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 De Min 2020. 8. 3<div><br></div> 门德尔松,全名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浪漫主义音乐著名代表之一。 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犹太家庭,爷爷是哲学家,父亲是富有的银行家,母亲知书达理,对孩子天赋了如指掌,懂得因材施教。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9岁时就成功举办了属于自己的钢琴演奏会。11岁起又以作曲赢得声誉。由于家庭搬迁,认识了大文豪歌德,成了忘年交。12岁举办个人演奏会,邀请歌德和韦伯(浪漫主义音乐开山鼻祖)同时参加。门德尔松的演奏令歌德震撼,歌德当时就发出邀请,希望他到自己家做客,歌德把门德尔松奉为上宾。<br> 门德尔松1826年(17岁)为莎士比亚剧作《仲夏夜之梦》写配乐,受到好评。1829年(20岁)指挥首演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恢复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起了重要作用。同年起,他漫游了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在创作上留下印记。此后到1832年,他在国内重要名城游历,广泛接触当时社会生活,这些不仅大大启发了他的艺术思想,而且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这期间创作了《赫布里德》序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钢琴小品曲集《无词歌》中的某些篇页。从1835年始,他担任了著名的莱比锡“该万音乐厅”(Gewandhaus)管弦乐队领导。1843年起任莱比锡布业大厅乐团指挥。1843年创建莱比锡音乐学院(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现名:莱比锡门德尔松音乐与戏剧大学)。以他为首的莱比锡乐派对德国音乐事业起了积极作用。1847年11月4日突然逝世,年仅38岁。<br> 门德尔松出生在富裕家庭,平日生活在贵族圈子里,对当时社会冲突、劳苦大众和普通知识分子的困境没有切身体验,因而他的创作欠缺这方面的内容。但他作为一位有高度文化艺术修养的音乐家,仍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的音乐以描写自然景物,表现神话题材和抒发个人诗意情感而著称。门德尔松逝世后一段时期内,曾被认为是继贝多芬之后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引起当时欧洲各国普遍的喜爱,对德国、捷克及斯堪的纳维亚的民族音乐的发展,也曾发生过一定的影响。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门德尔松的音乐曾受到评论家的指责,被认为缺乏独创性、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从今天看来,门德尔松的音乐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结构完整,从所选的内容和题材到所用的手法都具有其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无论对于德国或对于世界来讲,仍不失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门德尔松的代表作: 1.《仲夏夜之梦》<br> <br>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虽然剧中故事发生在古希腊,但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标准却完全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现实生活。此剧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巨大,后人将其改变成故事、绘画等。《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之一,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17岁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年龄段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仲夏夜之梦》是门德尔松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2.《威尼斯船歌》 《威尼斯船歌》是作曲家旅行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有感而作,在曲集《无词歌》中收进了三首,共性特征是:均采用小调式,左手伴奏模仿荡漾的水波,右手弹奏如歌的旋律,内中常用三、六度双音进行,具有意大利城市民歌的风味。 3.《春之歌》 《春之歌》是曲集《无词歌》中最著名的乐曲之一,并有小提琴改编曲广为流传。此曲以其明快的旋律和独特的伴奏音型,表达了一种春天所具有的清新爽朗的气氛。 <p>4.《芬格尔洞穴》</p> 这是门德尔松在苏格兰旅行时有感当地海景而写的标题管弦乐曲。位于苏格兰西海岸的赫布里底群岛的一个孤寂的小岛上,有个著名的芬格尔洞穴。据说这个洞穴高30米,宽70米,洞穴底部为海水淹没,穴内黑暗,回声巨大,其中屹立着众多岩柱,形似一座巨大无比的管风琴。风平浪静时,微波荡漾,水声悦耳。暴风雨来时,浪涛翻滚,海水冲击洞穴发出惊人的声响,远播数里之外。此外,这一海景还同民间史诗有关。芬格尔是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其功绩由他的儿子奥西安传颂。当门德尔松来到苏格兰观赏芬格尔洞穴时,除了目睹大自然的奇观时,同时也想到了古代传奇英雄故事。他用交响乐的手段,既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奇观,同时也把对民间史诗中英雄事迹的回顾融入其中。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使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魅力。 <p>5.《e小提琴协奏曲》</p> 作品完成于1844年。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诗情画意的杰作,是世界小提琴音乐文献的经典,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是小提琴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乐曲集中了门德尔松创作的典型特征:如歌的的抒情,对大自然的浪漫情感和幻想,充满光彩的诙谐。协奏曲由三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章组成,三个乐章不间断过渡,增强了全曲的贯穿同一,接近于单乐章的交响诗。<div><br></div> <p>背景音乐:格奥尔格·菲利普·泰勒曼《Bourree F大调》</p> 背景音乐演奏者:聂嘉瑞(Jerry Nie),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