且注重与庭园的结合,在全国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岭南现代建筑新思路和新风格。</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节展出的模型包括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双溪别墅、山庄旅舍和矿泉别墅、白云宾馆、东方宾馆及白天鹅宾馆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均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土特产展览会,广州市政府决定兴建永久性的展览馆。1951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建成,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现代主义倾向的“集群设计”实践,是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建筑师对新中国现代建筑的宝贵探索。2014年,该建筑群中的水产馆、门楼、省际馆等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图为水产馆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水产馆旧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水产馆为广州市历史建筑GZ—01-001号,第一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双溪别墅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双溪别墅建于1963年,位于白云山,曾作为白云山山庄旅舍的别院接待贵宾使用。双溪别墅的得名来源于别墅原址上曾建有一座寺庙——“双溪寺”。别墅分为甲乙两座。是现代岭南庭园建筑的杰作。1965年5月,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副总理曾下榻于此。2014年,双溪别墅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交会流花路展览馆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建于1955年,是为当时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而兴建。建筑采用苏维埃胜利样式,由林克明设计,是建筑师将“社会主义内容”运用到建筑创作中的实践之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友谊剧院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友谊剧院1965年8月16日揭幕,1987年冬全面改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几度光临友谊剧院,对剧院的园林布局极为赞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8年11月,广州友谊剧院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庄旅舍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庄旅舍建于1965年,由莫伯治、吴威亮设计,位于白云山。山庄旅舍是一座结合了传统造园艺术的现代岭南庭园建筑,总体建筑布局因山就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5年5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与印尼外长苏班德里约在此举行会谈。2014年,山庄旅舍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天鹅宾馆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天鹅宾馆的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与岭南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中庭以壁山瀑布为主景的焦点,形成别有洞天的岭南风情,整体有历史气息与文化内涵融入建筑空间的功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天鹅宾馆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霍英东为主投资,莫伯治、佘畯南等一代岭南建筑大师设计而成,是在现代岭南建筑中将外来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远眺白云山</span></p> <p><b>  广州全域沙盘模型</b></p> <p>全新打造的《广州:全球枢纽型网络城市》宣传大片,配合广州全域沙盘模型,共同描绘广州城市发展的雄伟蓝图。</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沙盘模型左侧网红打卡点,漂亮的木台阶,还有我爱广州的背景。会议、攝集体照绝佳地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举办过多个市级重大活动的首发仪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城市规划大事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5年广州卫星地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8年广州卫星地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广州卫星地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沧海桑田,建筑更加密集,城市发展的脚步正在加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座非常长而且巨大的“一江两岸三带”光影沙盘模型。这一张照片,是从海珠区的海珠公园往北望去,远处就是珠江新城,可以辨认出小蛮腰、东西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电子墙展示的就是广州未来30年市政府规划的发展蓝图。记住六个关键字“一江两岸三带”。西十公里是广州的过去,中十公里是广州的现在,东十公里是广州的未来。不过,这要到30-50年以后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大学城沙盘模型,位于番禺小谷围岛,面积18平方公里,广东科学中心及10所高校入驻。科教先行,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了,这里还有南汉二陵博物馆。(网络图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埔知识城沙盘模型,广州东北部地区最高端的工业园区,雏形已现,前景不可限量。(网络图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创国内规划馆飞行影院,穿越城市未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层与负一层之间的跌水,水幕台阶,水声哗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负一层的广东地方志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方志馆展厅面积6603平方米,展厅面积居全国第一,建筑结构新颖美轮美奂。在方志馆楼上就是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是目前国内一流的复合型城市规划展览馆,两个展馆将共同打造广州城市之窗。</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方志广州•羊城今古</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广州地方志馆以“修志为用”为宗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志馆。馆内展厅分为序厅、综合展区、专题展区、互动展区4大分区,全面展示了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人才的汇聚、地方志事业、广州历史文化等内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序厅,顶部缀满“羊”字</span></p> <p><b>以史鉴今,启迪后人</b></p><p><b> 习近平</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广州千年大事长廊,以50册历史书籍造型和嵌在书籍中的多媒体,展示了广州从公元前214年建城以来的139件重大历史事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打开不一样的志书,看多媒体视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趣的是书里面藏着多媒体显示屏,来看一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誌——记也《字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方志盛事,逐鹿羊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之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最早机铸新式银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乐士文丨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第一艘远航欧美木船“耆英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最早使用公共移动电话“大哥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最早建成的“西关水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第一间中外合资酒店“白天鹅宾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方志馆模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综合展区从“千年羊城·南国明珠”(城)、“海丝大港·商都传奇”(商)、“革命策源·改革先行”(政)、“人才汇聚·百业兴旺”(人)、“云山珠水·花城绿洲”(水)、“文化名城·荟萃风华”(文)、“区情纵览”、“珠三角泛珠三角视窗”八个片区全面展示了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人才的汇聚、文化的多彩和社会的和谐。</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城,商,政,人,水,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片区“千年羊城·南国明珠”(城)</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特展部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革命烈士阮啸仙烈士证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阮啸仙,广东河源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5年2月,阮啸仙领导的赣南省委机关部队被敌围困,3月6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9年阮啸仙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高怡波烈属光荣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高怡波(1898-1929),女,广东惠阳人,革命烈士。1923年初入团,1924年入党,是广东第一个女共产党员。高怡波先后任过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部长是何香凝)、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时有“女将军”、“花木兰”之称。1929年底因叛徒出卖被害,年仅31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七大代表证,鍾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6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原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9.10.20广州军管会佈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任叶剑英,付主任赖传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五羊仙观,体验千年羊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仿制的五仙观石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代五仙观旧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面仙蹟牌坊是前些年恢复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羊仙观内著名的仙人拇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货珍萃</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片区“海丝大港·商都传奇”(商)</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广货“通草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货船装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三行出口商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千年商都始于秦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唐 宋、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明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 一口通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代</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片区“革命策源·改革先行”(政)</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主革命策源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改革开放排头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货一览</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片区“人才汇聚·百业兴旺”(人)</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站到底,名人问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答题屏与大屏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政治•社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济•科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化•艺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近代广州创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詹天佑 (中国铁路之父) 冯如(中国飞机之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代广州创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东省广州市历届领导视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届市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历届市委书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7年展览用的市委领导展牌,上面还有万庆良名字,只是取走了照片,现在连名字也消声灭迹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片区“云山珠水·花城绿洲”(水)</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水环境,水经济,水文化,水安全,水民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船说 》在珠江游船上的体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过疫情期间並未开放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坐在模拟的珠江游航上,体验4D场境,荡漾在珠水云山之间。感受航身晃动时,带来的光、影、风的变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60度环幕影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景秀羊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六片区“文化名城·荟萃风华”(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骑楼场景的复原造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老字号招牌“林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陈李济药局“首创蜡丸” “百年陈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制蜡丸情景的3D激光影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打铜器商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统民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俗传统盘古王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彩陶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大典</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非常逼真的激光粤剧影视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粤剧作品</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七片区“区情纵览”</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荔枝湾畔(荔湾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流溪访古(从化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越今秀(越秀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美丽乡村万花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各区纵览数字沙盘(视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点播各区数字影视沙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南沙天后宫</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第八片区“珠三角泛珠三角视窗”</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泛珠三角合作历程</span></p> <p>广州地方志馆Logo</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3cdu713?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0px;">视频中的广州城市之窗</a></p><p><b style="font-size: 20px;">请点击链接观看精彩视频</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