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区滨南之往事《滨南采油厂》(一)

玩者 感恩铭记 互道珍重

<p class="ql-block">从1958年开始,原地质部在滨南地区开展了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在单家寺钻成滨浅1井,1963年钻成滨浅2井,但均未见油气显示。1965年,根据地震第二标准层构造图部署滨2井,3月由32100钻井队开始钻井,5月28日完钻,10月11日经试油发现沙二段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滨南油田的诞生,同时也揭示了滨南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的前景。</p><p class="ql-block">滨2块的滨2井,直井,1968年5月28日投产,生产沙二段四砂层组,油层井段2466.2-2475.8米、油层2层8米。初期日产液量57吨/天,含水为零、全油,无水状况生产一直持续3个多月,到1968年9月14日取样才见水,含水非常低,仅5.8%。 生产至1976年4月转注水井,截止转注时累计产油0.9976万吨,产水1.8081万吨。2007年8月8日报废。自1976年4月至2007年8月8日报废期间,一直为注水井,报废前累计注水101.0147万方。</p> <p class="ql-block">从1958年开始,原地质部在滨南地区开展了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在单家寺钻成滨浅1井,1963年钻成滨浅2井,但均未见油气显示。</p><p class="ql-block">1965年,根据地震第二标准层构造图部署滨2井,3月由32100钻井队开始钻井,5月28日完钻,10月11日经试油发现沙二段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滨南油田的诞生,同时也揭示了滨南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的前景。滨2块的滨2井直井,1968年5月28日投产,生产沙二段四砂层组,油层井段2466.2-2475.8米、油层2层8米。初期日产液量57吨/天,含水为零、全油,无水状况生产一直持续3个多月,到1968年9月14日取样才见水,含水非常低,仅5.8%。 生产至1976年4月转注水井,截止转注时累计产油0.9976万吨,产水1.8081万吨。2007年8月8日报废。自1976年4月至2007年8月8日报废期间,一直为注水井,报废前累计注水101.0147万方。</p> <p class="ql-block">1965年,根据地震第二标准层构造图部署滨2井,3月由32100钻井队开始钻井,5月28日完钻,10月11日经试油发现沙二段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滨南油田的诞生,同时也揭示了滨南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的前景。滨2块的滨2井直井,1968年5月28日投产,生产沙二段四砂层组,油层井段2466.2-2475.8米、油层2层8米。初期日产液量57吨/天,含水为零、全油,无水状况生产一直持续3个多月,到1968年9月14日取样才见水,含水非常低,仅5.8%。 生产至1976年4月转注水井,截止转注时累计产油0.9976万吨,产水1.8081万吨。2007年8月8日报废。自1976年4月至2007年8月8日报废期间,一直为注水井,报废前累计注水101.0147万方。</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滨1井获工业油流发现平方王油田。平方王油田现属滨南采油厂管理,位于滨州市境内,构造上处于东营凹陷最西部尚店—平方王断裂鼻状构造带的东南端,为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油藏。该油田1970年10月投产,1972年12月注水开发,到2002年底探明含油面积38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6035万吨。截至2003年6月,投产油井279口、注水井108口,累计产油1237.74万吨。</p><p class="ql-block">1966年,1807队在滨1井的井位。</p> <p class="ql-block">1968年5月6日,九二三厂一分厂筹建领导小组成立。11月8日,九二三厂一分厂正式成立。1972年9月5日改称滨南采油指挥部。</p> 1968年6月1日,滨南原油首次外运。 <p class="ql-block">1968年,到惠民地区革委会去报喜。梁延庆摄</p> 1968年6月1日,滨南原油首次外运。 <p class="ql-block">1968年6月1日,滨南原油首次外运。梁延庆摄</p>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8日,“九二三厂一分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p>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梁延庆摄</p> 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 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梁延庆摄</p> 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梁延庆摄</p> 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 1968年11月8日,滨南采油厂投产大会。 <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1日,滨油田投产大会。梁延庆摄</p> <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6日,单2井获日产0.47吨工业油流,发现单家寺油田,是在胜利油田发现的第一个特超稠油油田。单家寺油田现属滨南采油厂,位于滨州市单家寺乡与东营市利津县的交界处,处于东营凹陷构造西部、滨县凸起的南坡上,以受构造控制的岩性、地层油藏为主。该油田的普通稠油储量1983年5月投入开发,特稠储量1984年10月投入蒸汽吞吐开发。到2002年底,探明含油面积26.5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9477万吨,探明天然气含气面积7.1平方千米、地质储量4.2亿立方米。截至2003年6月,投产油井698口、注水井34口,累计产油1062.55万吨,累计产气0.576亿立方米。</p> <h3>1973年3月7日,滨南报捷。</h3> <h3>1973年5月2日,滨南原油外运 。</h3> <h3>1973年5月2日,压裂滨南油田。