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ed2308">红旅小镇——磐安县仁川镇。图为西峰山下的军号雕塑</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火星岩,位于西宅村西,为1928年6月28日,中共地下党缙云东区区委秘密成立时的遗址。</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文中主人公杨玉水(晚年))照片。</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杨玉水与妻子卢嗣音合影。</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杨玉水全家福(1976年)</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卢嗣音早年的照片(报上剪裁)</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白鹤殿(前殿)</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白鹤殿(后殿),1928年6月28日夜,中共地下党秘密会议,由火星岩转移至此继续召开。</font></h5> <h3> 杨玉水,又名杨铭新,字国山,化名包得胜。1906年4月29日生于仁川镇西宅村(今杨宅村)。1982年2月20日于杭州市临平博陆逝世。<br> 杨玉水,短暂的一生中,既坐过国民党的大牢,也蹲过共产党的监狱。他是1928年的共产党员,也是国民党黄埔10期的军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挺进师缙云支队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国民党70军107师139团的上校团长。他戎马生涯的一生,有功也有过,充满着传奇色彩。<br> 说起杨玉水,却与笔者有着深厚的渊源。<br> 杨玉水,是我父亲的亲叔叔,也是我太公杨承鱼第五个(最后的)儿子。我爷爷杨金铜,排行老四。太公育有的“老龙、小豹、金多、金铜、玉水”五子中,他是最小最顽劣也是最有文化的人。<br> 小叔公杨玉水,自小聪慧过人,具有叛逆性格。太公对他既宠爱又头疼,因为是小儿子,所以让他读的书也最多。望子成龙是中国农民朴素的夙愿。民国时的中国农村时兴早婚,太公给他提了几门亲事,不是一见面就把姑娘气跑,就干脆逃跑后几天不回家。但也奈何不了他。小叔公是村里的孩子王,下河摸鱼,上树偷水果,每过几天总有人上门“告状”,所以他挨的打也是兄弟几人中最多的一个。<br> <font color="#ed2308">早期的革命生涯</font><br> 1927年,地处偏僻的仁川,最早就有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有着猎奇性格且对社会与家庭具有叛逆的他,是最积极参加的一个。1928年6月28日,中共缙云地下党县委书记卢湛,以教书为掩护回仁川家乡发展组织点燃红色武装火种。最早,在西宅村的火星岩脚秘密集会,后因行踪泄密,移至白鹤殿举行。此次集会,宣告了中共缙云县东区区委成立,会上杨玉水被选为区委组织委员。<br> 1928年10月10日,随着地下党员的增多,中共仁川支部又在杨氏宗祠诞生,并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为了便于隐蔽活动,卢湛决定建立秘密联络点,杨玉水等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在黄余田杨氏宗祠开办了日新小学,杨玉水任校长。<br> 1929年12月19日,卢湛等人在下坑(今洋庄村)真因寺宣告“浙西工农革命军”成立,杨玉水出任总司令(后兼任红13军第3团团长),卢湛任政委,杨岩溪任支队长。<br> 1929年,中共缙云县委遭到破坏,党的活动中心转移到仁川地区。<br> 由于白色恐怖,杨玉水被仁川黄余田村的反动武装杨禛(音“尖”)祥(伪乡长,保卫团长,后被仇刺,枪杀于西宅村上桥头)抓俘。在押送到壶镇的途中,杨禛祥秘密嘱咐将他暗杀在途中的月华岭。家里得到秘杀的消息后,事前用大洋收买了押解人员,杨玉水才得以正常押送并囚监在壶镇监狱。<br> 仁川地下共产党红色武装星星之火的点燃,杨玉水无疑是举火之人;对以后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杨玉水应是有功之人。<br> <font color="#ed2308">脱党之谜,扑朔迷离</font><br> 杨玉水被收监后,判为死刑。太公杨承鱼,为救爱子,几乎是倾家荡产。后托人走了缙云壶镇国民党元老,国会议员赵舒(字澄志,号明止,又名元熙)的关系,才得以暂缓执行。<br> 此后,卢湛率领革命武装加入了粟裕领导的红十三军第三团,并与“红一团”一起攻进缙云县城,营救了大批党员骨干、红军干部和革命群众。1930年9月5日凌晨,红三团各路大军向壶镇发起强攻,因为敌人早有准备且恰逢溪水暴涨,战斗失利。但是,被关押在壶镇监狱的杨玉水因为此次攻打监狱之战,在混乱中得以逃脱。 <br> 死里逃生的杨玉水,如飘萍在水,开始了流亡生涯。1930年11月12日,地下党负责人卢湛在月华岭遇害,后厉志寅、杨兆德等红军干部相继被杀。大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杨玉水渐渐与地下党组织失去了联系。<br> 为答谢赵舒的保命之恩,杨玉水开始接近并出入于壶镇赵家。有着中学文化的杨玉水,很快就受到赵舒的倚重与赏识。在国民党元老赵舒的举荐下,1937年春,杨玉水进入黄埔军校第10期学习,毕业后又与赵舒的义女卢嗣音结为伉俪。“春风得意马蹄疾”,有着赵舒的暗中协助,凭着自己的才学,杨玉水开始了他如鱼得水的军旅生涯。