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话三游

宜昌石头

<div>▲《东湖县志》 三游洞图</div><div> 黄权生:三游洞宋代峡州著名三景之一(宋峡州三景:三游洞、楚塞楼、至喜亭)。如《宜昌府志·疆域志》记载刘封城:“在府西北二十里,三游洞顶。汉昭烈帝章武初,封守宜都郡所筑。”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卷之二《山川》记载西陵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蜀江之险始此。《方舆胜览》:一名夷陵山。吴志云:陆逊破刘备,逊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即此山是也。”但真正的步骘城和步阐城并不在南津关附近。</div><div><br></div> <div>▲《东湖县志》 三游洞</div><div> 清人严思浚在游西陵山《三游洞》诗写道:蜀山如戟水如烟,脉过西陵古洞巅。出峡泉分流乍合,临崖路断势还连。鯨鼍响自林间出,鸡犬声从树杪传。元白幽踪谁接武、摩娑旧碣意茫然。平西往事几风烟,剩有荒城压楚巅。回首关山空窃据,伤心壁垒尚勾连。云开久喜狼烟净,波撼犹惊战鼓传。更上桓侯台上望,英雄竖子总纷然。(地经滇逆窃据,旁有旧台基,土人传世张飞擂鼓台。)</div><div><br></div> <div><div>▲葛洲坝开闸泄洪</div><div> 黄权生:《万方多难我重来》写得好,好好学习了。</div><div> 王念时:刚好用你7月28日拍摄的葛洲坝泄洪的照片做了那个美篇的结尾,也就前后呼应了。</div></div><div><br></div><div><br></div> <div>▲三游洞匾额</div><div> 曹宗国:三游洞不是鬼斧神工的杰作,而是人文诗意的标记。它是元白三苏的鸿痕,是迁客骚人的兴会,是古往今来文化苦旅的追踪。山不在高,足以仰止。壁不在绝,有诗文隽永。洞不在深,留先贤足迹。三游洞之游,观巫山云雨,揽三峡朝暮,闻猿鸣之悲,掬纤夫之泪,伤沉舟之痛,喜病树之春,看大江东去,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矣!</div><div> 王念时:曹老师出马,一个顶俩!</div><div><br></div> <div>▲三游洞栈道</div><div> 杨煜:年少时的印象就是学校春游的好去处,我们在这里爬上爬下,打打闹闹,却没有接受多少三游洞诗文的熏陶;大学时三游洞是带同学尤其是外地同学一起聚游玩的首选,毕竟当时宜昌拿得出手的古迹不多。那时我们已经对于三游洞的人文历史有一定了解,但毕竟阅历不多,理解不深,漫步时更多的是青年人的无拘放言和指点江山;工作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加深了对三游洞人文意义的理解,尤其是能够与那些诗文所抒发的世事沧桑、人间冷暖、哲理箴言有了共鸣。今天,人生半百,我忽然觉得山水和人一切自然而然。禅语云:起初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div><div> 王念时:精彩,这才叫印象,看了书生的感言,想起了李渔在“且停亭”里的那对名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div><div><br></div> <div>▲黑白片的年代</div><div> 方有容:儿时去三游洞,沿长江边溯江而上,跨黄柏河,过南津关。在一株巨大皂角树的树荫下休闲片刻,继续前行。走到下牢溪入长江处,过一木桥,经几栋小木屋,在屋后沿崎岖小路蜿蜒而上,在一山坳处左拐,前行十数步,就到了闻名数百年的三游古洞。洞壁上古人的遗迹石刻,十分醒目。洞内幽静凉爽,洞外满山绿树茂密,深谷中溪水淙淙,崖壁上黑灰相间的水蚀纹迹仪态万千,整个一副美妙的水墨古画。洞内洞外,相辅相成,使人仿佛进入了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意境之中。而今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心驰神往。</div><div> 王念时:老同学将三游洞形容为水墨古画,然也。宋人孙应时的诗句说得好:“木落天清岚翠开,缓将脚力试崔嵬。千年洞府烟霞外,一壑水声风雨来。”</div><div><br></div> <div>▲借意 青春的记忆</div><div> 周念宁:千年古洞三游,万方多难重来。多么励志的美篇!特别怀念十几岁时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第一次游三游洞,那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可至今记忆犹新!父亲给我讲的就是这其中的故事。后来又坐在男友的自行车后重游此洞,在溪边野餐时突遇山上放炮,大大小小的石头迎头飞来,躲避不及。幸好我们都是善良之辈,飞溅的石头在我身边呼啸而下,却未有一个砸中我!每念及此都感幸运。那时候去一趟好难,山路崎岖,路面乱石嶙峋。再后来,路修好了,只要外地来客,三游洞就是必去之地,我也不知陪游多少次,毎次都在客人友人面前详细介绍此洞的人文故事和传说。三游洞的美景和传说客人友人均赞不绝口!还有这里的长江肥鱼也是终身难忘的美食!