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赏析

春暖花开🌸

<p>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赏析《搭石》这篇课文。《搭石》是著名作家刘章写的散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摆放搭石、调整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同时走搭石互相谦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等一些小事,让我们认识到搭石的价值,感受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nbsp;</p> <p>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摆放搭石——走搭石——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叙述,内容分三个部分:&nbsp;第一部分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什么是搭石。&nbsp;第二部分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nbsp;第三部分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nbsp;</p> <p>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这句话点名了家乡溪水特点,为后面为什么会有搭石做铺垫。&nbsp;“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说明了搭石的重要性。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具体介绍了搭石的样子和由来。</p> <p>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是中心句,总写搭石是家乡一道风景。&nbsp;“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nbsp;</p> <p>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用俗语总领本段,点明了走搭石的方法——紧走。&nbsp;”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nbsp;这里将走路的“嗒嗒”声比喻成轻快的音乐,伴以清波人影,巧用叠词“嗒嗒、漾漾、绰绰”,有声有色,充分展现了家乡人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nbsp;</p> <p>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nbsp;&nbsp;这里的动作描写,“止步,招手”体现了互相礼让的人文风景,也展现了山里人尊老爱老的美德。</p> <p>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nbsp;这一段是全文点睛之笔, 用“联结”一词,一方面表达了搭石连接着溪水两岸的交通,供人行走,予人方便;另一方面,颂扬了借搭石乡亲们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p>

搭石

家乡

小溪

乡亲们

老人

溪水

联结

赏析

紧走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