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 九色甘南(上)

宁宁

<p>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直有人告诉我:世界上有个九色秘境在那平均海拔3000米的风马藏地,我可以在清晨漫步于云雾绿甸,中午穿梭寺院庙宇转山转水转佛塔,还可以傍晚探访湿地、草原和婉蜓河曲。那就是天地间最广袤无垠的远方——甘南,我梦中的香巴拉……</p><p> 2013年8月10日我们一行十多人将从兰州出发去邂逅梦中的甘南。</p> <p>  到达兰州巳经是下午。兰州必去的打卡之地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为“中山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p> <p>对于是目前身处世界上最大的桥梁制造业的我国人民来说,这座100多年前的桥大概就剩下历史意义了。</p> <p>果然叫黄河啊!</p> <p>广场上转了转就去吃晚饭罗!</p> <p>晚餐和第二天早上吃的据称兰州最正宗的兰州拉面。</p> <p>  黄河石林是这次行程的第一站。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景区。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景区内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颇具天然大园林神韵。</p> <p>从这里开始呈现黄土高原的风光</p> <p>草原上闪闪发亮的小花朵🌼</p> <p>中午就餐的小村庄,让我又惊又喜!</p> <p>好美的黄土墙,在阳光下简直就是煜煜生辉么!</p> <p>矮土墙两侧都是果树,结果季节该是多么美丽!</p> <p>可以叫我芙蓉姐姐。</p> <p>土墙内午觉正香的猪猪</p> <p>土墙外爬高落低的我</p> <p>来个集体照呗!</p> <p>  午饭后我们前往黄河石林。黄河石林生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景区内陡崖凌空,景象万千,峰回路转,步移景变,石柱石笋大多高达80-100米之间,最高可达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犹如雕塑大师之梦幻杰作。狭谷蜿蜒曲折,如蛇明灭,皆以沟命名,从东南至西北,共有八沟之多。</p> <p>  在这一片晴朗而辽阔的天空下黄河石林以其毫无造作、天然凝就的大自然神来之笔,挥毫泼墨山水之间,令我纵然放开想象,驰骋神思。大峡谷内有雄狮当关、猎鹰回首、大象吸水、千帆进发、西天取经、月下情侣、屈原问天等众多景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p> <p>羊皮筏</p> <p>  黄河石林将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气势磅礴。特别适宜探险、猎奇、漂流、攀岩、休闲度假。石林以其雄、险、奇、古、野、幽等特点让我印象深刻,就算过了七年之久的今天,每每想起黄河石林,它依旧是我看过的最美景色之一。</p> <p>  8月12日我们将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去往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p> <p>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p> <p>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p> <p>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p> <p>  拉卜楞寺既是寺院,也是规模和等级都相当高的藏学府,设有显、密二宗的六大学院,以扎实的佛教教育而扬名于世,至今保留着完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只是在藏地的学习,要比汉地艰难的多,从入寺开始,每一位学僧,都要对显宗的经典五部大论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这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时间,而要想得到“学位”,毕业后还要再修习二十多年。在藏传佛教的学习生涯中,辩经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独具特色的学习方式,数百年来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僧人们。作为游客,来到拉卜楞寺,一定要看一次辩经,感受一下现场的震撼。</p><p> 辩经是拉卜楞寺的学僧们,每天下午三点的必修课。辩经场所比较多,而通常游客们能参观到的,是在弥勒佛殿与释迦牟尼佛殿之间的辩经台前。上百位年龄不一的僧侣,身着深红色的僧袍在空地上席地而坐,进行思想上的交锋。</p> <p>拉卜楞寺在快到下午三点时,会有一些先到达辩经台的僧侣们,聚集在一起,用击掌、口哨、吆喝声等形式,呼唤更多的僧人们前来辩经。</p> <p>随着整齐的吆喝声,附近的小巷里,红袍僧人们鱼贯而出,三三两两地陆续来到辩经台。</p> <p>只见他们几人或十几人一组,一方席地而坐,另一方脱去棉衣,身着单薄的僧袍,准备开始激烈的辩经。</p> <p>站着的为发问方,坐着的为回答方,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问方将僧袍披单脱下,缠于腰间,露出胳膊拍掌蹬脚,以洪亮的声音提问。答辩者端身正坐,认真倾听以便针对性回答,还会有“老师”在一旁监督。