最喜欢三游洞的广告词,大实话!如果你来宜昌,一定要来三游洞,只要你来了,保证不虚此行!谢谢作者送来的心灵鸡汤!</div><div> 宜昌石头:对于三游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回忆,谢谢周小妹的三游之情。</div><div><br></div> <div>▲现在的栈道不是原来的小路</div><div> 沈老师:记得小时候到三游洞,那要下很大的决心。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宜昌土话叫“起老旱”。经土街头、紫云宫、长江溪、前坪、南津关,最后到达下牢溪。再跨过安济桥,沿着山脚继续往里走,不久就到了三游洞脚下。站着山脚根本看不到三游洞,只是尽量仰着头可以看到一点点石栏。然后开始在陡峭的成“之”字形窄窄的羊肠小道上向上攀援。走到洞口已经是气喘吁吁了。在洞内待不了多久,又得下山返回,就这样要大半天的时间。现在好方便,车子直达洞口,但少了儿时的乐趣。</div><div> 宜昌石头:沈老师说的回忆提醒了我,应该是走土街头而不是从石板溪开始走,那是公路,我的印象沿途不是水田就是水塘,要走很久。</div><div><br></div> <div>▲张飞擂鼓台</div><div> 臧建设:我前些年带孙女第一次来她爷爷的出生地和少年时代的故乡宜昌,旅游顺序也是一、三峡大坝风景区,二、清江画廊,三是三峡人家景区。第四才是三游洞风景区。还在山洞餐厅吃了午饭,看了蹦极。可见,还是五A景区优先。最后还到小溪塔看了长江中华鲟馆,这也是宜昌旅游的精华了。</div><div> 王念时:离开宜昌这么多年,这座城市依然是你的第二故乡。想起了宋人欧阳修的那首诗句:“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div><div><br></div> <div>▲下牢溪两岸</div><div> 张玉新:三游洞是刻在我们宜昌市民心中的风景区。过去的年代,一般学校工厂搞活动,大都选择这个距城近交通便风景美的山洞。哦,我记起来,我为“一洞凌虚佛自在,万方多难我重来”苦思过,为“是谁杀害我们的同胞”热血过,为眼前的大江东去景致曾装模作样背着手学古人苏东坡吟诗过,在山脚的下牢溪春游野炊过,也在附近的山上插着鲜红的旗帜植树造林过……</div><div> 王念时:是的,那里曾经是宜昌人春游的首选地,也是年轻人放飞心情的好去处。</div><div><br></div> <div>▲鸟叔贵州草海拍水鸟</div><div> 老刘(鸟叔):欣赏美篇,学习知识!</div><div> 王念时:向你学习,希望能多看到你拍出的好片。</div><div><br></div> <div>▲借意 手拉船</div><div> 朱路:特别怀念走汉宜路到黄柏河,那个我们儿时说的“长江溪”,是村民用手拉绳索过那个溪河,坐船2分钱。</div><div> 王念时:是的,还有人值守。</div><div><br></div> <div>▲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塑像</div><div> 李明义:原来洞里三尊像是石膏的,1991年我陪一个港商去三游洞,人家建议改成汉白玉并现场掏钱。</div><div> 王念时:这次去三游洞,还看见有工匠在西陵峡口码头旁的“天下齐观”摩刻下架着脚手架用油漆复原石刻,很值得点赞。我倒觉得三游洞要开始讲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文化传承,而三游洞清朝民国以来的故事一定很有意思的。鼓动港商捐款,明义兄你也是做了件好事。</div><div> 李明义:这个港商对三游洞有特别的感情,当时从重庆逃出来后,就是从三游洞上岸的。</div><div> 王念时:看来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div><div><br></div> <div>▲宜昌江边的船只</div><div> 我们来看看一些洋人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对三游洞的描述,那种久远的回忆是我们未能看见的三游洞的另一副模样。</div><div> 【爱尔兰】宜昌海关医官韩尔礼1880年在日记中写道:三游洞峡谷位于宜昌以上10 公里的地方,靠近西陵峡口。实际上,这一条狭窄的沟壑处在152 米高的石灰岩之中,峡谷中的悬崖峭壁就成了斑羚、猴、松鼠和翠鸟的窝巢,也包括一些喜欢生长在悬崖上的植物。这里的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在峡谷中,渔夫们以其娴熟的技巧在溪口撒网捕鱼……在峡谷中,石灰石的悬崖上有一个漂亮的天然洞穴,洞穴的规模很大,进入洞口的路就在悬崖边。洞穴内有一个小小的庙宇,一个道士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5 年以上。庙里还有一口巨大的钟,在敲响钟声以后,从洞中传出去的钟声回响在峡谷的深处。</div><div><br></div> <div>▲普拉特 整装待发的客船</div><div> [英]安特卫普·埃德加·普拉特在1892年出版的《穿越中国来到冰雪的西藏》里写道:幸运的是,在宜昌停留的日子里……9月份我租了一艘带6个隔间的客船,我们乘坐这艘船驶往三游洞摩崖,它位于长江左岸,正好在宜昌峡(西陵峡)的峡口。