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响水桥记---献给响水桥母亲<br>写在2015年11月17日响水桥修缮竣工时<br><br>一、响水桥概述<br><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响水桥,多么响亮的名字,她有着一千七百八十多年的古老历史,巍然耸立在河北唐山滦县榛子镇主街东北方的承流河上。<br>滦县榛子镇,是古来京东四大名镇之一,她历史悠久,繁华热闹。响水桥则像古镇的门户,是榛子镇的标志性建筑,是榛子镇的名片。<br>响水桥最早修建于东晋时期,明清时代曾进行过两次较大修建。这是一座三洞石拱桥,她巍峨壮美,构造独特,桥下铺设有数级石质水簸箕,湍急的水流经过时,就会翻卷起水浪,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响声,能传音数里之遥,故此得名响水桥。<br>在桥的两侧四面,沿河岸用雕凿规整的石块砌成了与桥连为一体的护壁,石护壁与桥面两头齐高,向两侧四方延伸并与两侧的引路垒砌衔接。在四面护壁上耸伸出四个雕凿的神龟头像,桥正中两侧卷顶雕刻有龙首,雕刻的桥栏杆精美古香。<br>响水桥的辅助建筑设施齐全完善。除了主桥,桥两头建有很长的引路,全部由石块砌成石板铺就。引路向北与102国道和省道榛古路十字交叉。桥南的引路一直延伸有百八十米远,直通榛子镇街里。桥南引路东面是一个很深的沟壑,引路靠沟壑一面全部用石块砌成,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引路的作用。那个沟壑,深数丈,宽数十米。引路靠着沟壑垒成的石块逐级向上错开留有很窄的平面,这石壁平面能用手脚艰难地攀爬上下。沟壑南面有一个引洪口,由石块和条石砌成,能够引流从镇内流出的雨水入河,这个沟壑也能起到蓄洪的作用。现在这个沟壑已被填平全都盖上了商铺。<br>响水桥建有三处引水涵洞,用以引流来自南北西方的大量雨水入河。<br><br>响水桥除了主桥巍峨壮美,其它辅助建筑的完善起到了较好的保护响水桥主桥的作用,这也是响水桥能够存在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忽视了响水桥的辅助建筑,只把目光盯在主桥上,这是绝对不全面的。可以说响水桥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工程,若只看到一个主桥而忽视了响水桥的辅助建筑,那就会湮没了响水桥整体的宏伟壮观。<br>桥头的西南一侧建有关帝庙,龙王庙。只可惜,庙宇已不见了踪迹。<br>桥南头有一口古石井,供庙宇和周围百姓生活之用。这口石井很具神秘色彩,传说石井与河相通,据说有人做过试验,往石井中放入一个鸭子,鸭子就会从河水中钻出来。<br>带有两端引路的响水桥,加上这口和响水桥浑然一体的古石井,再加上桥西南侧的古庙,这才是响水桥雄浑壮观带有古典文化元素的美丽全景。<br>响水桥历史悠久,也有着美丽的传说。<br>鲁班献石---说的是建桥之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默默无闻的雕凿一块石头。响水桥要竣工合拢时,最后一个关键的石块怎么装填也不合适,后来找到那个白胡子老头雕凿的石块一放,正好严丝合缝。原来那个白胡子老头是鲁班下凡,来帮助响水桥的修建。<br>还有传说,响水桥下的河水中有一口井,井中锁着一个鲤鱼精。<br>响水桥坐落在清朝时代京城到沈阳的大御路上,是清朝皇家回乡祭祖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商贸往来军事交通的要塞。<br>千百年来,响水桥默默的恩惠泽护着一方百姓,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百年来,她鞠躬尽瘁,服务人民,无怨无悔!她是榛子镇人的精神象征,她是榛子镇的标志建筑,她是榛子镇人的母亲桥!<br></font><br></div> <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二、儿时记忆<br><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响水桥啊,你见证了千百年历史的变迁,你通融了承流河两岸,恩泽了众生,也记录了古镇一代代人在你怀抱里成长的历程。