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福全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从1938年开始,毛泽东为什么多次讲这个寓言故事?</b></p><p>毛泽东发表《愚公移山》70多年了。愚公移山故事的流传,得益于毛泽东1945年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的这篇讲话。</p><p>新中国成立后,又作为“老三篇”之一在社会上普及,乃至进入学生语文课本,人们的熟悉程度,可想而知。</p><p>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告诉人们,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办到。它同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有着相似的悲壮和崇高,但现实主义和理性的味道更浓一些,在目标与奋斗、现实与未来、愚昧与智慧、一人与众人等问题上,给后人留下不乏哲学意味的启发。</p><p>毛泽东是何时读到愚公移山故事的</p><p>早在1913年读师范时,毛泽东在其《讲堂录》里,便记有《列子·汤问》中纪昌学射,视虱如车轮之事。可以推测,他这时即已读过载于同书的愚公移山故事。</p><p>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在《新潮》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人生问题发端》,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随后提出:“我们想象人生,总应当遵从愚公的精神。我的人生观念就是‘愚公移山论’。简截说罢,人类的进化,恰合了愚公的办法。人类所以能据有现在的文化和福利,都因为从古以来的人类,不知不觉的慢慢移山上的石头土块。”当时,毛泽东正在北大图书馆做报刊借阅登记工作,他很可能读到此文。</p><p>和傅斯年不同的是,毛泽东推崇愚公移山,不光是看重其在人类进化和人生观方面的启迪,更多地是往现实奋斗方面去引申,说到底,是提倡一种干到底的精神,即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反映了毛泽东作为革命家的鲜明性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土壤里长出的一种珍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多少与毛泽东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湖南文化性格有关。遇事做到底,坚韧执着,是湘学士风的一个显著特点。湖南人常说的“霸蛮”一词,就有这个意思。青年毛泽东“独服”的曾国藩,讲求“忠义血性”,常说“打脱牙,和血吞”,以及“志之所向,金石为开”,就是执着地将理念付诸行动的刚毅。</p><p>从史料看,毛泽东1938年就开始不断地讲愚公移山</p><p>据保存下来的讲话记录稿,毛泽东最晚在1938年就开始不断地讲愚公移山。这年12月1日和次年1月28日,他两次在延安“抗大”讲要学习愚公挖山的精神。</p><p>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毛泽东很担心单凭一时热情加入抗战队伍的人,没有持久抗战的心理准备,经受不了长期艰苦和挫折的考验。</p><p>于是在演讲中着重讲道:我们是长期战争,总归要打下去,一直到胡子白了,于是把枪交给儿子,儿子的胡子又白了,再把枪交给孙子,孙子再交给孙子的儿子,再交给孙子的孙子,日本帝国主义倒不倒?不倒也差不多了。</p><p>讲到这里,他说:“这条道理是中国古时一个老头儿发明的”,这就引出一大段愚公移山故事,随后总结:“现在我们就订一个条约: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抗战一定要胜利,这是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怕任何艰苦困难要坚持着,不要半途而废。”这是毛泽东对愚公移山精神第一次作比较集中的现实引申。</p><p>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毛泽东在口头政治报告(4月24日)、结论(5月31日)和闭幕词(6月11日),至少三次谈到愚公移山。特别是6月11日《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可谓是为七大会议主题添了画龙点睛的一笔。</p><p>毛泽东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注入了以奋斗为主题词的精神新元素</p><p>召开七大时,抗战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一百多万正式军队,上亿人口的根据地,全党的思想空前统一,领导层人事格局也已大定,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毛泽东这时反复讲愚公移山,显然是着眼于为党的历史任务永远奋斗的精神准备和作风建设。他在讲话中提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组愚公精神的核心内容,也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注入了以奋斗为主题词的精神新元素。</p> <p>一是珍惜奋斗历史。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来说,珍惜奋斗历史,往往是保持奋斗精神的开始。</p><p>毛泽东4月21日在七大预备会议上,充满感情地对大家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尝尽了艰难困苦”,“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我们好不容易取得今天这样的局面,必须对历史负责,而且“历史的教训就是要我们谦虚谨慎”,“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总之,越是胜利在望,越不能松懈,更不能半途而废。</p><p>二是咬定奋斗目标。不断前行的人或政党,总是目标感很强。真正的奋斗者,干到底的人,也善于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召开七大时,共产党的“愚公们”要挖的山,已经不单是日本帝国主义了。</p><p>在毛泽东心目中,要搬移的山,始终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他在《愚公移山》中明确讲要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以后又加上官僚资本主义这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讲愚公移山,也是着眼于其奋斗目标。</p><p>比如,1957年10月,他读到山东厉家寨治理穷山恶水,建设新山区的材料,明确提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p><p>1958年12月,他写诗说:“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1964年1月,他和斯特朗等人谈话时又说:“中国古时候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大家现在都是挖山的人,挖的是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这几座山,用几代人的时间,总会把它们挖掉的。”</p><p>1964年3月,他听取陕西、河南、安徽三省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提出,搞绿化不是一两年的事,“先做十年、十五年规划,‘愚公移山’,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再搞”。总之,大到反对帝国主义和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面貌,小到植树造林,但凡明确了目标,都犹如毛泽东心目中要去挖的山。</p><p>三是正视奋斗困难。愚公移山做的是件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其无休止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愚公之所以不愚,在于他不是盲目乐观,深知挖山之艰难,且非一代之功。