……(一座中国)寺庙建在风景绝佳、颇具规模的天然洞穴里,它的入口处正对着一面悬崖绝壁。在这我发现了种类繁多、枝繁叶茂的报春花,叶子都散发着幽香,淡紫色的花朵一朵接一朵地绽放。一大片一大片盛开的报春花构成了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寺庙内非常潮湿,但并没有肮脏不堪,里面的住持在此生活了45年,并没有看出这对他的健康有任何影响。这里还有一个巨钟,它的声响回荡在洞穴里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div><div><br></div> <div>▲安桅杆</div><div> [美]伊丽莎·西德摩尔在1900年出版的《中国:长寿的帝国》里写道:宜昌峡(西陵峡)起点位于宜昌上方两英里处,峡谷中的江面十分狭窄,不足300码宽,江水在高达500至1000英尺的峡谷间向前奔腾9英里。两个巨大的砾岩悬崖形成了通道入口,从此通道的一面泻下的激流阻断了通往风景如画的三游洞峡谷的路口,宜昌居民在三游洞峡谷的峡口设立了一个避暑处,这个避暑处就在停泊在峡谷的凉爽的通风口处的大型的趸船上,在该峡谷的侧壁,有一座年代久远的洞穴寺庙,沿着凿在磐石上的石梯行进,通过在战争时期充当防御通道的三处隧道式拱道,便能到达神殿前面宽阔的空地,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峭壁、岩石裂缝和矮化树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中国古代风景画。在一根中心轴柱或是支承体的支撑下,洞穴成了拱形。再往黑暗处深入,会看到安放了大量镀金神像的避难所。在峭壁上刻凿有诗句和碑文,从香炉、骨灰瓮和鸣钟能判断出佛教传过来的时间。几个和尚在煮一锅浓汤,他们住在圆顶大厅一边的小房间里,这些房间其实就是一些被半照亮的陋室和洞穴,这里夏季凉爽,冬季便和西伯利亚一样寒冷。</div><div><br></div> <div>▲下牢溪边的冰厂</div><div> [英]C·约翰逊在1901年出版的《扬子江三峡:一本纪念图册》里介绍:到宜昌的旅行者,如果有时间应该想办法去游览一下三游洞这个美丽的地方。在扬子江上游5英里,位于宜昌峡的入口,步行或者坐轿子需要一个半小时。从一个在岩洞口修建的美丽如画的庙宇,游客可以向下看犹如水晶般清澈的溪水,或者向河的上游望,可以完整地看到宜昌峡。在溪流中戏水是件非常惬意的事,顺着溪谷向上走可以看到本地人的造纸作坊。……三游洞是本地人最喜欢的野炊场所。</div><div><br></div> <div>▲70年代的三游洞</div><div> 罗洪波:1970年我从外地回宜昌,到南津关江南山腰的石灰厂挑石灰,我被分在三游洞山体底下露出的一二十来米宽的石头斜坡上甩八磅锤打炮眼(离三体很远)炸石头,炸完石头等船来了再上石头。生活还不错,中午一个人三个大馒头一碗肥肠汤。一次把石头上完后没事,一位长者我们叫他祁工,上海人,偷偷叫我跟他一起上山到三游洞去看看。我们顺着江边十分陡峭的山壁上羊肠小道往上爬,爬到山腰时看到一个小窝棚里有三四个农民围着一块岩石台台在吃饭,因我们干的是重体力活,又看到他们吃金包银,就直吞涎水。上去后老祁找他们问路,并拿出一斤全国粮票换金包银吃,我当时确实认为是我从小就最爱的炒鸡蛋饭,接过碗一吃,好难吃,原来是包谷饭。要不是石头台子上的那碗稀豆豉,完全吞不下去。</div><div> 吃完饭又继续爬山,陡坡少了,山上也有几个砍柴人,有个人带着我俩到了一个小洞口,这个洞洞刚好可容一个人索(suo滑)下去。我们顺着滑下去,只见里面烟熏火燎的,里面搭有地铺,住的都是砍柴的。老祁是个高知,他看摩崖石刻十分仔细,跟他也弄懂了些碑文意思。一会儿听到轮船在拉威嘶(汽笛),老祁要我下去,我说船走还要一会儿,让我多抄些在本子上。他先下去了。等我从小洞爬上去一看,船已开走。没办法只好又回洞里。</div><div> 天很快都黑下来,他们点了盏马灯吃饭,我只好拿出一斤粮票求他们给我饭吃。同样是金包银、稀豆豉,只是多了一碗地现皮汤,汤里还放了独一片的腊肉,一长者对我说这片腊肉是不准吃的,还要留到下一餐打汤用。我在三游洞那个大厅里和他们挤在一起睡了一夜,那晚那脚丫子味实在叫人难以入睡。第二天威嘶(汽笛)响了,我沿来路下到山下,一下山就是批斗我和老祁的大会。没过几天,军代表就来把我接到了厂里,隔离了大概一个多月。后来知道是老文(文振藻,时任宜昌棉纺厂负责人)保了我。我这个“峡中樵”就是那时搞的个“笔名”。回想起来有点酸也有点甜。</div><div> 王念时:宜昌话说的滚地铺,而且是在三游洞大厅里,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洪波兄这也是学着苏东坡的,人家也有“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的经历。</div><div><br></div> <div>▲经过清理后的三游洞前厅</div><div> 罗洪波:我是在读书时在《湖北省地图册》介绍宜昌名胜中知道宜昌天然塔和宜昌三游洞的。所以70年代趁在南津关三游洞甩八磅锤之机爬上三游洞。有人讲到南津关炸石头危害了三游洞,我想这只是他们听到炮声,并没下山去看。那时正是因为了保护江南石灰场山体才过来在三游洞底下的石灰岩漫坡上靠近水边打炮眼炸的石头,离山体较远。</div><div> 我那次在洞里住了一夜,看的比较过细,除了摩崖石刻,什么都没看到。我是从江边爬上去,从大厅后的小洞溜下来到大厅的。