</p> <p>  整个辩论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提问方通常都是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近乎吵架式的“贴身肉搏”。而答辩者却是一副以不变应万变,任尔狂风骤雨,雷霆霹雳,依旧气定神闲,山崩于前色不变。辩论场面看似混乱,目的却很简单,就是运用自己的佛学知识和辩论技巧,让对手放弃观点,在辩论中认输。这样的学习方式数百年来,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僧人们,他们通过这种贴身肉搏式的思想碰撞,强化对浩瀚典籍的记忆,领悟佛法的精髓。</p> <p>在辩论的尾声,僧人们全部穿上僧袍席地而坐,围拢在一起继续诵经念佛。</p> <p>拉卜楞寺的黄昏美好又静谧,僧人、信徒和游客都会来到寺庙对面的小山坡上,俯瞰拉卜楞寺的全景,金顶在日落余晖里闪耀,河流在日落余晖中发光……</p> <p>大地万物都笼罩在这平静而祥和的气氛中……</p> <p>  晚上我们住在拉卜楞红石国际青年旅舍,没记错的话这是我第一次住青年旅社,而且是藏区的哦!一切都带着藏文化向我走来让我满心欢喜。</p> <p>扑面而来的是我喜欢的格桑花</p> <p>旅客留言</p> <p>  第二天是8月13日,清晨我们来到小拉卜楞寺,反正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为什么叫小拉卜楞寺。清晨高原的阳光就很灿烂,但在这里我会觉得善男信女的内心深处比高原阳光更炽热。</p> <p>  在小拉卜楞寺转了一圈后,我找了一个高坡坐下,看着藏民们转经转塔转来生……顺便思考一下这个命题:到底有无来生呢?如果有,来生我想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p> <p>去转一下吧,万一有来生呢!</p> <p>就要离开拉卜楞寺了,善男信女们还在不断赶来,希望他们缘起性空,真正将心安住于一境,得到轻安之感,心灵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难道不是吗?</p> <p>  离开拉卜楞寺途径米拉日巴佛阁。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安多藏区合作市,它的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名字虽然有点儿长,却也讲得很明白。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p> <p>在藏区共有两座米拉日巴佛阁,这座佛阁为安多藏传佛教名刹之一,建筑气势雄宏,金碧辉煌。</p> <p>门口拍照留念,并没有进入。</p> <p>  匆匆告别了米拉日巴佛阁,我们驰骋在碌曲草原上。碌曲草原的夏日是最迷人的,到处山花烂漫,绿草成荫,蘑菇似的帐篷随处可见……</p> <p>换上裙子和草原绝配🤭</p> <p>罂粟花哦!藏民的房前屋后都会有那么几朵是用于治病的。</p> <p>  最重要的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七彩祥云,七彩祥云哦!虽然说是光折射引起的自然现象,可在古代七彩祥云比喻"王气",又称"天子气"或"旺气"。这至少是一个吉祥的寓意吧!</p> <p>  终于到了朶海啦!到甘南旅游不能不到碌曲,来到碌曲,不能错过尕海湖。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夏日的尕海湖,野花铺盖着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烟波浩淼的神湖万鸟聚会,这里是雪域高原真正的香巴拉,是甘南碌曲境内的高原明镜。</p> <p>动之以情,拥抱大自然!</p> <p>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郎木寺。郎木寺位于甘肃碌曲县城南的郎木寺乡,该寺同时也是四川格鲁派寺庙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的简称。关于郎木寺的地理环境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金盆养鱼”。这是因为它的东南面是嶙峋光秃的红色石山;西南面是林木森森、四季常青的大峡谷;西面是山丘;北面则是岩石裸露的高山。郎木寺便处在山、丘合围的一片狭长的河谷地带。一条宽约两米的“江”从镇中穿过,名曰“白龙江”,江北是甘肃的“赛赤寺”,南岸属四川若尔盖县的安多达仓郎木寺,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p> <p>东方小瑞士</p> <p>我们的住所</p> <p>猜猜墙上贴的什么🤔</p> <p>晚饭后与水水一起去后山逛了逛</p> <p>郎木镇的街道……</p> <p>  清晨的郎木寺被一层薄雾笼罩,混着藏民人家的炊烟,隐隐约约,仿佛仙境,恍若隔世。湛蓝天空下明媚的阳光照在流光溢彩的庙宇上,在郎木寺,不管是民居还是寺院,处处都能看见仰月状的塔顶,和房顶上金光闪闪的火焰珠宝,连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浓浓的佛教气息。这里的风景更多了几许禅意和空灵,置身其中,心中多了平静和虔诚。</p><p> </p> <p>  东方小瑞士”闻名遐迩,郎木寺的风情也吸引了大批的文艺之心,有人来是为了看那山坡摇曳的格桑花,有的人是为了瞻仰一次晒佛节,还有的是为了感受一下“天葬”的神圣。</p><p> 文艺是身处闹市处变不惊,屈居一隅泰然自若。郎木寺宗教和文艺两相结合,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动一静,仿佛在你踏入的那一刻就嗅到空气里的不一样,左手红尘滚滚,右手梵音净土,一条河流,一条街道,一壶青稞酒,一缕藏香,她的清净或能洗涤人内心的浑浊,也能使人在此地找寻一种久违的内心深处的平静。</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