毛泽东当时提倡愚公精神,一个重要原因是要领导干部对一切可能的困难和曲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延安召开七大的同一时刻,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六大。两个大会,构想着完全不同的目标任务,代表着不同的中国前途和命运,意味着抗战胜利后两大阵营的斗争将更加复杂。</p><p><br></p><p><br></p> <p>对这一点,毛泽东在七大上几次讲到。他当时习惯说的话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要主动设想一切困难。在5月31日的讲话中,他列举了今后可能出现的十七种困难,比如外国大骂,国内大骂,内战爆发,延安被国民党占领,党内意见分歧,党员散掉三分之一等等,意在提醒全党高级干部要“准备吃亏”,应付非常不利局面。最后归结为:“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p><p>四是坚信奋斗胜利。对未来没有信心,对信念缺少执着,自然谈不上奋斗。毛泽东阐发愚公精神,不是抽象地讲要坚定信念和信心,而是揭示“愚公们”的信念和信心,来自充分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p> <p>在6月11日《愚公移山》的讲话中,他说: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这个比喻,可以说是对愚公精神最深刻的阐发。</p><p><br></p><p>胡乔木关于毛泽东在七大上讲话的一个突出记忆</p><p><br></p><p>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在七大的讲话时,有个突出记忆。他说:“毛泽东有多次讲话。不记得是哪一次讲话了,他拿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作例子,表示宁可失败,决不投降。太平天国那么多人最后死在南京。讲到这里时,他非常激动。讲这个话是表示一种决心,一方面认为必然会胜利,同时带有一种誓师的味道。”</p><p><br></p><p>胡乔木说的此事,发生在6月17日。那天,七大全体代表和延安各界代表举行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在演说中说:“太平天国有几十万军队、成百万的农民,打了十三年,最后南京城被清兵攻破的时候,一个也不投降,统统放起火烧死了,太平天国就这样结束的。他们失败了,但他们是不屈服的失败,什么人要想屈服他们,那是不行的。”</p><p><br></p><p>毛泽东还讲:“我曾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有一百支枪,你们有本领缴我们九十九支,我佩服你们,因为你们会打,我们不会打。一百支枪被你们缴去了九十九支,我们还剩下一支,用这一支枪,我们也要打下去。剩下一支枪了,你们说投降吧!我们说那不行,‘投降’这个词在我们的字典里是没有的,在你们的字典里可能有。”</p><p>这些话的情感和个性色彩很明显,胡乔木说毛泽东当时“很激动”,是可以想见的。其所讲内容,同愚公移山的寓意如出一辙。在七大代表就要散回各地为新的目标奋斗时,毛泽东和他们专门去公祭死难烈士,何尝不带有一种誓师的味道呢?</p><p>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愚公移山精神</p><p>那场“誓师”以后,党和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走到了今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其前景之光明,挑战之艰巨,均前所未有。为之奋斗,依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依然要珍惜奋斗历史,咬定奋斗目标,正视奋斗困难,坚信奋斗胜利。</p><p>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讲话中提倡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他在讲话中谈到的踏石留印、水滴石穿、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等等,实际上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呼吁发扬光大愚公移山精神。</p><p>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伟人——战天斗地的毛主席</b></p><p class="ql-block">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内忧外患。国内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台海战事也正紧张;国外又有美国等宵小在窥视着,朝鲜战争的战火也烧到了国境线上。面对这般困境,毛主席豪迈的喊出“不仅要与人斗,更要战天斗地”,并决定先拿水患开刀。</p><p class="ql-block">1950年7月,毛主席看着一份来自安徽省委关于安徽遭受淮河洪灾的报告,不自禁的流下泪来。</p><p class="ql-block">因为水灾中的群众或被湍急的洪流冲走,或被树上的毒蛇咬死,或翻船而亡的,约有489人。而河南安微两省的总受灾面积达4000万亩,总计有1300万群众糟了灾。</p><p class="ql-block">于是主席下决心,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治理淮河。</p><p class="ql-block">淮河的治理难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因为上游的泥沙淤塞,导致该河流域的下游排水不畅。所以在治淮会议上,依照毛主席提出的“蓄泻兼筹”的总方针,整合出对淮河上游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中游蓄泄并重,下游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的治理方法。</p><p class="ql-block">而当11月治淮委员会成立之时,超过80万农民已经先后开赴治淮的各个地段,在合作社的制度下,他们按照军事建制自觉组织起来,沿着淮河两岸搭建其简易住所后,就开始投入到火热的治淮大工程中,甚至还相互之间展开劳动竞赛。</p><p class="ql-block">他们使用最原始的铁锹、镐头、独轮车等工具,硬是在一个冬季的短暂工期里,修建完成了一条长160余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p><p class="ql-block">虽然落后的工业只能让我们用肉体去弥补,但这般火一般的劳动热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p><p class="ql-block">而这场治淮工程对于这些翻身把歌唱的农民来讲,就像当年支援淮海战役一样,就是另一场特殊的战役。</p><p class="ql-block">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几百年来难以治理的淮河最终也屈服在新中国的脚下,截止目前,淮河流域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的成功也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p><p class="ql-block">自此,新中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理江河洪水、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p><p class="ql-block">1950年,长江最大支流之一的汉水治理工程宣布开始动工。</p> <p>1951年河北省独流减河工程开始动工。</p> <p>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后,治理黄河的的工程被提上日程。</p> <p>1953年,荆江分洪工程圆满完成。</p> <p>1954年,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建成使用,可蓄水22亿立方。</p> <p>......还有好多。