恐怕我们这一辈很少是从南津关底下爬上山从高头小洞口溜下到三游洞大厅内的。</div><div> 沈老师:我爬过,而且还是一大群儿们。</div><div> 王念时:我是跟着人委宿舍的一帮儿们一起去的,从下面走上去的,好像还不止一次。那个从上而下的小洞,后来我儿子还钻过,他至今还有印象。</div><div><br></div> <div>▲1910年,威尔逊拍摄 山崖间的寺庙</div><div> 王念时:随着宜昌开埠,清末民初有越来越多外国的外交官、传教士、探险家、记者、军人和商人慕名来到三游洞游览,其中不少会用携带的相机拍照留念的。那个时候,这种“鬼工拍照妙如神,玉貌传来竟逼真。技巧不须凭彩笔,霎时现出镜中人”的摄影绝不是现在数码相机按按快门这么简单,有空的时候,让李志伟亲身演绎,让大家知道当年拍照的繁琐和复杂。</div><div><br></div> <div>▲1904年 下牢溪边背货人</div><div> 吕航:这张应该更早。</div><div><br></div> <div>▲威尔逊1910年 三游洞峡谷</div><div> 王念时:是的,可是威尔逊拍摄的照片质量好。</div><div><br></div> <div>▲德国刊物上的三游洞</div><div> 李明义:1914年,刊登在德国斯特拉斯新报周末艺术版增刊《看世界》(Wetschau)上的三游洞。去年我将这张照片给了符(符号)老师,他在图书馆讲三游洞。</div><div> 王念时:有些被震撼了,非常好看的三游洞牌坊,比现在的那个仿石砌的山门不知要好看多少倍。遗憾的是看不清牌坊上的字,要是有张正面近照就好了。</div><div><br></div> <div>▲日本人1925年拍 宜昌名所三游洞门 </div><div> 李明义:牌坊上写着 山水清音。</div><div> 吕航:这张就晚一点了,民国时期。我需要查查是哪本书,可能是日本的 《宜昌事情 》里面的。书比较多,记不太清了。</div><div><br></div> <div>▲1925年的三游洞</div><div> 代昊:这张也是日本人拍的,选自1926年日本出版的《亚东印画辑》,</div><div> 王念时:这张好,可以看见三游洞口及其两侧的明清古建筑。</div><div> 代昊:还可以欣赏到日本摄影师的“诗配画”,他们用的是宋代诗人苏洵的“题三游洞石壁”:“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和苏轼的“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履冷肠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雪深夜无月。”有趣的是,他们写的是苏洵的号“老泉”,如果不是对古诗词有所功底、对“后三游”有所知晓,外人恐怕就会摸不清头脑的。</div><div><br></div> <div>▲明信片上的三游洞</div><div> 李明义:本世纪初,三游洞除了洞门很漂亮,洞里也是别有乾坤,很热闹的。</div><div> 王念时:鼓边坐的应是佛道中人,那张桌边坐的是算命先生吗?</div><div><br></div> <div>▲还是在三游洞里</div><div> 代昊:给您对比一张照片。比您发的镜头稍微往左边来了一点。</div><div> 吕航:道士还是那个道士。</div><div> 王念时:就是多了几个人。</div><div> 代昊:嗯,正好可以凑在一起打麻将了。</div><div><br></div> <div>▲道人与英国皇家水兵</div><div> 吕航:由Frederick Cornman提供、1920年拍摄的这个道士的高清照片,听说这个道士在洞里搞了一辈子……</div><div> 李明义:45年。</div><div> 王念时:等一下,我查个资料。据史料记载,清光绪末年,西陵山庙由三游洞的四川张道人扩建,寺庙的山门上石匾上刻有“西陵山”三个大字,为当时宜昌著名的寺观之一,也许这个道人就是那个张道长。</div><div><br></div> <div>▲三游洞内仅存的菩萨</div><div> 何立:写的到位。</div><div> 王念时:谢谢你对“拴牛洞”时间跨度的提示。</div><div> 何立:有一段时间佛像是木头的。</div><div> 王念时:三游洞佛道都有</div><div> 何立:解放前刘道人就是道教。他姓刘不姓张,不要一说道人就姓张。当时我们大房老大就是跟他一起骗人钱财的。不过那个道人还是蛮厉害。死了用缸埋了十几年居然尸体还有弹性。后来我们三房一个堂哥砸了刘道人的缸,一家人就完全破落了,而且死很惨。</div><div><br></div> <div>▲三游洞里的法器</div><div> 代昊:三游洞原来宝贝不少。</div><div> 吕航:清朝时期三游洞里边还是蛮像样子的,祭坛、各种法器、鼓、铃铛、佛像什么的很全。</div><div> 王念时:就是照片像素太低,看不清楚。</div><div><br></div> <div>▲1936年美国水兵在三游洞的合影</div><div> 吕航:这是美国水兵。</div><div> 王念时:这群洋人水兵也是到此一游,没什么稀奇的,倒是照片左侧的那个石经幢和那个被熏得发黑的石狮子证明了原来洞里有很多宝贝的。</div><div><br></div> <div>▲三游洞内室</div><div> 代昊:从洞内往洞外拍。