<br> 先以黄埔毕业生的身份,托人介绍给国民党湘鄂赣边区樊崧甫总司令,并在直属机关供职。1939年调国民党中央军委总裁侍从室任上尉分队长,与蒋介石有了直接的接触。后又调任70军319团任上校团长,参加了江西奉新战役同日本侵略者作战。后辗转于广西桂林等地。1942年任国民党暂九军部上校参谋,驻军浙江新昌大佛寺。奉军长冯圣法的命令,去嵊州、余姚一带整编淞沪游击队。</h3><h3> 杨玉水脱党后,始终以一个中共党员的要求鞭策自己,在军旅中以抗日救国,保境安民为已任,做了大量对国家与民族有益的事。1944年因病解甲归田后,巧用自己的军旅关系,在贤妻卢嗣音(时任仁川乡乡长)的协助下与磐安县的国民党反动县长卢伯炎周旋智斗。<br> 1948年秋,反动县长卢伯炎派人到仁川征粮征捐,杨玉水组织群众抗捐抗征,西宅村杨兆星等人把征粮的国民党兵在上桥头推下桥去,并用小石头扔砸。逃兵回县城后,卢伯炎派兵围剿抓捕杨玉水,杨玉水逃往仙居,利用军旅关系,带来了仙居的教导大队。卢伯炎闻风丧胆,逃回安文。<br> 1979年春节,杨玉水回老家西宅省亲,与笔者同塌而卧。当我问及脱党之事,他叹息着说,他与卢盘球(卢湛)有过默契,一旦被捕,不叛变,不出卖,如有机会进入敌人内部,要做好一个地下党员,继续为党做事。可是卢盘球已经牺牲,我的事没人能证明,只好哑巴吃黄莲了。<br> 杨玉水的脱党之事,至今仍然是个谜。磐安县仁川镇成了红旅小镇后,人民政府在西峰山建起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参观之人络绎不绝,可是有谁记得这位有功于家国,而今长眠在纪念碑一侧的杨玉水的墓碑呢。<br> <font color="#ed2308">获赦后,暮年不忘桑梓情</font><br> 1949年磐安解放,杨玉水携妻子儿女(当时为两子一女)到杭州投案自首。在杭州临平监狱,杨玉水一关押就是25年。<br> 杨玉水被关押后,迫于生计,女儿秘密送人。妻子卢氏以后又相继生了三个儿子。为谋生计,叔奶奶卢嗣音,利用自己写得一手好字的特长白天到省政府抄写文书档案,晚上在杭州街头摆个小摊,用微弱的收入,支撑着家用。因操心操劳,嗣音叔奶奶长期失眠,晚上常常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60年代城市整改,叔奶奶卢嗣音一家又被下放到余杭县博陆公社农村,因伪职家属,过着被专政歧视的生活。<br> 文革开始后,搞阶级斗争。当过仁川乡伪乡长兼任仁川小学校长的卢嗣音被带回仁川老家接受群众批斗。在仁川岭下村批斗时,上台的老农,说着说着竟流起了热泪,他说没有卢嗣音就没有他今天,否则他早被国民党反动派害死在监狱了,是卢嗣音托的关系救了他。在仁川批斗的日子里,卢嗣音以自己的人品赢得了当地工作人员与群众的尊重,每到一处,总有人暗暗地给她塞这塞那,最多的是煮熟的鸡蛋与花生。有时她吃不完,当我们去看她时,她就给我们吃。在那个食物极度贫缺的年代,一个熟鸡蛋,就是难得的佳肴。<br> 1974年,我党开始了第二批伪职人员的特赦,国家赦免了国民党县团级以上的在押军政人员,身处暮年的杨玉水终于摆脱了漫长的牢狱之灾。<br>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1979年春节,杨玉水回到了他阔别了近30年的故乡。踏上故乡的土地,此时的杨玉水百感交集,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愁萦绕于怀。在家乡的那些日子里,怀旧的杨玉水总喜欢找老人们聊天,一种枯木逢春的新鲜感,让他倍感家乡的亲切。<br> 那时,我刚从义乌师范放寒假回家,晚上他总有很多话题与我这孙辈唠。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外资企业成了令人羡慕的向往。小叔公杨玉水说,他在台湾有很多黄埔军校的校友,他正在写信联系,要叫他们来仁川投资。他还很有信心的说,叫我师范毕业后,教师也不用当了,到他校友的企业里做个总经理什么的。我当时很感动,觉得自己有了新的奔头,心里有了个盼的念想。可是望眼欲穿的结果是,1982年春,我盼回了他的灵柩。<br> “青山隐处埋忠骨”,杨玉水现已长眠在家乡的西峰山上。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在《磐安名人录》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中,既是我党最早的红军干部,也是国军中驰骋沙场的抗战志士,更是组织领导抗征抗捐的家乡英雄。功过是非谁与评说,相信历史会有结论。<br></h3><h1><br></h1> <h5><font color="#ed2308">杨氏宗祠,也叫“四知堂”。1928年10月10日,中共缙云县委东区区委仁川支部,在此诞生,并举行入党宣誓仪式。</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仁川镇洋庄村下坑真因寺遗址。1929年12月19日,浙西工农革命军在此成立,杨玉水出任总司令。</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刚恢复的真因寺大殿。</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位于西峰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步道,左侧为红军纪念馆。</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西峰山上屹立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隐在青山绿丛之中,位于纪念碑南侧的杨玉水卢嗣音墓。</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