</p><p>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在短短几年中开始兴建或完成,对深受水灾祸害的灾区群众带去了永久的福音,如1954年长江、淮河中下游因暴雨集中而发生特大洪水,但因前期水利工程的广泛竣工,使得洪水没酿成重大灾害,确保了周边民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p><p>而却这数量庞大,遍及中国的水利工程,是水利建设的狂人毛主席送给新中国的礼物,也给新中国农业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封面 资料图</p><p>本文摘自《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 主编:邓在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9</p><p>【注:人民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对本书进行连载,禁止其它媒体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人民出版社。】</p><p>给晚年周总理治病的亲身经历</p><p>吴阶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泌尿科专家)</p><p>我跟敬爱的周总理接触时间很长,越接触时间长,越觉得跟他接触就是受教育,我受周总理的教育实在太深了。我想先从看病问题说起。</p><p>周总理患膀胱肿瘤,是在常规检查时发现的,不是他有什么病状才检查的。接着,我们就赶紧加强检查,比较快就得到了证实。后来得到中央批准,要跟他讲这个事情。我很明白,周总理是相信科学的,是相信我们的,估计他接受治疗不会有什么大的困难,但是我不知道他还会说什么。实际上,我跟他说了这个检查结果,他一点也没有什么震动。他说:“我一定配合你们。”这句话在我的意料之中。可是,他在这句话后头还有一句话:“你们也要配合我”。这句话是在我意料之外的。</p><p>我完全理解,他这是要医疗、工作两不误,医疗工作的安排要不影响他的工作,他是处处以工作为第一的。我马上就回答:“我们一定这么做。”可是我有个考虑,尽管膀胱肿瘤还不算是最坏的肿瘤,但毕竟它还是比较严重的,实际上最终一定要影响工作的,也就是说根本不能工作的,我也不希望有那一天,所以说到这儿就完了。</p><p>后来,我们安排治疗,差不多都是适应他的时间,他是从工作岗位上抽时间来治疗。比如说,1973年3月9日我给他做治疗的,为什么呢?因为他3月8日去参加中联部、外交部举办的庆祝三八妇女节招待会,然后回到医院,3月9日做治疗。他1974年6月1日又开始到医院治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5月31日刚刚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签订了两国建交问题的协定。可以说没有一次不是从工作岗位上抽出时间来做治疗的。1974年,已经知道他还有一个肠肿瘤的问题,已经决定要治疗了。可是那个时候毛主席在湖南,四届人大的安排在即,周总理不得不延缓治疗,与王洪文到长沙去见毛主席。回到了医院后,还继续工作,不仅看文件,批文件,还要见外宾。我记得,他住院以后,1974年,一直到1975年9月,大概他最后一次见的是罗马尼亚的外宾,其间他见了60多次外宾,不要说内宾了。他接受治疗,是以工作为主的,一直到最后离开我们。</p><p>不被周总理问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p><p>他办事非常认真,一切都是从革命的利益出发,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认真到不可想象的程度。比如说,我们向周总理报告其他人的病况,上至国家领导人,各方面的高级干部,一直到工人、农民,他都是很关心的。他派我们去看王进喜,王进喜患癌症,住进医院了。我们回来以后给他汇报。我们知道,给周总理汇报工作,按一般的汇报方法是不行的。他完全是一种听的态度,非常认真,比我们想得细,想得周到。他要问你,你为什么说他是这个病,问你的根据,很细,他要弄得很清楚的。空手去汇报,那是不行的。我们去汇报那叫一个行列,带的东西多了,图谱、标本、X线片、显微镜,什么都得带。因为你说到哪儿,他就叫你拿出证据来。模型行不行,合不合比例,他处处在动脑子,很快会发现问题。去时都要充分准备,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汇报。汇报我们认为这个病有多大的把握,还应该做什么检查,应该怎么治疗,治疗前途如何,他一样一样地问。</p><p>问到后来啊,我们都感觉周总理是医学专家。比如说,这个病是什么病,应该怎样治疗。他就问:不是谁谁谁也是这个病嘛?你们怎么说是那样治疗呢?他就要问你为什么这两个人治疗不同?最根本的是他对人的关怀,对国家事业的关怀,对国家前途的关怀,因此他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考虑得细。那么,会不会被他问倒呢?他问你,你说不出来了,就被问倒了。问倒不要紧,他也不责怪你。我们就知道哪天不被周总理问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问倒我们,并不是吹毛求疵。他想得比我们深,比我们深得多。</p><p>凡事都要细想,都要去考虑,不是一读而过</p><p>比如说, 有一次派我们到邻国去为一个领导人治病,说回来要汇报。当时病人已经病入膏肓,随时要出问题,生命不可能再挽回了。去那儿坐专机需要24小时,回来就要报告。先说口头报告,飞机上接到通知,要书面报告。我就要去了解情况,搞清楚了再回来。我事先都得考虑得很周到,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把资料收集完全。为此,我事先通知当地使馆,请当地的医疗组带全资料到那儿等我。到了当地直接去使馆,简单说一下,马上决定由几个医生赶紧整理资料,然后自己看,回来后我就给周总理汇报,我在病报上写道:“除非出现奇迹,随时可以发生问题。”他看后就让我去口头再汇报。问,按你说就是没办法了?我说,随时就要出问题的。他问,他病在哪儿最主要?当然他知道,是肺部。他问,带的肺部的X片子上都有什么变化?我说有什么什么变化,同时又说了一句,那片子照得不好。因为我的确自己看的片子。他问,为什么照得不好?就这一句,比如我回答不出来,也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而我恰恰看了照得不好,当时又问为什么照得不好。据说那个地方也是极“左”路线,说照得好的技术员政治条件不够。来照的这个技术员哪,政治条件是好的,但技术差一些。他说:“噢,这么一回事。”他又问:“什么机器照的?”这句话完全出我意料。我说:“我不知道。”好!这就把我问住了。他又问:“你看见那机器没有?”我说:“我没看见。”这不又问住了。他也没怪我。因为事实上我是没看见。他说:“好,你回去休息吧。”几个钟头后他又叫我了。他说,你再去,带一拨医疗组的人去。到了机场我们碰头,我一看哪,有个放射科技术员,我也是熟悉的。我一看放射科技术员,就明白周总理为什么问那句话。你说那儿的技术员不是政治条件好、技术不行吗?我派个政治条件好技术又好的去。如果这个技术员懂这个设备,知道是个什么型的机器,知道是要什么条件的,他就可以准备得更充分。所以他当时问我是什么机器,不是要问住我,而是要知道派一个懂得这个机器的技术员去。你看这个多深呀!像这种事情可以说常常有。</p><p><br></p> <p>比如说,我们经常按要求去了解病人的病况,写病报,周总理看完一般都要批示,同意,或阅、已阅等。他每次看病报也是非常感动人的。给周总理的病报并不都是印出来的,有不少手写的,他就用红笔逐字逐个标点符号都看一遍,哪个地方错了,就给你改好。有一次,我在一个病报上写了一句:病人今日体温37.8度。我写病报应该说已经是有锻炼了。周总理在病报旁边括了一个括弧,加写了“昨日37.2 度”一句。这句话对我的教育意义是很大的。因为你说37.8度,这是一个当时的情况,看不出一个趋向,是往好了走,还是往坏了走。他加写一个“昨日37.2度”,那就说明今天高了。所以我就觉得我这病报没写好,我应该写“昨日37.2度,今日37.8度”。所以凡事都要细想,都要去考虑,不是一读而过。这是周总理的一贯的主张。</p><p><br></p><p>周总理不让我有思想包袱 特地跟叶剑英元帅解释</p><p><br></p><p>周总理患病以后呢,我们有的领导就安排,在301医院对这个病赶紧做一些研究。当时我们医疗组的同志就定期去看。周总理很清楚,马上说:“你不要去。”不让我去,让其他外地两个同志去,回来以后我们一起商议。因为我一去就泄了密了。别人会问,怎么我来看膀胱肿瘤的研究工作呢?他想得非常细,我们都想不到的。他就是从总的方面,从政治上来考虑问题。</p><p><br></p><p>过了几个月,医院里说发现一个好办法,用樨树碱,是一个抗癌药,中国有抗癌药,一种从樨树木来的,但是这个药用了以后有很多副作用,包括白血球降低了,包括尿血。