<br>在我的印象里,儿时的夏天很热,比现在的夏天要热。白天,人们除了迫不得已的不畏酷暑在田间劳作,在家里就会想办法避暑,极力找个遮阴又通风的地方纳凉。树荫下、大门洞子、堂屋地上,就成了避暑纳凉的处所。到了晚上,那低矮潮湿闷热的房间,很难让人入睡,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没有,手摇着大蒲扇也会汗水涔涔透不过气来,人们就会跑到院子里、街外大门口旁、房顶上,铺上一领或半领破炕席,一家人睡上去,要到半夜或是后半夜有了凉风才会回屋里去睡。<br>而响水桥则成了人们夏天消暑纳凉的最好去处,可以称为天然空调。<br>一到夏天,响水桥下从白天到晚上,都会挤满了洗澡、游泳,纳凉消暑的人群。<br>走在通往响水桥的垫道[ 垫道---过去人们都管公路叫垫道,小时候,开始弄不清垫道这两个字,还以为叫电道,后来才知道,那时的道路都是用土石铺垫而成,故此称垫道。]上,塑料凉鞋的鞋底就像被火炉炙烤似的---烫脚,真恨不得一脚迈到响水桥。<br>走到桥头的古石井,见到有人打水,小伙伴们会跑上前讨水喝。这口古石井除了具有神秘色彩,也是围城十村最甜的水井。<br>站在桥上往下看,从桥洞中奔流出的河水到在一二级水簸箕的连接处,就形成了一个斜向下的水帘,第一级水簸箕是平铺在桥下的,宽出桥身有十余米远,第二级水簸箕倾斜向下,水流到此变得湍急,顺着第二级水簸箕向下奔腾的水流到在下面的河面交汇处时便翻卷出很大的水浪,形成浪花飞溅高过人头的一道水墙,波涛翻卷,声音震耳。若是站在桥上往下看,当看到这湍急的水浪翻卷伴着轰鸣震耳的响声,就会头晕目眩。<br>那时的河水很清澈,站在桥岸上,可以看到水中一群一群的鱼儿围绕着水草欢快地游动,那真是,河水清,水草绿,鱼儿欢。<br>攀下高高响水桥石砌的引路路基,下到桥下河岸边,踩上长满青苔的水簸箕,需要加倍小心,因为长满青苔的水簸箕很滑很滑,只要不小心,准会摔个仰面朝天。记得那年,榛子镇小学有个女老师,她丈夫是个海军,回家探亲也来到响水桥游玩,当他走上水簸箕的时候,没有小心,一下就滑了个仰面朝天的大跟头,跌得很重,据说跌了个脑震荡。可能他认为自己是海军,大海大浪见惯了,没把响水桥下激流的河水放在眼里,可是却不知脚下踩到的水簸箕是比冰面还要滑的,太大意了吧,这真是,大海大浪脚下踩,响水桥下栽跟头。<br>桥洞里挤满了人,有青壮年,也有老人孩子,他们或穿着裤衩,或赤裸着全身,泡在桥洞子没膝深的清澈流水中,或搓洗身子,或玩耍,享受着天然空调的凉爽惬意。上有桥洞遮阴,下有清澈凉爽河水浸泡,伏天的热风到了桥洞子中也就变得那么清爽凉快,这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凉爽惬意,是现代空调无法比拟的。桥洞子下的河水中则是那些水性较好的弄潮儿们游泳欢乐的地方,他们或劈波斩浪快速向前,或立泳,使劲漏出胸脯和肚腹,或潜泳,一个猛子扎出好远。还有的小调皮鬼,仰浮在水面上,把小鸡鸡尽量往上露,嘴里还喊着:“露鸡了,漏鸡了”比赛看谁的鸡鸡露出水面高。<br>在桥下呈圆形的主河面两岸边,我曾经和小伙伴们潜水去模虾,顺着河岸往下潜,到在一定深度伸手去摸,水下的岸边上有很多窟窿和缝隙,里边会藏着很大的河虾,那个头就像现在卖的海虾那么大,足有二寸来长,因为虾的个头大,两个钳夹子也很大,所以,我们就形象的称其‘大夹子虾’。潜下去摸,有时可以一把摸上来五六个大夹子虾,那是一窝虾。摸上来后,有的小伙伴,不等到家里弄熟了,会马上把大虾剥皮,那肉质真可谓是晶莹剔透,娇嫩欲滴,将那几乎透明的大虾肉放到嘴里,边吃还会边说:生吃鱼活吃虾。我也品尝过,那滋味,鲜香中还好似有些淡淡咸味似的。<br>那时,响水桥河中最多的鱼就是‘白条鱼’,这种鱼个头一插长,身宽不过一寸,在桥下河水里见到一群群的鱼,就是‘白条’。再有就是‘吗口’,这是当地的俗称,形状似白条,个头要大,特点是头嘴部上翘,嘴部张开呈明显的圆形,不知是不是属于鲢鱼的一种,因为没有太大的个头,难以说就是刀鲢鱼。白条和吗口鱼个头不大,但口味绝佳。这两种鱼有个习性,爱好逆水上游,在响水桥下的水簸箕上,湍急的河水顺着水簸箕奔腾而下,泛着浪花,经常会有吗口和白条鱼从河水中跃起,然后落在急流向下的水簸箕上,逆着水流费劲又努力的向上游去。