</h3> <h3>1973年7月4日,滨南采油9号计量站。</h3> <h3>1973年9月20日,压裂队在滨南四区一点多井压裂,一天即完成五口井的压裂任务。</h3> <h3>1973年,滨纯管线超声波探伤施工。</h3> <h3>1974年3月5日,滨南攻关队。</h3> <h3>1974年8月9日,滨南采油指挥部报捷表决心。</h3> <h3>1974年8月9日,滨南采油指挥部报捷表忠心。</h3> <p class="ql-block">1974年11月13日,滨4—西3—11井喷油,最高日产1161吨。11月18日,滨197井喷油,最高日产1560吨。</p> <h3>1974年12月24日,滨南女子采油四队理论小组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交流学习经验体会。</h3> <p class="ql-block">1974年,滨南新老职工分析井况。</p> <p class="ql-block">1974年12月11日,滨237井喷油,最高日产1042吨。</p> <h3>1975年,滨南采油五队工人战严寒,在2号计量站的261井换抽油机盘根。</h3> <h3>1975年5月9日,滨南指挥部。</h3> <p class="ql-block">1975年8月28日,黄河出现汛情,流量高达6360立方米/秒。滨南采油8队的2个计量站8口油井被淹,洪水漫及值班房顶。</p>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姜东青摄</p>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姜东青摄</p>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姜东青摄</p> <h3>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h3>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姜东青摄</p>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姜东青摄</p>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采油。姜东青摄</p> <h3>滨南采油厂油田首支女子采油队-勤学苦练增本领。</h3> <h3>滨南采油厂油田首支女子采油队-事事当先展风采。</h3> <h3>1976年1月19日,滨南采油8队工人在毛主席“词二首”鼓舞下,以肯登攀的精神战风沙保证取全取准油井资料,工人在交接班。</h3> <p class="ql-block">1976年1月20日,滨南采油一矿采油八队党支部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p> <h3>1976年2月12日,滨南采油指挥部的家属同志,在修建水库。</h3> 1977年1月,油田召开团代会滨南。 <h3>1977年8月9日,滨南采油五队学毛选。</h3> <h3>1977年8月12日,滨南供应处送料到现场。</h3> <h3>1977年8月13日,滨南作业七队装井口。</h3>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自己种的水稻。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自己种的水稻。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队干部谈心。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队长教新工人。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队长教新工人。 1979年,滨南2队6号站队长教新工人。 1979年,3229队在梁26井打出较好的水平。 1979年,3229队在梁26井打出较好的水平。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实行会餐工人满意。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工人自己种的辣椒。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工人自己种的菜。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工人自己种的辣椒。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工人自己种的藕。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工人自己种的冬瓜。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工人自己种的冬瓜。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自己动手制成注水测试设计。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投资料全准率达到100%。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下测试仪。 1979年,滨南采油二队作业。 <p class="ql-block">1981年,滨采分厂一角。</p> 1981年,滨南工具队在纯25-1井换变速箱。 1981年,滨南工具队在纯25-1井换变速箱。 1981年,滨南工具队在纯25-1井换变速箱。 1981年,滨采13队。 1981年,滨采13队。 1981年,滨采13队。 1981年,滨采5队。 1981年, 滨采10队检修设备。 1981年, 滨采10队检修设备。 1981年, 滨采10队检修设备。 1981年, 滨采10队检修设备。 1983年,滨南输油大队组织新进队的协议工技术学习。 1983年,滨南输油大队组织新进队的协议工技术学习。 1983年,滨南采油三队在1号新楼组织新井投产会战。 1983年,滨南采油三队在1号新楼组织新井投产会战。 <p class="ql-block">1984年3月15日,郑4井获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王庄油田。王庄油田现属滨南采油厂管理,位于利津县境内,处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构造西段、陈家庄凸起西南,是由前震旦系变质岩潜山油藏和下第三系构造岩性砂岩油藏组成的复合式油藏。该油田1984年5月试验性开发,同年10月注水开发,到2002年底,探明含油面积5.5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546万吨。截至2003年6月,投产油井77口、注水井6口,累计产油243.49万吨。</p> <h3>1984年,郑四井1100吨祝捷大会。