周总理也知道这个药,因为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让我们去治疗过一个病人,是食道癌,用了这种药,副作用很大,所以他不愿意用。我们也知道不是不能用,因为不见得有好处,但是也可以考虑用。周总理说不愿用,我们也同意了。后来,叶帅就对我有意见,说我不相信中药。其实它也不是中药。中医当然我也不懂,但是我也接触很多。后来有一天,周总理把我叫去,当着我面,跟叶帅说:不是吴阶平不同意,吴阶平是同意的。是我不同意,是我自己不同意。这是来解脱我,不要因为这种事情让我有思想包袱,他对人的关心是没法儿说的。</p><p>周总理给我的一些特殊的教育</p><p>我受周总理的教育是很多很多的,有的可以说是周总理给我的一些特殊的教育。比如说,1956年1月14日,周总理在怀仁堂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时间很长。报告说到知识分子思想的改造,是通过三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社会实践,一条途径是业务实践,一条途径是理论学习。我是1948年12月从美国回来的,回来以后,很快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学习了社会发展简史,引起我思想很大变化。</p><p>我对周总理说:“您说的是社会实践,我有体会,您说的理论学习我也有体会,可是我在业务学习里头却没有……”他马上头一抬,说:“噢,那你说说你的业务实践是怎么回事?”我就稍微讲了讲我的医疗工作,说我从美国回来以后,当时国内对我的工作最重要的评价,就是对肾结核病有研究。肾结核病是国内当时一种常见病。我说我怎么怎么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周总理听我说完了就哈哈大笑。他说,你为什么研究肾结核啊?我说,因为那是个常见病呐,病人最多啊。他说,你们过去作研究是这么作吗?我说,过去总是文献上作什么研究我们就跟着作,跟着洋人屁股后头,所以常常从文献到文献,文献里头做什么,我也做点或者补充一点,或者重复一点,根本与自己没关系,为研究而研究,不是为解决具体问题。他说,那你不是跟你原来作研究不同?他说,所以你是从实际出发的,你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的,从病人的利益出发的,那你不是得到了吗?那你思想上不是有了变化了吗?这句话实际上就使我开了窍,他说你已经得到了,可你没有体会。</p><p>周总理弥留之际对我说:我这没什么事,需要你的人很多</p><p>周总理是在1976年1月8日去世的。1月7日晚上11点多钟,弥留之</p> <p>周总理弥留之际对我说:我这没什么事,需要你的人很多</p><p>周总理是在1976年1月8日去世的。1月7日晚上11点多钟,弥留之际,他抬起头看见了我,说了这么几句话:“吴大夫,我这没什么事,需要你的人很多,你去吧。”这是他最后一句话。这时候,他一心想的还是别人。</p><p>周总理关心别人,总是想着别人。北京饭店有一位朱师傅,一直为周总理理发。知道周总理病了,就老要给周总理理发、刮刮胡子,周总理就不让他来。他说,不要让朱师傅看到我这个样子,他会太难受的。周总理没病以前,那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在北京饭店旧楼,有次周总理去理发,朱师傅不小心一下划破了一点,朱师傅很紧张。他对朱师傅说:不是你的事,我一咳嗽,这就怪我。朱师傅后来在周总理身后为他刮的脸,当时他真是痛哭流涕呀!周总理一天的生活,尤其到了人民大会堂办公,到夜里2点多钟才回西花厅。回家以后床上有个架子,躺在床上垫着批文件,看材料,又得两个钟头左右,可能到4点钟左右才睡觉。睡觉起来10点钟、11点钟。到卫生间就是办公,有的事在卫生间就要处理了。</p><p>膀胱癌的特点就是容易复发。1974年5月,周总理出血很厉害,那样要输血了。可他绝不同意,说是毛主席接见外宾需要他去参加的,先打个招呼今天需要什么治疗,能够调整一下时间。结果有一次正在那输着血,忽然毛主席在那见外宾了,周总理也不准许我们说正在输血,拔掉针头就去参加。所以他考虑自己的身体完全是第二位的问题,工作是第一位的问题。</p><p>周总理的病一次一次老复发,老复发我们就很担心,老复发就说明长癌的趋势在那儿。1975年夏天,他忽然得了带状疱疹,俗话叫缠腰龙,一般都半边,它是根据神经来的。他得了一个头部的神经的带状疱疹,这是很痛苦的。从前以为带状疱疹叫作终生免疫,得了一次就不得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得了一次还可能再得的,而且体力健康不好了才得这个病,使健康状况更加下降。他故去以后多年慢慢研究才知道,得了这个病以后对促进癌的发展是很严重的。所以在1975年的夏天以后他情况就不好了,9月那次泌尿科的手术后就不能做了,细胞变了,主要靠放射治疗,不能靠手术了。他的身体是全面的崩溃,抵抗力一点都没有了。身体抵抗力一点都没有,这当然和他长期工作担子重、精神上受折磨,尤其是受“四人帮”的折磨都有关系。</p><p>周总理总是说:把我推上这个历史舞台,我得用一切精力来把工作做好。所以一辈子都是贯彻这么一个主导思想,从来没考虑过自己。有一个材料介绍,周总理故去以后,联合国那时的秘书长是瓦尔德海姆,奥地利人,马上就提出下半旗致哀。有的国家就提意见,说过去我们这些国家领导人故去,你们也没有下半旗,那是不是今后我们国家领导人故去你也下半旗?他说,你们告诉我,以前或者以后,有没有谁说他身后一分钱没有,什么都没有,一切都为了国家,你们国家要有,我也给你下半旗。没有人说话了。</p> <p>尉凤英 (毛主席的好工人)</p><p>“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 :尉凤英1953年进入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工人,后任工人工程师。她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从1953年至1959年完成技术革新107项,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1966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同志学习》的社论。她当选过全国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13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p> <p>毛主席接见尉凤英</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工人战线上的铁姑娘:先后13次受到伟人的接见,如今状况如何</b></p><p>"巾帼不让须眉,女性撑起半边天。"女性虽没有磐石般的身躯,却也有着蒲苇般的坚韧意志。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有些大丈夫一蹶不振惶惶度日,而小女子则当机立断逆天改命。</p><p>在中国的机械制造厂有这样一位铁姑娘,她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获得了所有人的肯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位工人战线上的铁姑娘究竟是谁?她又为何先后13次受到伟人的接见?而她现在的状况又是怎样?带着种种的疑虑,人们走进了她的生活</p> <p>年纪尚小痛失父亲,进厂工作珍惜机会</p><p>"一夜相思泪,天明又复收。"1933年,尉凤英出生在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在她三岁那年,父亲因意外去世,留下母亲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要想将孩子抚养长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p>由于家中没有成年男性,因此尉凤英从小就要做一些粗活。为了填饱肚子,她更是经常挖野菜吃,日子过得很是辛苦。但幸运的是,在尉凤英20岁这一年,赶上了解放后的一次机会。像她这样的女性,也拥有了进入工厂工作的机会。</p><p>经过考察与筛选,尉凤英进入了东北机械制造公司,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过惯了苦日子的尉凤英非常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工作机会,每天她早早就来到工作的岗位,开始一整天的辛勤工作。</p><p>由于尉凤英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此在她的身上并没有女性的娇柔,反而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工作的时候,尉凤英享受工作的过程。