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鲁屯古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北部,面积64,45平方公里,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喀斯特土地,是在群山环抱中的丘陵盆地。山清水秀,古迹繁多,地灵人杰。具考古专家认定,在三千年前(春秋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以前属夜郎国。</h3><h3> 鲁屯古镇也一个军屯古镇,沆淀了厚重的军屯文化。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开发云南、贵州决定用兵西南,并于1831年(洪武十四年),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率兵30万征南,历经8年平定滇、黔,建千户于鲁屯。</h3><h3> 明清时期的鲁屯,由于军屯制把江南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思想观念带到了鲁屯,这里人烟辐辏,车水马龙,经济繁荣,商贸发达。清中期发展成为一个人口稠密,文化经济较为发达的集镇。商贸云集,市场繁荣,两广、两湖、四川和云南等都有商人云集在这里。还在鲁屯建了“江西会馆”、“四川庙”、“城隍庙”、“关帝庙”、“文阁“”和“观音阁”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h3> <h3> 以下是鲁屯保存完好的清代中后期建成的三座石牌坊,它是鲁屯经济文化发展鼎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分别是:“李汝兰之母百岁坊”建于道光十八年(1839年),“李锦章百岁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黄健勋之母李氏节孝坊”建于道光十九年(1840年)。三座牌坊均系四柱三门五楼氏,铆榫结构,坊座坚固,坊体楼高均为7米,坊底为束腰须弥座。石柱下边有顽狮护鼓,鼓面分别浮雕各种古代的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钟鸣逐鹿”、“麒麟戏鹤”、“吴刚伐桂”。石牌坊一楼中间长2.5米的石匾,书有“贞寿之门”、“志同冰质”、“节比松操”、“升平人瑞”、“国瑞家祥”等大字。三座牌坊的门柱上均刻有对联,牌坊上的书法作品融书法篆刻为一炉。书法笔力道劲、潇洒处如行云流水,有一泻千里之势,凝重之处如力顶千斤,力穿石背,具有很高的美学艺术感。三楼用碗口粗的石柱镶成三格,中间镶有“圣旨”二字,两边石柱刻有“二龙抢宝。二楼刻有“金蟾吐丝”,每座牌坊的边角均镶有“鱼翘尾”。其有很高的艺术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