那鱼儿顺着水簸箕由下向上劈波斩浪的逆水上游,整个身体周围会激起一圈儿水幕,速度却较慢,有时,就会像直升飞机似的游停在那里,有的最终被湍急的水流给冲了回去,有的则真能冲过水簸箕,游到上游,那感觉,就像鲤鱼跃龙门似的。现在想想,真的被那小小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感动!在鱼儿闯水关的艰难时刻,则给人们带来了逮鱼的时机,当看到有鱼儿跃起逆流上顶的时候,人们可以在鱼儿的下面用双手捧接着,等鱼儿顶不过湍急的水流,被冲下来时,就有可能会被守株待兔的双手抓住,也可以直接扑上去抓,但都不是很容易,因为鱼儿毕竟是在水里,而且是欢蹦乱跳的。不过那兴趣,确是真欢乐呀!<br>另外,响水桥河水中还有鲤鱼、鲫鱼、黑鱼、嘎鱼、草包、泥鳅、黄鳝、甲鱼,贝类有河蚌,河螺。<br>那时,河岸边经常见到打渔的,他们不撑船,就是徒步在岸边撒网打鱼。还有拿着抄网抄鱼的,就是一个长长的木杆或是竹竿子,前头有个方形或圆形的大网兜,把抄网一头放入水中,就会有鱼儿自动游入网中,随时把抄网拉起,就会将进入到网中的鱼儿收获。<br>那时也有钓鱼的,但是工具比较原始简单,就是买个鱼线、鱼漂儿、鱼钩,再找个竹竿把鱼线往上一栓,就得,鱼饵主要就是在河岸边泥土中的一种红色细小蚯蚓。<br>那时的响水桥还有一景,就是鱼鹰捕鱼。也不知道那些鱼鹰来自哪里,反正会见到有人用船载着鱼鹰在响水桥下面的主河面上捕鱼。鱼鹰儿并排站立在船的两侧,渔夫在鱼鹰下水捕鱼前,会把鱼鹰的脖子用绳扎上,扎的松紧要合适,当鱼鹰儿在水里逮到鱼儿时,小鱼儿它可以咽下,但是稍大的就会因为脖子被捆扎不能吞下。船上的渔夫,见到鱼鹰儿逮到了鱼儿,就会用网抄子把鱼鹰儿捞起,将鱼儿从鱼鹰儿嘴里拿出来,说是拿出来,其实就是抢出来,因为鱼鹰儿实在不情愿撒嘴,就是在水里,鱼鹰儿逮到鱼儿后,也会极力躲避主人的网抄子扑楞着乱跑。主人拿到鱼鹰儿嘴里的鱼后,会喂鱼鹰儿一条小鱼儿,以示奖励。<br>说到那时的鱼鹰儿捕鱼,那些捕鱼者都不是当地人,曾经看到过有人骑着水管自行车托着渔船,上边站着一二十个鱼鹰儿从榛子镇街里经过,如此说来,那些鱼鹰捕鱼的就像游牧者似的,会到处游逛捕鱼。<br>夏天,天气恶劣,风暴雷雨,还会有冰雹,一说到下冰雹,就会让我想起,冰雹过后人们去河边拣鱼的事。<br>当雷雨天下冰雹时,有人说,河里的鱼会被冰雹砸死或是砸晕,随后就会翻白漂浮在水岸边,人们就可以轻易的捡拾到很大的鱼。也有人说,那是鱼儿爱吃冰雹,吃完以后,就会被冰得翻白,在岸边挣扎,很容易逮到,如果时间长了,鱼儿还会缓过来游走。究竟是鱼儿被冰雹砸晕,还是吃了冰雹被冰晕,没有验证,难以辨清,只是曾经见过冰雹天气过后,在街里有人出卖过因下冰雹逮住的七八、十几斤的大鱼。<br>凡是到下雨天,只要雨一停,人们就会跑向响水桥,去看响水桥发洪水的壮观景象,就见那浑浊的洪水自上游怒吼咆哮着奔腾而下,大浪翻滚,漩涡湍急,那景观真是震撼!这洪水主要是来自上游的山洪。人们观察响水桥的洪水,那雕凿在桥四面护壁上的四个王八脑袋则是一个指标,如果洪水不过王八脑袋,则说明洪水不大,不必恐慌,如果洪水没过了王八脑袋,则说明洪水较大,若洪水再大,就可能会没过桥面了,那就会造成灾害,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年大雨过后,洪水漫过桥面,到在了北面十字路口的102国道上。<br>很多人会在下雨后去打渔,因为河水涨了,鱼儿也会多。在响水桥南面引路的引水涵洞前,会有鱼儿顶上来,见过有人在那里逮住过好几斤的大鲤鱼和黑鱼。<br>一下雨,只要雨停了,人们很快就会成群结队的去响水桥看风景,雨越下得大,桥下经过的洪水越大,越壮观,越吸引人。<br>上面是说的雨天后响水桥的景色,可是那年头也会经常天旱,有时会旱得大地冒烟,庄稼一把火就能点着,人们没有办法了,就会去向老天爷求雨。求雨的地点在响水桥的上游大概500米处,有一处河面较宽的水域叫岳家窑,我们也叫‘中学后身’,因为方位就在榛子镇中学的后面,这个岳字不知应该是岳还是月,反正口音都这么叫。<br>听老人们说,岳家窑的王八很多,那里是王八的家,大的有如锅盖,也不知是大锅盖还是小锅盖。据说王八能助求雨,这或许就是人们去那里求雨的原因吧。