</div><div> 王念时:这张照片是第一次看见,可以看见在上个世纪初期,也就是三游洞的前厅里还有房屋的时候,这里俨然是个茶馆。相传这里曾经是我党的联络站,也是游客的歇脚处,更是善男信女求神拜菩萨的地方,想必生意还是不错的。</div><div><br></div> <div>▲锐化后的三游洞摩刻,“到此一游”几乎无处不在</div><div> 吕航:洞内涂鸦严重、非常严重。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上边写两笔,不知道要不要收钱?</div><div> 王念时:上面这张就是。</div><div> 吕航:这隶书写的可以啊,不像是一般的涂鸦,以前的涂鸦基本上都被清洗掉了。</div><div><br></div> <div>▲原照片注释 在宜昌的河南来的道士</div><div> 吕航:我晓得民国初年,在三游洞里面有个祭台、一口大钟、一个破鼓。</div><div><br></div> <div>▲民国初年的三游洞里的古钟</div><div> 沈老师:记得三游洞里面有一口悬挂着的大钟,钟口离地面约半米左右,上面满满的刻着人名。还有天钟地鼓,天钟大约在耳洞附近石壁,地鼓在洞的中间。但我去过若干回,都没有感受到。现在有人撰文说天钟地鼓在江南龙洞。我也搞糊涂了。</div><div> 吕航:清朝时期三游洞里边还是蛮像样子的,祭坛、各种法器、鼓、铃铛、佛像什么的很全。到民国就慢慢不行哒,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保命要紧,估计人心惶惶,城里人也没几个跑去拜佛的……</div><div> 王念时:刚刚翻了翻以前的日记,曾经有朋友说敲过那钟,可惜如今无法证实了。</div><div> </div><div><br></div> <div>▲大钟的近照</div><div> 沈老师:50年代还在,我还敲过的。</div><div> 孙波:早就敲成几大块,已化成铁水了。</div><div> 王念时:可能吗?</div><div> 孙波:民国时期还在,解放后就没有了,肯定是敲碎炼钢铁了。</div><div> 罗洪波:我70年去时就沒看到。</div><div> 孙波:那就是被炼了。</div><div><br></div> <div>▲三游洞后室</div><div> 王念时:有传说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div><div><br></div> <div>▲三游洞前厅</div><div> 王念时:也有传说,前厅石壁顶部有一形若悬钟的奇石,用石子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声如鼓。所以有“天钟地鼓”之说。更有人指出:前厅“洞天石古”下为钟,下方圆石为鼓。</div><div><br></div> <div>▲摩刻 洞天石古</div><div> 王念时:正确答案是:摩崖,简称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山水洞泉浑然一体,楼台亭廊交相辉映,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三游洞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div><div><br></div> <div>▲白居易、苏轼碑刻像</div><div> 王念时:三游洞很早就有人管理,比如宋代的苏轼就有:“游洞(三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之语:“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就是原来的那些道人与和尚进驻三游洞的历史不知从何时开始,无论是超明的《宜昌佛教的变迁》或是《湖北道教史》都查不出起源。</div><div>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在《黔南道中记》中有“傍崖寻三游洞,绕山行竹间二百步许,得僧舍,号大悲院”的描述,也有“尝有道人宴居,不耐久而去”的记载。看来很久以前,为文人墨客服务,接待各路名人就已经是三游洞的佛道两教的道人与和尚主要活动内容了。</div><div><br></div> <div>▲会议志耻</div><div> 王念时:不过所谓“道教乱世救世、盛世封山;佛教乱世闭门,盛世出山”的说法在三游洞似乎行不通,抗战期间、宜昌沦陷之前,三游洞就被仓促转移到这里的湖北省政府征用,佛道之人被遣散。直到解放后七十年代后期,才迎来三游洞的另一次提升和加强。</div><div><br></div> <div>▲西游记?</div><div> 沈老师:菩萨神像解放后还有,我亲眼所见。我这辈人很多可以证实。</div><div> 彭翔华:三遊洞那些石墩也是原有的。我第一次去三遊洞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菩萨没有了,里面住满了民工,修八二七大桥的。</div><div><br></div> <div>▲一位老和尚的墓碑</div><div> 权觉荣:读了石头的文章,让我想起一件事:某年在张家界与贺龙元帅合影后便下山了。走到半山腰,被两个非僧非道的人拦住,说我骨秀貌清非凡夫俗子,硬要免费给我看相,于是就让他看吧,反正我也要休息一会儿。他们突然说:“你本是贵人之命,只可惜做了毁佛灭道之事。