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杏园学校幼儿园——立秋节气教育课程

珍爱一生

<p>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为了让幼儿感受立秋的节日气氛,了解立秋的传统习俗,费县杏园学校幼儿园开展了“立秋”主题活动。</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秋的由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秋习俗知多少</b></p> <p>立秋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气。在这天,我国民间流行贴秋膘、咬秋等习俗。</p><p>1、贴秋膘</p><p>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p><p>一旦立秋,天气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所以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p><p>2、啃秋</p><p>民间有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一起吃西瓜的习俗,称之为“啃秋”。一些老人说,过了这一天,就不能再吃西瓜了。</p><p>因此,人们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p><p>专家表示,立秋后西瓜不是绝对不能吃,但的确要少吃了。因为西瓜性寒,“立秋”以后多吃容易导致腹泻。</p><p>3、秋社</p><p>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p><p>4、杭州:食秋桃</p><p>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p><p>5、天津: “咬秋”</p><p>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p><p>6、四川:喝“立秋水”吃“凉宵”</p><p>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而川东的传统习俗,立秋这一天老百姓要吃“凉宵”,即用优质糯米制作、再进行冰冻的粥。一方面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p><p>7、山东:立秋吃“渣”</p><p>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秋三候</b></p> <p>在古代,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有“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说法。</p><p>“一候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p><p>“二候白露降”,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p><p>“三候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秋的气候变化 </b></p><p>‘’秋老虎‘’肆虐</p><p>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纬度、 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 秋季。 从其气候特点来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 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 “秋老虎”之称。</p><p> 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 延续到9月的中 下旬,那时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立秋经典诗词</b></p><p>一、《立秋》</p><p>杜甫</p><p>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p><p>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p><p>二、《立秋前一日览镜》</p><p>[唐] 李益</p><p>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p><p>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p><p>三、《立秋》</p><p>[宋] 刘翰</p><p>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p><p>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p><p>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p><p>四、《秋词二首》【其一】</p><p>[唐]刘禹锡</p><p>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p><p>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p><p>五、《秋词二首》【其二】</p><p>[唐]刘禹锡</p><p>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p><p>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立秋手势舞</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秋养生</b></p><p>这个立秋,你“贴秋膘”了吗?</p><p>1、冰糖炖雪梨</p><p>梨子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在立秋时节,这道冰糖炖雪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润肺、化痰、止咳和安神作用。</p><p>2、红酒炖鸭</p><p>鸭子是比较温和的滋补食材,立秋时节来道红酒炖鸭,既能补充炎炎夏日消耗的营养,又能去除暑热给人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p><p>3、萝卜烧肉</p><p>萝卜可是秋季餐桌上的香饽饽,很多人都喜欢在秋季吃萝卜。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萝卜烧肉既可以在立秋时节为你成功“贴秋膘”,又不会太过油腻与大补。</p><p>4、银耳莲子汤</p><p>银耳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而莲子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在夏秋换季的时候,多喝银耳莲子汤可以有效润燥健脾,对宝宝来说很有好</p><p>多吃润燥安神的食物</p><p>随着夏天逐渐过去,秋天的气候比夏天要干燥,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应该多吃一些养阴清热、润燥安神的食物,比如蜂蜜、银耳、百合、以及乳制品等,都会身体健康很有好处。</p><p>多吃健脾胃的食物</p><p>人们在经过夏季之后,脾胃都会变得比较虚弱,所以到了秋天很容易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所以在立秋之后就要多吃一些健脾养胃、利湿清热的食物了,有利于脾胃的健康,比如山药、山楂、栗子、大枣等。</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立秋注意事项</b></p><p>不要暴饮暴食</p><p>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p><p>少吃刺激食品</p><p>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p><p>饮食不要过于生冷</p><p>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p><p>应忌过燥的食物</p><p>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的食物。</p><p></p> <p>秋天到了,天气也不是很稳定,家人们一定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为宝贝增减衣服哟❤️👔</p><p> 浪漫的金秋,收获的季节。美丽的金秋,落叶的时节。在这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季节,让孩子们感知秋天树叶的变化,从而热爱秋天🍂</p>

立秋

秋季

秋天

食物

寒蝉

西瓜

贴秋

萝卜

夏天

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