而且听说,岸边求雨的锣鼓声一响,河里就会冒出很多的王八,露出小脑袋,好像与人们共同求雨似的。岳家窑也因此在榛子镇及周围出了名。<br>岳家窑也是大人孩子们游泳洗澡的好地方。那里的河面较宽,河水深浅适宜,是除了响水桥下以外第二个游泳洗澡的好场所。还记得,在岳家窑河岸上有一个朱官营村的水渠,从承流河里抽取河水灌溉农田。水渠靠河岸一头是用石头水泥垒砌的一个水池,那里是小伙伴们从水里上岸后光着身子玩耍的地方。水渠两侧是广褒的麦田,那时朱官营村的水浇麦田在榛子镇最多,社员们每年分得的麦子都让别村的人羡慕,因为别的村一般每户每年只能分得几十斤最多百八十斤麦子,而朱官营则能每户数百斤。<br>响水桥巍然屹立了数百至千余年,除了巍峨壮美,气势非凡,她的坚固更是无以伦比的。千百年来,她作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车来人往从来未有间断过,日常的风吹日晒日月侵蚀,山洪冲击,大灾难,大考验,她也不知经受过多少次,而她毅然不倒,依然巍峨耸立。<br>还记得小时候,那大概是六十年代初从响水桥上过坦克车的事,整整两天两夜,陆续不断的坦克车从响水桥上碾过,其中桥上一处栏杆就是被一辆坦克车不小心给撞坏了,当时,解放军都下了车,那个开车的士兵,被当官的给狠训了一顿。<br>听说坦克车经过别处的桥时都是涉水而过的,没有一座桥能承受这么多沉重的坦克车碾轧震动,惟独我们的响水桥承受住了,那真是:滚滚铁流撼天地,铮铮古桥巍然立。<br>一九七六年那场震动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其烈度真可谓天崩地裂,不管是平房、楼房、公路、铁路、桥梁,几乎无一幸免都被摧毁或受损,而我们的响水桥在这史无前例的大地震中,可谓是我自巍然不动,连点受损的迹象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古人建筑的奇迹,这智慧恐怕今人难以比拟。<br>响水桥,您不愧为榛子镇人的骄傲!您是古镇人当之无愧的母亲桥!</font><br><br></div> <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三、响水桥现状<br><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近年来的响水桥,由于年久失修,平日缺少维护,已是满目疮痍,破败不堪,栏杆断裂,摇摇欲坠,桥墩基石松裂、甚至缺失露出大窟窿,桥下河水一片污浊,这一切令人不堪入目。<br>响水桥,她虽然坚强刚毅,但是她已伤痕累累,响水桥,走过了一千七百八十多年的历程,现如今,已见她面容憔悴,身心衰老!响水桥,她虽然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但是,也似乎可以看到她在流着伤心的泪!<br>响水桥啊,母亲!不肖子孙愧对您呀!<br>您默默奉献了一千七百八十多年,您把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人民,而现在您老了,却仍然躬着疲倦的身子坚持,不顾伤痕累累!<br>看着这一切,榛子镇人痛在心里!他们急切地呼吁保护修缮响水桥,在榛子镇贴吧最先发出了保护抢修响水桥的呼声,并且在征得当地镇政府的同意支持下,吧友们自主自愿的组织了抢修响水桥的行动,他们的善举义行,感动了民众、政府,引来了媒体的关注。最后,修缮响水桥,在镇子镇政府的努力下终于立项,于今年七月开工。<br>现在,响水桥修缮基本完工,看着面貌焕然一新的响水桥,榛子镇人笑了,他们满意的笑眼,不光看到了新修的响水桥,也看到了响水桥的未来,也可以说是展望着榛子镇家乡的未来……</font><br><br></div> <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四、展望未来<br><br></font><div><font color="#ed2308">5年后,2020年,响水桥带状公园建成。站在桥上,看到经过治理的河水清清,缓缓地穿过桥洞,淌过水簸箕,发出有如轻音乐般的声响,虽没有过去的波涛汹涌震耳欲聋,但是,毕竟水清了,流动了。<br>水面上荷花绽放,船儿在涟漪波动的河水中荡漾,河岸两边垂柳和桃树碧翠相伴,柳绿映着桃红,分外妖娆。