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美丽乡村之二十二~~谷圆村

闽北莺歌

<p>  巨口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馀庆、谷园、上埔、村头四村为国家级传统村落,还有7个省级传统村落,古厝共有600多座。</p> <p>  2019第二届延平乡村艺术节由巨口镇四个乡村联合举办,活动海报通过微信朋友圈轮番转发,当我看到艺术节总策划之一是阮仪三教授时,激动地决定要去看看,阮教授在80年代的大拆大建中,四处奔走出面急呼才保住了平遥、凤凰等古城古镇,当年闽北和平古镇的开发和保护,请的正是阮仪三教授团队。</p><p> 艺术是如何激活乡村?我的心早己经被撩拨得蠢蠢欲动。</p><p> 开幕式前一天我们团队忙着联系乡村饭店,无奈活动火爆几个乡村午餐都预定不到,幸亏艺术节活动持续1个月,12月15日星期日,我们终于迎着温暖的阳光出发了。</p> <p>  一入村口就看见一凉亭,建筑呈谷字,建筑很好地融合村名,让人一眼就记住村名。</p><p> 麻进作品,利用木材,独创立体文字造型,是谷园村地标性建筑。</p> <p>  乡村艺术节主会场,活动主题鲜明“艺术激活乡村”。</p> <p>  村口有一方水塘,平静的水池正中塑着一尊鲤鱼,呈跳跃之势,年年有余寓意不错!</p> <p> 谷园村是个小村庄,却拥有宽大的广场供村民活动。</p> <p>  走在干净整洁充满艺术氛围的村子里,个个如释负重,笑靥如花心情好到爆!</p> <p>  “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村中孩童骑牛玩耍,孩子们歌声和笑声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深深唤起我们沉寂己久的童心。</p> <p>  彩绘牛充满喜感,我们象村里孩童一样围着玩耍,左拍右拍收获成串喜悦。</p> <p>  古厝边,这件雕塑作品记录下孩子玩耍的场景,小孩前后推着大酒缸,动作天真调皮,灿烂的笑容写在孩子脸上,作品传递出的快乐和童真很打动人。</p> <p>  周冬梅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民宿正在装修中,周冬梅剪纸几个字特别醒目,不仅对自己做了的宣传,也加强了游客对浦城剪纸的了解,等民宿建好,我定要住上一宿,喝喝茶,学习剪纸,想想真美好。</p> <p>  村中惟妙惟肖的剪纸艺术。</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金谷园展馆</span></p> <p>  金谷园是座展览馆,入口墙上挂着十几面闪闪发光的牌子,这些教学基地让村庄显得与众不同又充满艺术气息,彰显古厝生态银行活力。</p> <p>  门面虽小却是个大宅子,古民居呈二层结构,十分宽敞,分成几块展区,其中一块展示民间手工艺品。</p> <p>当地清代竹编,设计精巧,技艺精湛。</p> <p>编有喻香秀名字的竹篮,曾经是她的嫁妆吧。</p> <p>  另一块展区展示周冬梅剪纸艺术,剪纸内容多含有吉祥富贵寓意。浦城剪纸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法细腻,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p> <p>  满载而归的渔家姑娘,飞扬的小辫,一路奔跑的小狗,利用剪纸的对称技法很好地衬托水边倒影,我最喜欢这幅剪纸了。</p> <p>  走上木楼梯,伴随咯吱咯吱声转身到了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古民居模型,直观的立体摸型,详细的文字介绍,让人对当地古民居构造一目了然。</p> <p>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驸马厝,占地三千平方米,驸马二字充满神秘感,想都不用想这是一座有故事的老宅。</p> <p>  驸马厝立体模型(1:60),房屋细部透着精巧细致。</p> <p>下新厝(1:50)</p> <p>油坊厝由正厝和横厝两部分构成。</p> <p>  穿过立体模型展区,前方是中外艺术家及其作品简介,其中不少作品还是由武夷学院师生参与创作完成。</p> <p>  艺术家罗永进创作的龙喉锁匙,带有一种宗教仪式感,隐约有些藏地风。</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谷园街市</span></p> <p>  走出金谷园展厅,就来到谷园街市,谷园村本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但一走进谷园街市仿佛进入一个立体展台,村中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与乡村古厝完美结合,不时给人带来意外惊喜,阵阵冲击。</p> <p>  转个弯就看到这座明清建筑,建造精细,采光极好。这座原本荒废的古民居经修葺现改造成乡村工艺馆,显得既古朴又现代。</p> <p>  谷园茶坊兼作美术工作室,村民及游客可以自由创作,分享创作体会。用艺术激活乡村,打造乡村旅游绘画创作。