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奇想录——乌有镇历险记》

joan

<p>《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p><p>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p> <p>《山海经》记载的极具神秘感奇异怪兽让读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时候的生态环境和古人对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象。</p> <p>穷奇</p><p>【原文】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虎,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p><p>穷奇</p><p>【译文】</p><p>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虎,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吃人。</p> <p>凤凰</p><p>【寓意】吉祥</p><p>【原文】 南山经卷一</p><p>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p><p>【注释】</p><p>①凤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据古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p><p>②膺(ying):胸。</p><p>【译文】</p><p>丹穴山,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义”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 “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从容,常常是自个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p> <p>九尾狐</p><p>善变化,蛊惑。常用其婴儿哭泣声引人来探也。</p><p>【原文】</p><p>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蚕食)人;食者不蛊。</p><p>【译文】</p><p>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够吞食人类,但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p> <p>蛊雕</p><p>【原文】</p><p>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p><p>【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p> <p>蠃[luǒ]</p><p>【原文】</p><p>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p><p>【注释】</p><p>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p><p>【译文】</p><p>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p> <p>孰湖</p><p>【原文】</p><p>崦嵫之山①,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嗜好举人,名曰孰湖。</p><p>【注释】</p><p>①崦嵫之山:即崦嵫山,神话传说是太阳落入的地方,山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p><p>【译文】</p><p>崦嵫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马的身子而鸟的翅膀,有人的面孔而长着蛇的尾巴,很喜欢把人抱着举起,名称是孰湖。</p> <p>驳</p><p>【原文】</p><p>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p><p>【译文】</p><p>中曲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称是驳,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避战争(因为汉语有多音字,所以有人认为他可以统御军队,饲养它可以防止兵器所伤)。</p> <p>冉遗鱼</p><p>【原文】</p><p>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①,可以御凶。</p><p>【注释】</p><p>①眯:梦魇。</p><p>【译文】</p><p>英鞮山,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头和六只脚,眼睛长长的像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觉不做恶梦,也可以辟凶邪之气。</p> <p>鵸鵌(qi tu)</p><p>【原文】</p><p>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厌①,又可以御凶。</p><p>【注释】</p><p>①厌:通“魇”,梦中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p><p>②鵸:特异、稀罕的鸟。鵌:路边的鸟。通“涂”。“鵸鵌”在先秦时代不是鸟名,它表述的是“鸟的生态特征”, 因之为名。</p><p>【译文】</p><p>翼望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三个脑袋、六条尾巴并且喜欢像人一样笑,名称是鵸鵌,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恶梦,还可以辟凶邪之气。</p> <p>讙</p><p>【原文】</p><p>翼望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①,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②。</p><p>【注释】</p><p>①夺:竞取,争取。这里是超出,压倒的意思。</p><p>②瘅:通“疸”,即黄疸病。中医将此病症分为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认为是由湿热造成的。</p><p>3讙: 1.喧哗。通"欢"。喜悦。</p><p>【译文】</p><p>翼望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野猫,只长着一只眼睛却是三条尾巴,名称是讙,发出的声音好像能赛过一百种动物的鸣叫,饲养它可以辟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p> <p>神灵帝江</p><p>【原文】</p><p>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①,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②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③。</p><p>【注释】</p><p>①囊:袋子,口袋。</p><p>②浑敦:用“浑沌”,没有具体的形状。</p><p>③帝江:即帝鸿氏,据神话传说也就是黄帝。</p><p>【译文】</p><p>天山,山里住着一个神,形貌像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沌沌没有面目,他却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p> <p>毕方</p><p>【原文】</p><p>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①,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②。</p><p>【注释】</p><p>①毕方:传说是树木的精灵,形貌与鸟相似,青色羽毛,只长着一只脚,不吃五谷。又传说是老父神,形状像鸟,一只脚,两只翅膀,常常衔着火到人家里去制造火灾。</p><p>②讹火:怪火,像野火那样莫名其妙地烧起来。</p><p>【译文】</p><p>章莪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p> <p>狰</p><p>【原文】</p><p>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p><p>【译文】</p><p>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狰。</p> <p>胜遇</p><p>【原文】</p><p>玉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鹿,见则其国大水。</p><p>【解释】</p><p>胜遇1.古代传说中的鸟名。</p><p>【译文】</p><p>玉山,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通身是红色,名称是胜遇,是吃鱼类的,发出的声音如同鹿在鸣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发生水灾。</p> <p>鸾鸟</p><p>【原文】</p><p>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①而五采文,名曰鸾鸟②,见则天下安宁。</p><p>【注释】</p><p>①翟:一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也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p><p>②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p><p>【译文】</p><p>女床山,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称是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p> <p>鹿蜀</p><p>【出自】</p><p>《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p><p>【原文】</p><p>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p><p>【注释】</p><p>①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p><p>【译文】</p><p>杻阳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红色的,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名称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p> <p>狌狌(xīng xīng)</p><p>【原文】</p><p>南山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有兽焉,其状如禺①而白耳,</p><p>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②,食之善走。</p><p>【注释】</p><p>①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p><p>②狌狌:传说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p><p>【译文】</p><p>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猕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称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p> <p>长右</p><p>长右:或引做“长舌” ,与狌狌、举父均属于猿猴类。长右山出此首,所以以山命名。</p><p>【原文】</p><p>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p><p>【译文】</p><p>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p> <p>狸力</p><p>柜山,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①,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②。</p><p>【注释】</p><p>①距:雄鸡、野鸡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指鸡的足爪。</p><p>②见:同“现”。县:这里泛指有人聚居的地方。</p><p>【译文】</p><p>柜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而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见到它的地方,地面多起伏,所以猜测狸力善于挖土。</p> <p>猼訑(bó dàn)</p><p>【原文】</p><p>基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p><p>【译文】</p><p>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多奇怪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长在背上,名称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恐惧心。</p> <p>夸父</p><p>【原文】</p><p>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②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p><p>【注释】</p><p>①景:“影”的本字。</p><p>②逮:到,及。</p><p>【译文】</p><p>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的耳上穿挂着两条黄色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蛇,名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而夸父不衡量自己的体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光影,直追到禺谷。夸父想喝了黄河水解渴,却不够喝,准备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未到,便渴死在这里了。</p> <p>  《山海奇想录》之乌有镇历险记(少年中国成长系列)是作家寻麦创作的长篇幻想童话。(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得主全新力作,手绘插图版,东方幻想童话小说佳作)</p><p> 这是一本细腻、柔软,满载童心童趣的好书。寻麦凭借妙趣横生的想象力,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个个带有鲜明中国元素,从《山海经》里走出来的可爱妖怪们。通过他们奇妙的经历和冒险,向小读者们传递了爱、温暖、善良和感动。</p><p> 乌有镇并非“子虚乌有”,它应该真真实实的存在于每一位小读者的内心世界中。那是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更是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唤醒和探寻。</p><p>———蓝钥匙(儿童文学作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