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飞越千山万水,我们日夜兼程。送教活动第三天津南和秦安两地物理老师从四面八方齐聚一堂,只因我们不忘初心,常有梦想相伴左右,努力肩负起教育的重担!</p> <p>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各种资料,把自己优秀的教育教学心得加以整理总结与秦安的老师们交流分享。阎老师时常给我们推荐好的资料和素材,使我们的讲座视角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p> <p>此次送教活动中精诚团结的物理组,在教研员阎学辉老师的指导下,兢兢业业积极做好准备,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真诚地与秦安老师共同分享。</p> <p>阎学辉老师是天津市津南区物理教研员,天津市未来教育家,阎老师用娓娓道来的基调,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这功底源于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源于对教育的孜孜不倦,源于对工作的乐此不疲。《小议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阎老师带领秦安的老师们一起解读教材,使老师们真正感受到教材知识的前因后果,使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精准的把握教材,更好的使用教材,使老师们的教学事半功倍。</p> <p>今天是秦安送教活动的第三天,阎老师的《话--题》点燃了秦安老师们学习的热情!通过讲座老师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阎老师鼓励学员老师们要善于发现、善于反思,做高素质的教师,做有品位的教师。</p><p><br></p><p><br></p><p><br></p><p><br></p> <p>《话--题》阎老师以题带知识点,以点带面,教给老师们如何通过题目抓住核心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解读秦安中考物理题,将她对物理教学的研究展现的淋漓尽致、通俗易懂。幽幽送教情,绵绵润秦安。阎老师以点带面,教给老师们如何阎老师的讲座受到了秦安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也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收益匪浅,激发了我们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点,让学生去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学员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虽然是一门自然学科,但阎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使老师们感受到温暖,产生共鸣。</p> <p> 阎老师出色讲座一次次的激起了秦安老师们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们的反思。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对话中,老师们喜悦地收获着讲座思想的精华、理论的精华。</p> <p>阎老师的讲座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她总能把一些教学中难处理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准确的切入点处理好。</p> <p>阎老师提倡在实验教学中,不仅仅学生要做实验,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为什么要选这些器材。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去进行实验,养成多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这样孩子们才是真正参与到了实验中,这样的实验教学才是有效的!</p> <p>听完阎老师《话--题》的讲座,老师们意犹未尽,也真正体会到题不仅仅能使学生对知识越来越熟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这些题,帮助学生将知识以点带线,以线构面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我们给学生讲的不是题,而是知识、方法、思考习惯……</p> <p>阎老师给我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孩子在课堂上真正的思维参与,而不是形式上的参与。</p> <p>认真笔记的学员们……</p> <p>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我国在线教育的繁荣发展。由于大中小学停课,各地学校纷纷将传统教学内容搬上“云”端,许多在线教育企业推出免费课堂支援战“疫”,合力培养了学生群体的在线学习习惯。</p> <p>于丽老师是津南区骨干教师,津南区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于老师教学理念先进,有着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于丽老师的网络直播课《分子热运动》新授课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重要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探究实验和极具创新性演示实验引人入胜,深深吸引了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p> <p>于丽老师的《微课——移动课堂的助力工具》给老师们带来了如何制作微课,给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制作微课的软件的使用方法。于丽老师准备了丰富的微课制作资源,熟练的操作,精准的讲解,使老师们很快掌握了一些制作微课的方法。</p> <p>微时代来临,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式的学习,手机里的今日头条、微博热搜、腾讯新闻等取代了原来每天的看报读报时间;抖音里的短视频、豆果美食里的小教程取代了我们去学烹饪的时间,全民都可以成为大厨;学生学习的这阵地——教室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利用线上资源,这个教室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公交车上,图书馆里,商场里,客厅乃至卫生间,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的课堂。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近日宣布推出“学浪计划”(6月8日),拟投入百亿流量,扶持平台教育创作者。据介绍,该计划将为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语言教学、高考、考研、职业教育等教育内容提供流量支持,在生产、分发及变现三个环节全方位帮助教育内容创作者,鼓励更多线上名师脱颖而出,打造触手可及的“全民移动课堂”。</p> <p>在教育中常量应该是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高水平理解,而变量才是学生为理解问题所花费的时间,那么用于满足自学需求的教学资源从何而来呢?微课从某方面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p> <p>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课上老师们积极的制作微课,互相交流各自的作品,老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制作微课,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方便。</p> <p>学员在认真的制作微课……</p> <p>在与秦安老师们的交流中,感到他们愿意提高自己,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与作为教师的人文修养,使他们自带使命感的基因。通过甘肃秦安三天的送教活动,我们被当地老师们的认真学习,热情好客所感动。此次送教活动传递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不断学习的精神!飞越千山万水,我们日夜兼程。</p> <p>甘肃送教交流,这是一种先进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方法的交流,是先进教研方式的有机结合,交流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得到了学习、取长补短,对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津甘两地交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