造型各异的凉亭阁台凸显美雅,地上绿草茵茵,鲜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鹅卵石铺设的小路蜿蜒,曲径通幽。树荫下靠椅上,偶见情侣窃窃私语,老夫老妪相扶歇息。<br>响水桥神话传说的石雕塑像吸引着人们的眼光,鲁班献石;王八求雨;鲤鱼精传说等雕塑栩栩如生。<br>公园里的游乐场所,迸发着孩子们童真快乐地欢笑。<br>在带状公园的尽头,是农家乐园和民俗园。农家乐园里面有农家院,有菜园、果园,人们可以在里面享受农家菜饭,可以自种自收,家禽养殖,果园采摘,在河边垂钓捕鱼。民俗园里,有石碾、石磨、纺车、织布机、火炕、风箱等一些古代民俗生活用具。还有当地特色食品的制作工艺,如:豆腐、豆腐片、饹馇、坨粉、硬粉皮等。有当地民俗民风人文历史的记述。<br>响水桥变样了,聚观光、休闲、娱乐、民俗、史实于一体,这里成了古镇文化建设的桥头堡。<br>响水桥的文化建设带动了古镇的经济建设,原来的古街建成了步行街,在古街的北面又建了一条新街,街道宽阔直爽,街里街外绿色盎然,鲜花点缀,一片生机勃勃。<br>按着国家十一五规划,到在2020年,我国要全面达到小康社会。古镇紧跟国家的安排部署,将原有的钢铁企业大多关停,经过国家计划保留的钢铁企业产能效益提高,污染治理排放达标。在工业产业的架构上,古镇基本实现了产业转型,绿色农业的种植养殖,有了规模化、特色化。引进了高新产业,科研产出一体化。<br>农业的规模化,工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商业在古镇兴起,足不出户,工农业产品便可以销售全国,销售渠道的扩展促进了产业发展。这一切使古镇真正焕发了充满活力的青春!<br>站在响水桥上,放眼古镇,似朝阳灿烂!<br>响水桥焕发了青春,古镇变了新颜,未来会更美好!<br><br>2015年11月17日写作;2020年8月9日制作成美篇</font></div>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此篇文章写作于2015年11月17日,2020年8月9日制作成美篇发出。文中最后一节展望未来,描绘了5年后到2020年的美景展望,如今正是2020年,看5年后今日榛子镇真的有了可喜的变化,新修了响水桥;从响水桥开始穿过榛子镇街里的商业一条街道路拓宽,新浦了柏油路;新安装了漂亮的路灯;新修了排水系统,新建了污水处理厂;保证了环境洁净卫生,这些新变化使榛子镇街面貌焕然一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0年以来,该镇牢固树立了“修路是大民生,修路是大硬件”的理念,把打造古镇环线作为“最美古镇创建年”的重要工程。环线总投资740万元,全长20多公里,辐射周边30多个村,将原有的路面统一拓宽升级,两侧因地制宜进行景观性绿化、亮化、美化,将古镇环线打造成为一条串联党建示范区、工作亮点示范村、重点节点等的精品路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现在的榛子镇,除了镇上主街美丽漂亮了,各个村庄也都很漂亮,都在争创着美丽乡村。早有南平庄,岗上,麻湾坨,吴庄子等村庄文明生态建设搞得不错,现在有椅子山在本来不错的村貌基础上又新修建了清泉池文化广场,给古镇的美丽建设又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新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听说在响水桥河上游,还要修建沿河公园。古镇还有其它的建设规划。很庆幸自己5年前做的2020年规划展望,正在一步步落实,现在的榛子镇正以崭新的面貌,充满热情的不懈干劲,加紧美丽文明生态古镇建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将来,榛子镇的各项建设将更加辉煌!</span></p> <font color="#ed2308">文章作者:王锡镇</font><div><font color="#ed2308">摄影图片:王锡镇</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