可惜了,可惜了,如今减了许多福气啊。”</div><div> 后来我回忆,停课闹革命时,和几个邻居去三游洞玩,在洞内有几尊青石雕的老爷儿。由董裁缝的大儿子(六十岁肺癌死了)带头,把老爷儿推下山去。老爷儿在半山腰把石头撞破,石头如天女散花一样好玩。于是又推了一个下去。山下有人喊:“小心砸着人了,快派民兵来呀!”于是我等从后洞口下了山。这个恐怕是减福分的事吧。非僧非道的两位说:从今往后行善积德可保长寿无灾。我赶忙把钱下山了。真的!</div><div><br></div> <div>▲荼毘偈</div><div> 罗洪波:醍醐灌顶。年轻时我曾爬上伊河边的龙门石窟大佛顶上用钉子刻了”河溶人到此一游"。所以河溶古镇繁华不在。</div><div><br></div> <div>▲三游洞内室,注意照片左侧的石墩</div><div> 李增辉:这种正方形墓碑,感觉宜昌少见,原来三游洞中深处还藏着好多墓碑。</div><div><br></div> <div>▲1904年由宜昌邮局发行的德国明信片 二十世纪初的三游洞</div><div> 王念时:上面这张照片的发现无疑是这次《谈天说地话三游》最大的收获之一,谁会想到在我们印象中原来那个香烛摇曳、香烟缭绕、朗经声不断的三游洞的大厅里居然会变成素餐馆!既然头上的辫子犹在,定是大清国无疑,聚餐者个个身穿棉长袍、青色绸面马褂、脚蹬两块瓦的棉鞋,定是冬季无疑。照片左侧暗处站着一短衣打扮之人,无疑是随行仆从。</div><div> 其中有矮胖与高瘦者手拿水烟袋,这是当时的时髦;从石桌上摆放的筷子上看:一桌六个大人带一拿着铜酒壶欲给各位长辈斟酒的孩子。看不清桌上碟子里的菜肴,不知是不是会有寺庙素餐馆常见的豆腐千张、油炒小青菜,还有宜昌的炕土豆、虎皮广椒、粉丝和下酒的炒黄豆,下饭的稀豆施。</div><div> 不过还得数那两个坐在旁边一个高脚茶几边猜拳喝酒的大老爷们最潇洒,不要菜,光拼酒。从脸上表情上看,坐在上方石礅上的那位满脸带笑,一定暂时领先。从他们的手势上猜测,划拳的酒令无非就是“一心敬,哥俩好,三桃园,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之类的。</div><div> 有朋友对高脚茶几中间搁板上的那个似圆非圆、似方非方的物件很感兴趣,大胆猜测是电饭煲,差点没把人笑死。别说当时三游洞没电,那年代也没这电气化的产物吧。不过,不知道那个时代,在三游洞吃素餐,会不会也有现在香客在寺庙里吃饭时的那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不管第一碗吃多少,一般吃完一碗后,最好再添上一些饭,这叫“添福气”。</div><div><br></div> <div>▲去往三游洞的路</div><div> 李明义:前往三游洞既有水路,又有旱路,这张照片的特点是两条路都可以看到。</div><div><br></div> <div>▲德国人柏石曼1909年拍摄 灵官殿</div><div> 代昊:在1934年10月的《宜昌到重庆》一文中,对三游洞是这样介绍的:</div><div> 三游洞,距宜昌城西北十五里,有名之胜迹也。水陆均可到达。路线宜由南津关沿山上行,过玉井口。玉井系洞中一天然深壑,黝黑不能见底。以石投之,铿然作金石声。上望西陵峡,山重水复。过安济桥,拾级而登,有灵官殿。昔有张飞擂鼓台,今已废圯。向左行数十步,即为三游洞庙门。有石刻三游洞大字。洞门有二,小者须匍匐攀援而入,其他一门,则广圆如城扉,中供佛像。洞顶空圆如悬磬,名曰“天鈡”,以足顿洞之地,其声蓬蓬,名曰“地鼓”。均天然奇迹。</div><div><br></div> <div>▲照片标注 海关的客船在三游洞</div><div> 代昊:《宜昌到重庆》一文对三游洞接着介绍:(三游洞)洞前有小屋可憩,凭窗俯望深涧,清流淙淙,风景幽邃。沿溪向北行,四面均绝壁高耸。回瞰三游洞,高悬半壁,下临千仞,令人危怵。溪边有土法造纸厂一所,利用水力发动,略可参观。沿溪而返,仍至安济桥,其溪名下牢溪,出会大江。</div><div><br></div> <div>▲《东湖县志》 三游洞 </div><div> 代昊:安济桥原来叫通远桥,这是绘图。</div><div><br></div> <div>▲通远桥</div><div> 李明义:我今天找到这张照片,下面的文字写着:峡口附近的路边小桥,是入口处的小桥,肯定是下牢溪。</div><div> 吕航:这是通远桥的照片。</div><div> 王念时:高桥墩、高桥身,肯定是方便洪水季节行船。</div><div> 吕航:清朝的时候船是能够进入下牢溪的。</div><div><br></div> <div>▲这是另一角度拍摄的通远桥</div><div> 代昊:大家注意看,桥上还有电线。</div><div> 王念时:你不说,我还没发现呢。难道是山下的冰厂的发电设备?</div><div><div> 吕航:哪里有电线啊?美孚冰厂应该是柴油发电机,或者煤油发电啊。我觉得不大可能是电线,这也太高了,超出了当时的施工极限了,这个可能是底片上的划痕。</div><div> 李明义:电线不会架这么远,这么高。</div></div><div><br></div> <div>▲威尔逊1910年拍摄</div><div> 代昊:注意看上面这张照片上,真的有电线和电线杆。而且我怀疑威尔逊拍的这个就是下牢溪口子。</div><div> 吕航:服了!还真是有。</div><div> 李明义:真是电线啊!</div><div> 王念时:我的天,还真的是电线呢!!