</h3> <h3>1984年,滨南采油11队在管理郑四井。</h3> 1984年,滨南采油11队在管理郑四井。 <p class="ql-block">​滨南采油厂工程技术人员在千吨井郑 4 井井口合影留念。(从左到右:1、辛成武2、郑定杰3、李树林4、向明恕5、王纯训6、张世星7、姚远勤)</p> <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8日,3292钻井队施工的郑10井喷油,最高日产1060吨井。</p> <h3>1984年,滨南团委在交通车站打扫卫生。</h3> <h3>1984年,滨南团委在交通车站打扫卫生。</h3> <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25日,3293钻井队施工的郑4-6井喷油,最高日产2922吨。</p> <h3>1987年,滨南热采矿。</h3> <h3>1987年,滨南采油五队职工夜间巡。</h3> <h3>1987年,滨南作业队下隔热管柱。</h3> <h3>1987年,滨南采油四矿矿长魏增祥在检查泵站情况。</h3> <h3>1987年,滨南采油五队用微机录取资料。</h3> <h3>1987年,滨南注水站2号泵。</h3> <p class="ql-block">1988年,滨南采油五矿三大队在(单家寺)稠油开发中做出贡献。</p> <h3>1988年,滨南中学出校报。</h3> <h3>1988年12月15日,滨南采油四矿矿长魏增祥在检查泵站情况。</h3> <p class="ql-block">1989年8月1日起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部分二级单位名称更改如下:原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胜利采油指挥部、东辛采油指挥部、现河采油指挥部、纯梁采油指挥部、滨南采油指挥部、临盘采油指挥部、河口采油指挥部、滨海采油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采油厂、东辛采油厂、现河采油厂、纯梁采油厂、滨南采油厂、临盘采油厂、河口采油厂、滨海采油厂。此前,1988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领导曾口头宣布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改称胜利石油管理局;1989年6月20日,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发出《关于启用胜利石油管理局名称的通知》。</p> <p class="ql-block">1989年8月24日,单家寺至东营稠油管线正式投产。该管线西起单家寺稠油首站,东至油气集输公司东营原油库,全长38千米,年输油能力150万吨,是油田第一条稠油输油管线。</p> <p class="ql-block">1965年,根据地震第二标准层构造图部署滨2井,3月由32100钻井队开始钻井,5月28日完钻,10月11日经试油发现沙二段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滨南油田的诞生,同时也揭示了滨南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的前景。</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滨1井获工业油流发现平方王油田。平方王油田现属滨南采油厂管理,位于滨州市境内,构造上处于东营凹陷最西部尚店—平方王断裂鼻状构造带的东南端,为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油藏。该油田1970年10月投产,1972年12月注水开发,到2002年底探明含油面积38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6035万吨。截至2003年6月,投产油井279口、注水井108口,累计产油1237.74万吨。</p><p class="ql-block">1966年,1807队在滨1井的井位。</p> <p class="ql-block">1968年5月6日,九二三厂一分厂筹建领导小组成立。11月8日,九二三厂一分厂正式成立。1972年9月5日改称滨南采油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1968年5月6日,九二三厂一分厂筹建领导小组成立。11月8日,九二三厂一分厂正式成立。1972年9月5日改称滨南采油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1969年6月4日,九二三厂革命委员会决定组织滨南地区油田开发建设会战,并组成了11人会战领导小组,焦力人任组长。梁延庆摄</p> <p class="ql-block">1975年8月28日,黄河出现汛情,流量高达6360立方米/秒。滨南采油8队的2个计量站8口油井被淹,洪水漫及值班房顶。</p> <p class="ql-block">1984年3月15日,郑4井获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王庄油田。王庄油田现属滨南采油厂管理,位于利津县境内,处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构造西段、陈家庄凸起西南,是由前震旦系变质岩潜山油藏和下第三系构造岩性砂岩油藏组成的复合式油藏。该油田1984年5月试验性开发,同年10月注水开发,到2002年底,探明含油面积5.5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546万吨。截至2003年6月,投产油井77口、注水井6口,累计产油243.49万吨。</p> <p class="ql-block">​滨南采油厂工程技术人员在千吨井郑 4 井井口合影留念。(从左到右:1、辛成武2、郑定杰3、李树林4、向明恕5、王纯训6、张世星7、姚远勤)</p> <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13日,滨南采油八队职工水上划船采油。</p> <p>1985年,惠民凹陷第二次勘探论证会。</p> <p class="ql-block">1989年8月24日,单家寺至东营稠油管线正式投产。该管线西起单家寺稠油首站,东至油气集输公司东营原油库,全长38千米,年输油能力150万吨,是油田第一条稠油输油管线。</p> <h3>严重声明:</h3><h3>1、版权所有,如有用者请明示。</h3><h3> 2、被摄者如有不适者,请通知本人以便删除。</h3><h3>3、征集照片信息不对的,请大家及时通知我,给予指正,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h3>

滨南

年月日

采油

采油厂

年滨南

油田

投产

指挥部

注水

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