</p><p>她表示自己从小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是组织给了她一个用劳动创造价值的机会,让自己以及全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尉凤英在岗位上越做越好。</p><p><br></p><p>坚持工作不怕辛苦,善于动脑技术改革</p><p>"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火一样的热情,尉凤英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了创新。当时她使用的机器需要手动送料,不仅效率低,还会受到人员交接的影响。</p><p>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研究,尉凤英将手动送料改为自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她并没有满足于一时的成就,而是不断改革技术。在八年的时间里,尉凤英与一同工作的同志们相互配合,共计完成了707项技术革新。她不仅大大提升了工厂的工作效率,还为国家节省了大笔经费。</p><p>能够在工作中表现的这么出色,离不开她平时工作中的认真态度。在工作的时候,尉凤英经常会随身携带小本子,遇到特殊的情况便记录下来认真思考。此外尉凤英还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姑娘,她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请教工厂里的其他师傅。</p><p>一开始同志们还对她的行为有些好奇,但久而久之就明白了她的用心。在尉凤英的带动下,厂里的许多人都有着十足的学习动力,整个工厂的产量也越来越高。尉凤英就这样一点一点,完成了其他人难以想象的任务</p> <p>成为女性劳动楷模,先后13次伟人接见</p><p>"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来如一日的努力,尉凤英的事迹也被领导看在眼中,记在心里。</p><p>她不仅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还先后13次接受了伟人的接见。这对尉凤英来说不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对她一直以来努力的肯定。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p><p>这样的一位不服输的铁姑娘,代表了全国上下许许多多认真工作的女性。或许和男性相比,她们没有那么好的体力。</p><p>可是在工作这件事上,她们用自己的用心付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尉凤英这样的女性象征着中国男女地位走向了新的阶段,女性靠自己的努力也能够完成惊人的伟业。</p><p>晚年醉心公益事业,坚持朴素生活作风</p><p>"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到了晚年的时候,尉凤英身居重要岗位。可是面对自己手中越来越大的权力,她却依然不失本心,坚持自己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p><p>在给年轻一代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时,人们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位衣着朴实的女性长者就是著名的铁姑娘。但是从她坚毅的眼神与清晰的话语中,又不难看出当年的神采。</p><p>此后尉凤英醉心于公益事业,她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带动了更多的人关注需要帮助的各界人士。闲暇时,她还会写上几幅振奋人心的书法作品,送给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p><p>人们从她的身上不仅看到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奉献精神,还看到了尉凤英自己特有的恬淡与豁达。试问有谁能想到,眼前这个肆意挥洒笔墨的老者,曾经是穷苦的女性之一呢?</p> <p>回首尉凤英的一生,可以用忘我这个词来形容。在她年少的时候由于家境的贫寒,仅仅填饱肚子都要费尽心思。这样的生活磨练了她的品性,也让她更加珍惜工作的机会。在工作中,尉凤英永远都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的后面。</p><p>只要国家需要她,她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在结婚之时,她的结婚仪式草草办理。有了孩子之后,她坚持正常完成不工作,不因为自己的个人情况而耽误集体的进度。</p><p>对于尉凤英来说,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自己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幸福生活。因此她在工作时甘心忘我,甘愿付出。</p><p>女性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颇为不易,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很难平衡。但尉凤英凭着一腔热忱,一片真心,取得了家庭与事业的双丰收。在工作之余,尉凤英还不忘体贴家人。她与自己的婆婆相处非常融洽,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不愉快。</p><p>虽然工作忙碌,但她还是会在少有的休息时间照顾自己的婆婆。尉凤英不仅是人民的好女儿,更是婆婆眼中的好媳妇。</p><p>她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伟大女性,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人民永远铭记。一生奋斗终不悔,无私奉献长久存</p> <p>周总理和陈永贵在大寨</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晚年的结局怎么样?</b></p><p>从小大家应该都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过去的人们没有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没有能够代替人工操作的科技手段,老百姓吃到的每一口粥,锅里的每一粒米都是靠着农民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p><p>这些农民虽然没有多高的学历,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并且带动了整个中国的发展,为这么多人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今天要带大家认识的这位更是农民中的领军人物,他的名字叫陈永贵。</p><p>陈永贵出生于1914年,山西昔阳人,他出生那会国家恰好几次遭遇天灾,他的家乡一片干涸。因为干旱,粮食根本长不出来,陈永贵的父母因为日渐见底的粮桶而分道扬镳,陈永贵跟着父亲一起去了其他地方讨生活。</p> <p>宣传画</p> <p>可是到处都是灾民,陈父走投无路之际选择了自杀,那年才六岁的陈永贵只能去靠打工来养活自己。他曾试图去联系生母,可是生母已经有了新的家庭,而且她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失望透顶的陈永贵决定以后独立生活。</p><p>后来他凭借努力很幸运攒下了一笔小钱还娶了媳妇,可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那些日本人却不想让他过上好日子,希望他当“伪维持会”的代表。陈永贵知道自己一旦任职就是叛国,可是为了妻子和百姓们他还是假意答应了。</p> <p>宣传画</p> <p>私底下他偷偷向八路军输送各种情报,但是纸包不住火,很快陈永贵给八路军送信的事就传到了日本人的耳朵里,他被抓了起来,村里人为了保全他,把家里的钱全部都拿了出来,陈永贵这才幸运活了下来。</p><p>还好陈永贵挺到了抗日胜利后,因为解放战争的成功,村里的人都开始有地可种,但是光有地不行呀,有的人家根本没有劳动力,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尚不懂事的小孩,这可怎么办呢?