</div><div> 吕航: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干什么的电线?</div><div> 代昊:5G覆盖。</div><div> 吕航:难道是德国人别墅的用电的电线?</div><div> 王念时:想了一下,肯定不是从城里牵来的,一个是从城里牵来成本太高,一个是城里到一九二几年的时候才有了电灯公司。</div><div> 李明义:关键是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div><div> 吕航:通远桥这照片拍摄时间很早,早于威尔逊。是戴维森传教士搜集(不能确定是其拍摄),而且时间跨度也大。</div><div><br></div> <div>▲还是威尔逊1910年在宜昌近郊拍的</div><div> 老刘(鸟叔):我认为那是电话线杆和电话线。如果是输电线路,有动力设备的应该是三相四线 ,单用照明是两根线路,但是输送距离有限。根据线杆和绝缘瓷瓶的形状,也像通讯线路。个人己见,供参考。</div><div> 代昊:是的,我估计是电报通信线。</div><div> 李明义:也很可能是通讯线路,比如当时川江航运的电报站。</div><div><br></div> <div>▲《宜昌大事记》1929年</div><div> 吕航:这个冰厂后来卖给了宜昌本地人做冰棒了。</div><div> 代昊:三游洞冰厂的广告最后一句话:生产菊花牌冰棒!味道好极啦。</div><div><br></div> <div>▲原照片说明 由下牢溪往外望,桥内清溪碧绿,桥外江水橙黄</div><div> 代昊:这照片刊登在1932年《旅行杂志》第8号-第33页,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这是下牢溪。</div><div> 吕航:是的,昨天我也发了这个图,这座桥此时已经被搞成砖混结构的,名字也变成安济桥了。</div><div><br></div> <div>▲借意 乡村古桥</div><div> 沈老师:三游洞下的场景我至今印象深刻。爬三游洞必过下牢溪上的安济石桥,夏天我们游过去。下牢溪北岸是一片开阔地,有茶馆、餐馆、供销社,很热闹,特别是夏天,人很多,爬洞的,游泳的多是儿们,坝坝上躺着坐着喝茶的,喝酒的多是大人。下牢溪上绝对有座桥,叫安济桥。那时到三游洞如果不是游过下牢溪,就必须过那座桥。</div><div> 彭翔华:下牢溪桥有,1971年12月,我还在桥旁小食店吃过饭。南津关在葛洲坝工程建设之前一直是荆州大堤取石点,当时叫运蛮石。</div><div> 罗洪波:这座木桥我依稀记得,我后来也从市内走过来几次。我现住葛洲坝坝这边,还在寻觅还原当年田原风光记忆,到三游洞要过两个沟。长江溪记不得了,似乎是走过去的?下牢溪是有个木桥。</div><div> 沈老师:我的印象是石桥,也可能是木桥。长江溪就是现在的黄柏河,枯水季节的确可以走过去。</div><div><br></div> <div>▲1934年的安济桥</div><div> 王念时:上面这张照片是李志伟在三峡影像公众号刊登过的一张老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一九三四年的春天,四月六日第四次游三游洞,摄于安济桥。</div><div> 李志伟:群里这两天很热闹,还在外面跑,一直开车,有空了学习各位老师的讨论。三游洞照片我还有两张民国时期的,可以提供给王老师。问了一下,三游洞安济桥等几张照片,阎老师答应可以提供给你用。</div><div> 王念时:要是你能发几张照片就好了。</div><div> 李志伟:最近三峡影像转发的群里几位老师的作品影响力很大,不光是宜昌,在国内外都有反响,因三峡影像和搜狐等知名媒体是联动的,文章扩散到全国,很多留言就是感谢作者的无私敬业。</div><div><br></div> <div>▲短暂存在过的下牢溪桥</div><div> 王念时:有人发我一张老照片,说是老下牢溪桥,后来修宜莲公路,因为考虑到葛洲坝蓄水,才又修了后来的那座桥,照片上的这座桥有人说是炸掉了,有人说是在水里。反正没印象,不敢用,放在电脑里,发给大家看看,鉴别一下。</div><div> 沈老师:好像是。</div><div> 罗洪波:王兄发的这个桥是修坝以前的,以前外地粮食部门来人,我参加接待都是下桥后还要爬半天山,很累。</div><div> 沈老师:这座桥肯定是葛洲坝截流前的,那时下牢溪枯水时就是个水沟沟,夏季长江水倒灌才有点像溪河。截流后水位抬高二十米,桥当然不复存在了。</div><div> 彭翔华:可能不是这座桥。那时候的下牢溪没有这么大的水,桥也不会这么长。石桥是三孔,五孔,记不得了,总之,很小一座桥。旁边的饭铺是平房,下面好像是石砌的,上面是木结构。</div><div> 罗洪波:原来的很小的桥似乎还要在靠外一些。小桥流水,也不是这个桥的位置。这个桥是建葛洲坝时建的,现在的是不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建的?小桥因几次过都没在上面停留,记不住了,好像是木桥,似乎从板缝可见溪水。已记不得了。</div><div> 王念时:各位老师,问过三三〇的朋友,证实我上面传的那座桥的确是下牢溪桥,是和原来建在长江溪口那座老桥在葛洲坝开工以后新建的,最后两座桥都被炸毁的原因都是因为蓄水后因为桥的内空不高,无法行船。那张照片就是蓄水后,炸毁前拍的。