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蓬莱——古莲花池

小龙鱼

<h3>古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位于保定市中心,始建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总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水池面积7900平方米。</h3> <h3>古莲花池是集园林、行宫、书院为一体,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以环水建榭为显著特点,以水为胜,因荷得名。</h3> <h3>园内主要建筑有春午坡、濯锦亭、篇留洞、观澜庭、绿野弟桥、红枣坡、藻泳亭、君子长生馆、水东楼等建筑</h3> <h3>秀丽的宛虹桥、曲桥和元代建的白玉桥,参差的假山奇石、林木荷塘之间,构成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h3> <h3>各景点有机结合一起,保持了古莲花池小巧玲珑,漪碧涵虚的风格。园景布局严谨,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博得‘城市蓬莱’的美称。</h3> <h3>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时任保定都元帅的汝南王张柔率部开始修建,当时起名为雪香园,即古莲花池的前身。</h3> <h3>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保定知府查志隆在此基础上大规模扩建整修,并以“涟漪夏艳”称号将其列为古城保定八景之一。</h3> <h3>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h3> <h3>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任直隶总督李卫创办“直隶书院”,选址古莲花池,因此取名为“直直隶书院”。</h3> <h3>清乾隆十年(1745年)扩建为行宫,乾隆、嘉庆、光绪三朝皇帝均来此住跸,乾隆先后6次来此游赏。</h3> <h3>皇帝在此召见直隶督员、大臣,</h3> <h3>所赐‘御书明职’、诗词,和君臣即景吟诵唱的诗文,很多都整理好,刻成碑文。</h3> <h3>这些诗文见于园林的碑蝎之上,加上诸多古代名人的诗、文贴多种手笔真迹旧贴,篆刻在38块方石上,定名为“莲池书院法贴”。</h3> <h3>古莲花池内收藏有大量的古玩、奇珍异宝、名人字画。园内有琼楼玉阁,奇花异卉,仙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织成画,交织成诗,组成著名的古莲花池十二景。</h3> <h3>让我们逐一去欣赏一下这“古城蓬莱”优雅别致的十二景</h3> <h3>首先一进古莲花池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牌楼,坐北朝南,三门四柱的彩绘牌楼,高约10米,朱漆彩绘,悬挂大总统徐盛昌书“古莲花池”大字横匾,门前石狮雄踞左右,背面,枋心籫书“涟漪夏艳”四个大字。牌楼上的题字,是当代书法家黄绮的手笔。</h3> <h3>春午坡,位于正门之首,像座雕花的彩屏,正如苏东坡《雨中看牡丹三首》诗所咏的“午景发秾艳,一笑当及时”,因此取名</h3> <h3>春午坡是由太湖石和本地石组成的假山,南坡正中嵌有“春午坡”三字刻石,左右有乾隆皇帝即景题咏的石竭。</h3> <h3>观澜亭,位于篇留洞假山山顶,原来是莲池十二景中的泺淯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烧毁,修复后改为现名。</h3> <h3>濯锦亭,南面临水池,是观景赏荷的好处所。濯锦又暗喻荷花</h3> <h3>花南研北草堂,中间三间是草堂,“花南研(砚)北”,是形容这里适于赏景著述,左边屋子叫“重阆之居”,意为幽深的神仙住所,右边的屋叫“因树轩”,比喻此处适于隐居之所。有诗为鉴:别有平台宛转廊,绯桃绿柳艳韶光。若云不羡清幽好,何必颜堂曰草堂。</h3> <h3>万卷楼,高两层,楼前临北塘,藏书万卷,分九类贮存楼上,光绪年间达到三万多卷,楼下是学士们观书之所,楼前开设学堂,教授古学。</h3> <h3>高芬阁,位于北塘北岸正中,南与藻咏楼相望。高两层,南侧平台伸向水中,便于赏荷,</h3> <h3>鹤柴,位于君子长生馆西侧,原为养鹤之处。</h3> <h3>篇留洞,是一座危岩耸立,怪石嶙峋的假山,山内有石洞相通,洞内有乾隆皇帝吟诗刻石。该景由假山,山刁、古亭组成一完整景观。</h3> <h3>藻咏楼,在中心州中部,坐北朝南,与北岸的万卷楼相望。二层歇山顶,高13米,前面假山高耸,楼名“藻咏”,是因为楼后南塘中的绿藻在水中漂游。乾隆在此咏诗中有赞。</h3> <h3>绿野梯桥,位于篇留洞西南,南北走向,是一座三孔汉白玉桥,桥身长9.65米,宽2.65米,汉白玉砌成,下有三拱,元代风格,</h3> <h3>红枣坡,位于绿野梯桥南,为一座土石相间的假山,因坡上遍植红枣而得名。坡顶六幢亭高耸,亭内存有辽、金、元时期陀螺尼经石柱六幢,故名六幢亭。</h3> <h3>君子长生馆,北塘西岸频水处,歇山式建筑,有一砖刻拓片上刻有“君子长生”四字。</h3> <h3>响水涧,位于君子长生馆北,是一亩泉水流入园内紧连池塘的一段壕涧,其形状好似一把平放的头西尾东的“古筝”。古筝的头部又似一架扬琴,尾部似竖弦琴,石桥横架涧底西高东低,形成流水落差,涧里散置礁石,流水击石如拨动琴弦。</h3> <h3>水心亭,又名临漪亭,位于北塘中央。高约三丈,八角双层重稽攒尖顶,亭南是凌空飞架的宛虹桥,亭北是衔亭接岸的五孔曲桥。</h3> <h3>有许多历史有名的建筑被毁坏,正在逐步修缮,还原。</h3> <h3>整个古莲花池就介绍完了。画龙点睛,很笼统,听完了感觉怎么样?这的涟漪夏艳的画卷还算优美吧?是否有了到此一游的冲动,哈!如果没看我的简介,您的游览怕是走马观花,听了我的介绍再游,你肯定会是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