</p><p>陈永贵便提出办一个老少组,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这些无力耕种自己土地的人群。陈永贵此举大大提高了村里的平均生产力,所以后来很顺利就得到了关注,并且当上了党员,紧接着就当了支部书记。</p><p>成了干部以后,陈永贵并没有懈怠工作,反而根据家乡的地形研究出了合适又高效的一套种植方案,最后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产量逐年增长,村里的经济也慢慢好了起来,再也不是什么穷乡了。</p> <p>周总理陪外宾参观大寨</p> <p>陈永贵也由此开始变得有名起来,1975年,陈永贵被提拔为分管农业的副总理,成为副国级的干部,他也在此任上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很多贡献,晚年的陈永贵担任了北京东郊农场任顾问,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北京,最终于1986年因病去世,终年72岁。</p><p>在他的葬礼上,他的挚友华国锋特意来向他鞠躬,还围着他的遗体转了转。</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焦裕禄墓地: 占地5万平方米, 开国领袖亲自题词, 现为重点示范基地</b></p><p>"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元老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对于三国中诸葛亮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贡献表达尊敬与仰慕,在三国中诸葛孔明为了蜀汉几乎贡献了一生的心血,然而天不遂人愿,终究天命难为,全国尚未统一便死在了统一征战的路上。</p><p>这样的老臣在我国新中国建设时期也有很多,像铁人王进喜等等,其中有一位却也是如同诸葛亮一般鞠躬尽瘁,他就是焦裕禄。</p><p>1. 早年经历</p><p>焦裕禄除了兰考县的书记身份外,早年间也是一步一步做上来的老革命人士。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活非常的困难,焦裕禄只能很早的出来跑生活。</p><p>在抗日战争期间,焦裕禄所在地区被日方占领,他被迫在山里挖煤,经历伪军的剥削与毒打后,焦裕禄终于不堪重负只得逃跑。由于没有相应的证件又害怕被伪军抓走,焦裕禄只能四处逃难逃到江苏宿迁到一位地主家做长工。</p><p>1945年,新四军解放了宿迁,焦裕禄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与军队,早年间被压榨的痛苦经历让他毅然决然的加入这支队伍,并冲锋在第一线。</p><p>成为村里的民兵队长,他每次都出色的完成党组织的任务,冲锋在战场的第一线,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展现了优秀的作风,为我军征兵等相关事宜作出重大贡献。战争结束后,他被任命为地方的书记。</p><p>1962年冬,焦裕禄被派遣至兰考任当地的县委书记,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兰考县面临风沙、内涝、盐碱等各方面自然灾害,农业产量都偏低……</p><p>面对这些问题,焦裕禄继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在兰考县的工作中以身作则,在昼夜颠倒的工作中终于病倒了,年仅42岁就因为肝癌不治去世。</p><p>2. 成就综述</p><p>1962年时,焦裕禄初至兰考县,这里一穷二白还遭受着严重的灾荒。而焦裕禄积极的总结经验,并利用了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总结出了治理三害的具体方针。经过一年夜以继日的努力,兰考县除"三害"的工作初见成效,焦裕禄也做了一个特殊的经验总结。</p><p>治沙时坚持农林结合的方法,利用树木来抑制风沙的肆虐;治水时坚持实地考察,分季节分地段科学治理,兼顾各个流域的情况;治碱时主要是引导大家种植耐碱作物,特别是泡桐这类能在沙中生长耐盐碱的作物。</p><p>焦裕禄为此订立了一整套相关的机制,鼓励大家种植泡桐。到他病逝时,兰考县的去三害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当地人民都非常感谢他的伟大贡献,纷纷自发的前去奠基这位书记。</p><p>当时很多当地人民都哭成一片,送别这位伟大人民书记,有一位农民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兰考人民的心里话:"俺的好书记,你是为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p><p>3. 实拍焦裕禄墓</p><p>焦裕禄的烈士葬于兰考县城的黄河堤顶,历时8年时间修建,占地5万平方米,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后变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焦裕禄同志的墓地现为我国重点的示范基地,墓的屏风上镶有由我国开国领袖亲自手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墓前的汉白玉石碑上面镌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首镶嵌烈士的瓷像,碑阴记载烈士的生平事迹。在1966年该墓还添加了董必武所题写的《学焦裕禄同志》。</p> <p>焦裕禄自从病逝后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到的,为人民服务而死,重于泰山,描绘的就是焦裕禄这种精神。焦裕禄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改变了兰考的面貌,完成了兰考人民的美好愿景。</p><p>1966年,主席亲自接近了焦裕禄的子女并让董必武赠送给他们五言长诗,用以纪念他们的父亲,歌颂焦裕禄同志伟大的革命精神。</p><p>不仅仅是开国领导人,我国很多继任的领导人都对于焦裕禄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非常赞颂,他已经成为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好代表、是我党的榜样,他的事迹默默留下,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p><p>相关媒体也对于焦裕禄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时评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坚定前行,他几乎是那个60-70年代最为闪耀的存在,他代表了那个时代我党的精神。</p><p>焦裕禄从最初的一位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逐步成长为冲锋在第一线的革命战士,靠的是被我们共产主义思想的改造与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p><p>正是因为承受非常多的痛苦,所以他急于改变下一代人的命运,其实他的努力就是为了后代能够更好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他也变成了后代的模范。</p><p>焦裕禄精神演变到现在,每个时代都有着他独特的解读,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当然他也逐渐变成了一种经典,一种代表着我们民族美好品质的精神典范。</p><p>他就如同雷锋精神一样,成为我们新中国发展过程以来优秀的精神品质。他们这些人虽然都很早的在建设过程中失去了生命,但是他们却不应该被历史所忘记,他们代表的是那个时代最为赤诚与火热的内心。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缺少的质朴与简单的精神,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不磨灭!</p> <p>毛主席时代的“两弹一星”, 对于现在有什么重要作用?</p><p>“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都是毛主席时代所做出的伟大决定。</p><p>1.