</div><div><br></div> <div>▲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下牢溪老桥</div><div> 沈老师:手打码字转录四维的《下牢溪口话桥》来解疑答惑。</div><div> 以前人们去三游洞玩,往往是出城之后,绕镇境山,过长江溪,沿前坪的田间小道而行,过了南津关,不远处就是下牢溪了。那时,溪上架有一座石拱桥,据当地的老者讲,桥是清朝同治年间修的,名叫“安济桥”。原来桥头还立有一块石碑,记述了建桥的时间和经过。每当人们从桥上经过,“往来相属如坦途”,或是伫立碑前的时候,便自然会想起三游洞庙里那位叫作弥光的僧人,要不是他行善事,募捐修桥,真不知有多少游客和行人会“惆怅踉跄而返”。尽管当时桥上的“阑槛”和“簷瓦”后来都没有了,但是它带给人们的“去濡裳待渡之苦,就砥平矢直之逸”,却是后人所不会忘怀的。</div><div><br></div> <div>▲航拍三游洞 下牢溪入口码头就是原桥处</div><div> 其实,“安济桥”并非下牢溪口最早的桥梁。溯其渊源,恐怕要追溯到八百年以前。溪口左岸峭壁上镌刻的《通远桥记》,就详细记述了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峡州知州查庆之修建通远桥的经过。其桥以“修木而架之”,“飞势¨空,宛如虹渡,凡五十四尺,横广一丈,构竹屋而覆之,欲其难朽也。署曰‘通远桥’。”对于桥的形制、式样、长宽及用材亦有详尽的说明。自是“遂使往来者绝其阻艰”,“故马不踠足,人无留行”。当时对于沟通夷陵城西北的陆路交通,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在地处偏远,尚为小州,“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的峡州,应该说是一项颇具规模的工程。</div><div><br></div> <div>▲2019年建成的下牢溪大桥被命名为三游洞大桥</div><div> 遗憾的是,由于“绵历岁月”,通远桥早已不见踪迹,安济桥也已为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八0九厂命名位“一号桥”)所代替,而且在葛洲坝工程蓄水前夕,“一号桥”已被炸除,没于水中。如今,在下牢溪口两岸,只有“苍崖峭立”,“临流数仞”的景象依旧,而“淙流悍急,砯崖裂石,腾突下注”以及“虹腾桥雪喷,势若雷霆”的惊险景象再也不会出现了。旧时建桥之处,现在已经改作游艇码头。水面上微波轻泛,青山绿水相映,给人以恬静、优雅的感觉。当人们在这里尽兴游玩的时候,也许很少会有人再想起通远桥、安济桥来,但是作为历史的陈迹,它们却将永远留在宜昌人的记忆之中。</div><div><br></div> <div>▲朋友转发</div><div> 吕航(转发):三游洞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div><div> 张玉新(转发):三游洞是刻在我们宜昌市民心中的风景区。</div><div> 朱路(转发):笔友“宜昌石头”又一新作,值得品读,我已收藏。</div><div> 孙波(转发):王念时老师新作“万方多难我重来”,立马就震撼了我。</div><div> 黄权生(转发):朋友佳作,万方多难。</div><div> 罗洪波(转发):光看王老师念时兄新作“万方多难我重来”,立马就震撼了我。在18路公交车上一口气读完。</div><div> 李明义(转发):妙境之地三游洞。</div><div> 黄校长(转发):宜昌四中校友王念时美篇中的三游洞。</div><div> 王新(转发):这好。</div><div> 郑伟明(转发):万方多难。</div><div> 晓玲:(转发)好文分享。</div><div> 小欣(转发):分享。</div><div> 小柯(转发):好文值得分享。</div><div><br></div> <div>▲远望峡江</div><div> 用了各方慷慨提供的近七十张照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老照片,给各位客官展示了三游洞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沧桑之变,从下牢溪桥梁的演变试图说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其中所采用的资料来源太多,就不逐一列举了。这篇文章汇集了炎黄文化、宜昌往事、老照片、红色文化、经济科技专委会和初一六班的许多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算得上是一次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div><div><br></div> <div>▲鸟叔摄于墨西哥海湾</div><div> 以在拙文出场的顺序,感谢黄权生、曹宗国、杨煜、方有容、周念宁、沈老师、臧建设、张玉新、老刘(鸟叔)、朱路、李明义、罗洪波、吕航、代昊、何立、孙波、彭翔华、权觉荣、李增辉、李志伟、阎永贵等对拙文的大力支持;也祝愿宜昌有更多和我们一样在老照片中寻找故事、在资料中寻找真实的文史爱好者,愿我们都和照片上这只华丽军舰鸟,看准目标,空中俯冲,一头扎下去,总会有收获的。(202008)</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