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火车站——逝去的“背影“》

志诚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逝去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志诚 2020年8月10日</p><p class="ql-block">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初中语文课上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背影》,当时都能背下来。</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父亲母亲在上海北站送我到南京工作,火车开动后目睹父母俩踽踽而返的背影,我也曾忍不住淌下了眼泪。人啊!为什么背影让人特别感动?对心灵的冲击特别震撼?</p><p class="ql-block">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发生地就在浦口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张在浦口火车站的背影照,那是多年前儿子在月台上为我拍的,我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儿子在浦口火车站给我拍的背影照)</p> <p class="ql-block">  照片现在已无法复制,一块"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的告示牌挂在浦口火车站传达室窗口上方。</p><p class="ql-block"> 逝去了,朱自清的《背影》,逝去了,浦口火车站的"背影",那饱含苍桑的背影呵!</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浦口火车站与当时全国最长的津浦铁路同时开建,是连接平津冀、魯豫皖等11省的重要枢纽,中国近代许多重要事件均发生在此。</p><p class="ql-block"> 1929年,国父孙中山先生灵柩从北平运至浦口火车站,在车站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后,再从浦口码头过江,沿那时的中山大道出中山门安葬在中山陵。中山陵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天游人如织。谁还会想起浦口车站广场正中的"中山停灵台″?原件台基四周还刻有"三民主义"、"天下为公″及总理遗嘱等内容的,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连接浦口码头和浦口车站的人性化雨廊保存较好,精致的花纹样式突出典型的民国风貌,是浦口火车站标志性建筑。这里曾被遗忘了多少期盼的眼神,多少无名的泪水。而今长廊悄然无声,抬头只见燕归窩。还记得《情濛濛雨濛濛》里的依萍和书桓吗?还记得《金粉世家》里的金燕西和冷清秋吗?从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见证他们爱情的浦口车站长雨廊。</p><p class="ql-block"> 有着复古拱形门的小楼就是当年售票处,想必朱自清父亲的那张站台票就是在这小窗口买的吧。如今木质门窗已经朽烂,墙上贴滿乱七八糟小广告,只有八十年代装上的"售票处″三个行书字体依然醒目。</p><p class="ql-block"> 缕缕阳光透过花墙洒进被封的检票口,那里曾经是排队拥挤、熙熙攘攘,现在地上笼盖着厚厚的灰尘,里面结着许多蜘蛛网 。</p><p class="ql-block"> 行李包裹提取处上晃着旧式的搪瓷路灯罩,接待小窗口仍是当年旧模样。几十年前有多少小包小裹,曾在这里进进出出,我家里一只小脚箱就是五十年前从上海托运到南京的,现在成老古董了。</p><p class="ql-block"> 车站的食堂招待所已落字掉漆,陈旧的红砖墙、七零八落的老木窗,让我想起当年进厂第一天,拿着搪瓷碗在厂食堂窗口问打菜阿姨:洋花罗卜是什么罗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在浦口火车站周边小路上,多是车站的附属建筑,如贵宾楼、高级职工宿舍、旅社、车务段等,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怀旧的既视感,摇摇欲坠的电线、蒙尘的门窗、开裂的石板路、斑驳脱落的墙皮……虽经世纪洗礼,房屋都已破败残缺,但原汁原味的民国痕迹依然处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是全国唯一完整保存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站,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国人站台前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即将改造成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国风情园。周边开始拆迁,大部已搬走,现住户寥寥。</p><p class="ql-block"> 目睹"背影"渐逝的火车站,心中莫明升起离人的惆怅,唏嘘与感慨,瞬间让人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自清《背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