有了核弹与导弹,在军事上可极大保障本土的安全,将本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降到最低。</p><p>2.有了核弹与导弹,可降低很多人员数量和预算,将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建设中。</p><p>3.打下了卫星技术的基础,现在诸如北斗系统和月球火星探索等通信航天都依托于于此,北斗系统也对导弹发射具有重要意义。</p><p>4.“两弹一星”是大国地位的象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相互确保摧毁理论现在也可以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的稳定。</p><p>5.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搞“两弹一星”,更是体现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有了这股精神,再有什么困难也是不怕的。</p> <p>珍宝岛十位战斗英雄, 五人牺牲五人幸存, 他们分别是谁?</p><p>1969年3月15日,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西侧的珍宝岛上,两个大国在这里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战。苏军出动大批坦克装甲车,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将珍宝岛占为己有。危急时刻,我国边防战士奋起反击,冒着严寒与敌人战斗,最终击溃了来犯之敌,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安全。</p><p><br></p><p><br></p><p>珍宝岛之战,我军涌现出了很多英勇无畏的战士,后来有十人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在这十位战斗英雄中,有五人牺牲在了战场上,还有五人得以幸存,他们分别是谁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p><p><br></p><p>孙征民,1936年出生,山东莱州人。珍宝岛之战中,他奉命奔赴前线执行排雷任务,在7个昼夜里,孙征民六次率小分队共排雷189枚。但不幸的是,他最后为其他小队排雷时壮烈牺牲,年仅33岁。</p><p><br></p><p><br></p><p>杨林,1944年出生,吉林德惠人。珍宝岛之战中,他随部队来到前线与苏军激战,架炮连续击中了敌人两辆坦克。就在击中第三辆时,一发炮弹落在杨林身边,顿时硝烟弥漫,杨林壮烈牺牲,年仅25岁。</p><p><br></p><p><br></p><p>王庆容,1940年出生,四川三台县人。珍宝岛之战爆发后,他主动请求担任突击队队长,登岛进行警戒。很快,大量苏军开始发起进攻,王庆容随后率部投入战斗,他身先士卒,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9岁。</p><p><br></p><p><br></p><p>于庆阳,1944年出生,辽宁金县人。珍宝岛之战爆发后,他冲锋在前,为后续部队前进开辟了道路。激战中,于庆阳头部不幸中弹,昏倒在地,醒来后他继续冲锋,走出五六步后牺牲,年仅25岁。</p><p><br></p><p><br></p><p>陈绍光,1938年出生,四川宜宾人。珍宝岛之战中,苏军分三路大举进攻,陈绍光率部奋起反击,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1岁。</p><p><br></p><p><br></p><p>孙玉国,1941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在苏军频繁挑起事端的背景下,他奉命率队登岛巡逻,并与入侵的敌人展开激战,成功把苏军赶出珍宝岛。不久,苏军卷土重来,珍宝岛之战爆发,孙玉国继续冲锋在前,表现出色。此后,孙玉国一战成名,历任团长、省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p><p><br></p><p><br></p><p>冷鹏飞,1933年出生,湖北浠水人。珍宝岛之战中,他率一个营的兵力来到前线作战,相继击退了敌人两次进攻,期间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此战过后,冷鹏飞由营长晋升为团长、副军长,还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br></p><p><br></p><p>周登国,1943年出生,重庆彭水人。1969年3月2日,他与孙玉国一起把入侵的苏军赶出珍宝岛,并在随后的战斗中不顾负伤,仍然坚持奔赴前线战斗。此后,周登国担任过副师长,还参加了两山对越作战,于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br></p><p><br></p><p>华玉杰,1944年出生,安徽亳县人。珍宝岛之战中,他用火箭筒与敌人激战,连续击中了四辆装甲车,荣获一等功。此后,华玉杰继续在部队服役,于1985年转到地方工作,担任淮北直属机关工会主席,一直到退休。</p><p><br></p><p><br></p><p>杜永春,1943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珍宝岛之战中,他主动请战,随侦查排执行埋雷任务,并且留下来负责雷区警戒。很快,苏军坦克迂回过来,杜永春立刻指挥战士们把手榴弹捆在一起扔出,最前面那辆T-62坦克被炸瘫。此后,杜永春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最后从师政治部主任转业到工矿企业,一直到退休。</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铁姑娘郭凤莲:带领大寨度重重难关, 今过花甲之年, 仍在商海驰骋</b></p><p>在古代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受到压制和盘剥,但是早在西汉时期,女性意识就已经开始萌芽和觉醒。一直发展到近现代,女性更是作为重要的变革力量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p><p>而女性也早已经摆脱了原来柔弱的形象,开始铁血担道义,承担起和男性平等的责任与义务。在历史的进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刚毅的女性,她们或是妙手著文章,在思想领域争得一席之地,或是有着不输男儿的魄力和胆识,毅然下海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p><p>出生于上世纪中叶的大寨姑娘郭凤莲就是这些女性当中的典型代表,她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当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姑娘”。不仅在1964年带领着大寨度过了艰难的时光,现在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依旧在商海驰骋着。</p> <p>一、带领大寨度过重重难关,她是人们心中的“铁姑娘”</p><p>1947年的一天,山西昔阳武家坪村响起了婴儿嘹亮的哭声,郭凤莲呱呱坠地,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寨人,她自小便与大寨结下了深厚的情感。1963年,一场洪涝使得整个大寨陷入了困境,许多庄稼被淹,房屋冲毁。</p><p>面对这样一场天灾,时年16岁的郭凤莲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大寨的抗灾自救活动中,她带领着自己的小姐妹,和男人们一样扛沙袋、搬石头,抗洪抢险,成就斐然。这支队伍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姑娘队”在队里表现突出的郭凤莲自然被选为了队长。</p> <p>在1964年,当“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在全国吹响时,郭凤莲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生产建设当中。以她为首的“铁姑娘队”在总结别的大寨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符合本家乡发展的策略,她们兴修水利,开荒种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使得整个大寨的面貌都焕然一新。