</p> <p>  让村民与游客共同参与的扎染工作坊,能让游客融入当地生活又享受艺术创作,是个很新颖的模式。</p> <p>村庄一角</p> <p>  村中小巷搭配五彩的卡通涂鸦墙,充满童趣,让人欢喜!</p> <p>土墙与桃林,乡村是一片有希望的田野。</p> <p>奔跑的肥猪,富足美好的象征。</p> <p>幸福的人们。</p> <p>如此另类的晒秋,那一刻仿佛置身篁岭。</p> <p>当地土特产通过艺术展示,体现红红火火好日子。</p> <p>莲蓬造型倒是很妥贴地表达闽北产莲。</p> <p>转动的水车,奔腾的流水,奏响乡村乐曲。</p> <p>麻进钢管作品《银龙山》,一只盘旋昂首的巨龙。</p> <p>  谷园村有不少明清古民居,村中每座古民居都有介绍,拯救古民居,乡村换新颜。</p> <p>  村中主要建筑之一就是这座谷园红酒坊,据介绍此地原来还是反清复明的活动场所。</p> <p>  据说起义的后人就是根据门楣上的太极八卦图来认祖归宗的。</p> <p>  酿酒坊属清初建筑,宽敞明亮,重新装修后,透着古朴又现代气息。</p> <p>  墙上各种文字的表达,都不如给游客来一杯当地米酒尝尝,将来这个酒坊的商业价值可以继续挖一挖,个人之见啦😄</p> <p>  青花碗围墙有点味道。</p> <p> 二面酒缸墙造型并不同,但都很好突出酒这个主题。</p> <p>  闽北民间制酒流程用画表达,饮食文化需要传承,也容易传承,毕竟吃货很多。</p> <p>  酒坊里自寻其乐玩着抢人游戏,纪念到此一游。😂</p> <p>  稻谷飘香,粮谷满仓,又是一年好收成。闽北作为主要产粮区,这幅作品很好表达出闽北农民对稻谷丰收的期许。</p> <p>  一排闪闪发亮的牛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我想不明白,打心底不是很喜欢。</p> <p>  有的作品寥寥几笔却很出彩,比如这幅:巧妙利用电线的走势,呈现一只荡秋千的小猴,活泼极了,构思真巧妙!</p> <p>  这座土屋前的艺术作品叫《谷园云海》,一根根细麻绳上串着成卷的蓝色布块,云海我实在联想不到,倒是鞭炮更直观😂</p> <p>  土墙角,几只爬行的壁虎神态各异,我们远远走来开始它们并不起眼,一旦走近,活灵活现的壁虎给人带来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哇哇!艺术让人愉悦!</p> <p>  《喵》系到作品,我特别喜欢,黑白二只猫刻画传神,村中不少古厝显著位置都有猫咪,动作神态各异。</p> <p>  土厝屋檐上悬挂着二条鱼,利用农家低矮的土墙,二只黑白塑胶猫盯着挂晒着的鱼干,一只眼巴巴望着呈垂涎欲滴样,一只弓着身子呈捕食之势,整个画面惟妙惟肖。</p> <p>  抬头望不经意发现远处老宅窗口竟也趴着一只白猫,村庄处处都有小惊喜。你能找到这只白猫吗?</p> <p>  蓝布缠绕的古宅,现改为染坊,手工扎染的布料,晾晒在屋里,一块块花布随风轻轻摆动,显得很传统也很有意境。</p> <p>  在染坊古厝中偶遇一老汉,这位摄影师驾驶摩托从南平市区一路骑行,沿途山高弯道多,路程不算近,连续骑行保守估计要花费2小时,浏览他采风作品,有些作品拍摄角度奇特且刁钻,拍的作品不错哈!</p> <p>  郑厝里厝也是村中重要的古民居之一,天井石板铺就,厅堂三合泥打底,房屋建造精细,过去算村中豪宅。</p> <p>  有些古厝也成临时展厅,一排排摆放的画作,描绘着巨口村庄的风土人情。</p> <p>  在古厝中,游客驻足欣赏并对画作品头论足,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巨口各乡村的了解。</p> <p>  门前屋外是一小块菜地,城里游客望着菜地,面露喜色象拾到宝一样。</p> <p>  我要这棵你要那棵一群人叽叽喳喳,自己动手收获新鲜的蔬菜,最开心的当属菜地主人,当天不动手指卖菜收入60元,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真是二全齐美。</p> <p>  农村给了艺术家广阔的创作舞台,据了解参与活动的艺术家,扎根在九龙村下沉采风创作,耗时几个月,乡村因艺术受到民众广泛关注和了解,促进了乡村旅游,加速乡村振兴。</p> <p>  古厝是游子心中的根和魂,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带给游子无限乡愁, 通过乡村振兴,古厝因文化、艺术的植入而生机盎然,一座座沉睡多年的古厝得到修缮保护,古厝在,家就在,根就在。</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后记</span></p> <p>(1)前段时间,看到今年第三届乡村艺术节进入筹备阶段,此时,第二届艺术节的点点滴滴浮现眼前,故抓紧做了记录存档,便于了解各届艺术节的不同看点。</p><p> </p> <p>(2)在闽北,利用艺术激活乡村这种形式扩大乡村知名度是驻村干部黄思万的首创,相比博爱村的涂鸦墙,第二届乡村艺术节的表现形式更立体多样,内容更丰富多彩。<a href="https://www.meipian.cn/5qal4s3?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闽北美丽乡村之十一~~博爱村</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