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淘米

在人间

<p> 作者:元亨利贞</p> <p>  淘米乃寻常之小厨事,微不足与人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崔元荣先生以《淘米》为题,由本人淘米之心得引伸出社会层面的大道理,并见诸于报端,开淘米论之先河,赢得一片赞许。可惟独一位妇人,对崔先生的淘米观不以为然,固执地认为好米不用淘。崔先生也不屑与之争辩,因为伊曾反对对公路进行提级改造,理由是交通太通畅,煤和矿被外国人拉完更容易,担心没有了炭,儿孙后代无法煮饭吃。</p> <p>  受崔先生影响,我也关注起淘米之事来。用心了解一番,才发现不特生活中淘米之法不尽相同,便是营养学界的专家们也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淘米务净,不留一粒秕谷杂质,主张饮食精细卫生;有观点认为米万不可淘洗,因为谷之精华在皮,米之精华在糠,淘米会造成营养大量流失,主张饮食丰富粗放;还有观点认为应将前二者折中,适度淘洗,扬长避短。而那妇人好米不用淘的观点也自有专家支持,不单是妇人之见了。</p> <p>  由淘米我只能联想到烹饪,而老子却可以由烹饪联想到治国。《道德经》中讲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大意是讲,治理大国一不能来回折腾,二要掌握火候。唐宗宋祖对此很是推崇,都写有专门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我想淘米之道也大致如此,过犹不及,贵在适度。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也是这个道理。</p> <p>  至于某妇人对于使劲往国外拉煤的担忧,诸君断不可一笑了之。近日便有某君也开始担忧科技高速发展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他列举了一组交通事故方面的数据加以证明:我国平均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超十万人,致伤约45万人,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致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p> <p>  这些皆是由淘米而引出的闲话,应该就此打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