</p> <p>交上来这样优异的成绩单,郭凤莲名声大振,在1973年被授予大寨党支部书记一职。那一年她才26岁,新官上任三把火,她更是将整个大寨都带进了“铁姑娘时代”,大寨由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p><p>1978年,郭凤莲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随中国代表团出访日本、法国、罗马尼亚等国家,观摩他们的生产情况,也学习他们的生产方式。在那样的年代,作为一个从小山村走出去的女性,郭凤莲堪称女性的楷模。但是不管走到哪里,她依旧是大寨人们心中的那个铁姑娘。</p> <p>二、宝刀未老,昔日铁姑娘而今再创商海神话</p><p>在经过了近十年的沉寂,1991年,郭凤莲复出,再度任为大寨的第八任党支书,在淡出大众视野的十年间,她心心念念的,始终是大寨的发展问题。</p><p>因此,随着群众的呼声越来越强,郭凤莲重回了大众面前,并且宝刀未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大寨的前进方向,她有着新的发展蓝图。</p> <p>凭借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威震全国的名气,郭凤莲意识到要好好抓住这一品牌效应。基于此,她创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发出了一条以大寨特色为基础的品牌产业链,涵盖了餐饮行业、轻工业、煤炭业和旅游业等多种特色产业。</p><p>郭凤莲带领乡亲们开办水泥厂、服装厂、核桃露生产基地等多种企业,具有大寨特色的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行业也风生水起。</p><p>并且她还不忘充实理论知识,多次聘请海内外的名师前往大寨给村民们讲学,传授营销、生产等知识,学习经验。她还自学商业谈判技巧,为的就是寻求更多更好的对外贸易机会,争取将整个品牌推向全世界。</p> <p>这些产业的工人都来自大寨,整个品牌立足大寨本土特色,因此每一个模块的利润都非常可观。仅“大寨核桃露”这一个项目,就能在每年为大寨带来六十万元的纯收入,更别说其背后的核桃基地能够给种植户带来多大的利润了。</p><p>而所创收的经济利润,也并不全用于村民的个人享受和成本的投入,郭凤莲还将收益更多地投资在当地的教育,近年来,大寨的希望小学、中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p><p>在这些学校中也走出了很多人才,他们在成长成才后往往也非常乐于带着先进的思想和技能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由此可见,郭凤莲此举是商海中的成功实践。</p> <p>三、敢做敢闯,敢想敢拼,铁姑娘精神内核值得传承</p><p>郭凤莲的成功,与她本人的两大精神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p><p>首先是她敢做敢闯。在家乡发洪水的时候,她能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当中去,在“农业学大寨”口号的倡导下,她能够热情地参加经济建设,这样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人生态度,注定了她在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退缩。</p><p>人生从不缺少机遇,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准确辨认出机会的来临并且是否能够像郭凤莲那样有当机立断的勇气去抓住它。一旦抓住了机会,剩下的就是敢做敢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苦难死磕到底,抱着这样的韧性,就很难不成功了。</p> <p>其次,是郭凤莲敢想敢拼。哪怕沉寂了十年,郭凤莲依旧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着时代发展的大势,并且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出最有利于家乡发展的举措和决定,同时还非常注重提升自我。这点魄力,必须要有敢想敢拼的气质才能够支撑。</p><p>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要把目光放长远,抱有创新的精神和态度,并且在下定决心要做成某事时,心无旁骛地去实现它。同时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己,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p><p>总之,郭凤莲以其敢做敢闯,敢想敢拼的精神创造了属于大寨的奇迹,她的这一精神也正好符合她“铁姑娘”的形象,这一精神内核值得今人传承下去。</p><p><br></p> <p>《英雄儿女》这部影片,精彩演绎了志愿军战士们的热血风采,热忱讴歌了中国军队所向无敌的铁血军魂和牺牲精神。每一名志愿军的英雄故事,就是一首中华民族不畏列强的光荣史诗。</p> <p>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上映,轰动一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看完电影后,专门给作协党组书记刘白羽打电话说:“我想作家一定要到火热斗争中去。巴金抗美援朝,深入生活很好嘛!写出了《英雄儿女》这样的好作品!</p> <p>1964年, 周总理看完电影, 深夜打电话表扬, 罗瑞卿许世友为它定名</p> <p>“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做和声……。”电影中这首大气磅礴的主题曲《英雄赞歌》,伴随着电影的放映,迅速传唱大江南北。</p> <p>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部经典电影仍然鼓舞和激励着无数人的爱国情怀。今天,世界依然不够太平,强权国家肆意妄为,蛮横践踏国际规则。此时,我们正需要当年抗美援朝时那种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那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宁,奋勇向前,永不妥协!</p> <p>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罗布泊上空同时升起了两颗“太阳”,其中一颗“太阳”迸发出比一千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当天深夜,这条消息从北京传出。一时间,举国沸腾,举世震惊。</p> <p>人民日报发喜报庆祝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是靠自力更生研制成功的。东方巨响,震惊世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p> <p>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场的工作人员欢呼雀跃。“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是一代代“马兰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盾牌的精神动力。</p> <p>取得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与咱们的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特别是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便是于敏!于敏院士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爆,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p> <p>于敏院士完成了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被称为"于敏构型"。于敏说:“我只是其中一个卒子。”</p> <p>当时的中国,有着一大批于敏这样的科学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一直在无私的奉献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