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草原——锡林郭勒行

陈锦平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锡林郭勒我们来了!</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文字:葛连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陈锦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拍摄:全体同学</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保佑漂泊的孩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找到回家的路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心里有一首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这首歌我跟着音乐会唱一点,但唱的不好。父亲的草原,是指中华大地上的哪一片草原?母亲的河,是指哪一条河?我一直不太清楚,因为我出生在鄂尔多斯高原,长在鄂尔多斯高原,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也去过内蒙古东部很多大草原。2020年7月25日,内蒙古气象学校八O届十班13名亲同学,从呼和浩特市出发,连续七天,一路东北方向行进,进入我多年梦想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本人第一次去锡林郭勒)。看到神秘传奇的草原狼,形神奇特的马鬃山,内蒙古第一大内陆河——乌拉盖河,蜿蜒曲折尽显自然之美而得名“九曲弯”,望不尽的连绵山川,赏不完的遍野山花,这就是天边秘境。很多著名歌唱家唱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想就是锡林郭勒这片大草原,乌拉盖这条河。我找到了根,回到了蒙古族的家乡,这可能是我的一种超脱狭隘的想法,但这是一种诚挚的民族情怀,“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b></p> <p>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锡林郭勒糸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锡林郭勒盟,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西部大开发前沿,是距京津冀经济圈最近的草原牧区。地处东经115度13秒——117度06秒,北纬43度02秒——44度52秒之间。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总面积203000平方千米。辖2市,9旗,1县,1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23个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区,常住人口105.48万人。锡林郭勒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原。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拨1957米。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线。锡林郭勒盟草原既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又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中原、走向世界的地方。统一蒙古各部落过程中,成吉思汗在东乌旗乌拉盖河流域打过有名的乌鲁辉之战,在西苏旗境内的乌沙堡第一次突破金朝防线,开始了灭金之旅,在太旗及其以南地区打了著名的野狐岭之战,一举歼灭了金朝30万精锐。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留传着许多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和故事。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继承帝位,建立大元帝国,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筑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后的元朝八位皇帝也都在元上都继位。因此,自世祖忽必烈始元朝历朝历代皇帝已经真正成为锡林郭勒草原的家乡人。</b></p> <p class="ql-block">  锡林浩特南山上的野韭菜花真多,美女们在王玉金带领下早上五点出发去采摘。</p> <p>  看我们的劳动成果。在此特别感谢杜庆玲同学把我们采摘的野韭菜花亲手加工成了十几盒可以即食的美味——腌韭菜花。</p> <p class="ql-block">  出发第一站——乌兰五台。<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乌兰五台景区占地面积5000亩,距西乌旗政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68公里处。是佛教旅游胜地之一。据史料记载:约一千九百年以前,与山西五台(黄五台)同时成为了佛教胜地,乌兰五台中的“乌兰”蒙古语译为“红”,乌兰五台景区属历史上的“五个五台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齐名。当时五台分为红黄蓝绿白,山西为黄五台,乌兰五台为红五台。乌兰五台在上世纪动荡年代遭受了严重的损坏,从2006年西乌旗融资1500万元修缮了乌兰五台景区,修建了“天下第一大敖包”小庙、广场、停车场、综合服务区、砂石路、游览人行道、佛塔等工程。每年农历5月13日为乌兰五台祭敖包日,进行佛事、摔跤、赛马等活动。</span></p> <p>绿色草原行</p><p><br></p><p><br></p><p>绿色草原行,</p><p>美景若仙境,</p><p>倩影靓花海,</p><p>溪水载浓情。</p><p><br></p><p>奶酒醉我心,</p><p>月夜思乡音,</p><p>拙笔释惜别,</p><p>相邀再启程!</p><p>(陈利英)</p> <p class="ql-block">  哈布其盖,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峡谷地带”。这里有着连绵起伏的沙丘、突起的高山,还有平坦的草地。周边的树林因为有水缘故,竟然长得十分茂盛,河岸弯弯曲曲,两岸芦苇茂盛,由于弯道多,看一眼,竟然看不到前边是什么。我们同学12人划上小船晃晃悠悠地荡漾在这秘境中。真难得!草原还有这么隐蔽又清凉的地方。小船弯弯,时不时的就会行到树荫下,看着两边的风景,好想让这小船带着我们一直漂流下去。眼前的哈布其盖,现实的美好时光。又一拐弯处,同学们早已准备好了武器,也不知什么器具,向我们船上泼水,纷纷地开火了,我们单衣薄裤全已经湿透了,同学还不放过,我都自愿地投降了,陈锦平还在猛烈地反击,小桥上边很多人在拍照摄像。大家笑成一团,都是花甲老人了,多年没有这么开心了。哈布其盖,藏起来的“漂流”。</p> <p class="ql-block">  西乌旗的半拉山,地标上找不到,但顺着“游牧部落”一直走下去就找到了。掩映在桦树林后面的一片湿地中,真是鲜花草原,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 半拉山,也叫遥鲁海日罕山,远看山体形状就像被大刀劈开一样,一侧缓坡,一侧悬崖,在阳光的斜射下很有立体感。位于西乌旗巴彦乌拉镇东南50公里的群山之中,属小兴安岭末端,古若斯台生态保护区。这里树木成荫,草木覆盖大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的“乐园”。我们一路走来,虽然都是草原,可那毕竟不是草原的精华,西乌珠穆沁草原最具特色显明,遍地野花,水肥草美。前往半拉山的路上,天空下起时大时小、时有时无的阵雨,看着“夕阳流淌在金色白桦林的画面”,蓝天碧水,青山奇石,山水融融,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有河流,有白桦树林,俊美的半拉子山,绝佳的小桥小路弯弯曲曲,自然风光,有一种飘渺的感觉,诗人真不会描写了。</p> <p>  布林泉景区。</p> <p class="ql-block">  布林泉旅游景区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北11公里处,集原生态草原、影视宗教文化、兵团知青文化等于一体,体验古老传统的蒙古族民族生活,怀念青春芳华的兵团知青岁月,寻求心灵的放松与宁静,感受生活的别样与美好,于闻名遐迩的布林庙交相辉映。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环境,天然的草原景观和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而享有盛誉。“布林泉”,是蒙语“温泉”的意思,一年四季泉水的温度都在4度以上,泉水四季涓涓流淌,清澈见底,内含有许多对人身体十分有利的化合物,喝起来甘爽怡人。每年的端午节,当地的人们争相到泉边洗脸、饮水。周边的牧民长年饮用无一人得肠胃、风湿等疾病。泉水所到之处的草场上“五月兰”争奇斗艳,清新的空气、秀丽的景色、眷美的生态环境也吸引无数游客消夏避暑,观光旅游。供奉着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像,似乎能让人们感受到听到八百年前那峥嵘岁月普写出的绒马战歌、古战场短兵相接的铿锵声和响彻草原的嘶杀声。传说,1170年,成吉思汗的父亲带着九岁的铁木真前往母家弘吉剌部定亲,经哈拉哈河至乌拉盖河,正值七月酷暑,父子俩饥渴难耐,席地歇息之时,铁木真忽然听到有叮咚泉水流淌之声,便循声觅去,见绿茵间一清泉喝了个饱,其父也速该说:“此泉圣洁清澈,干爽怡人,有陈年佳酿之清香,铁木真你一定会遇到一位温柔、善良、美丽的姑娘。”正如其父所说,在路上铁木真父子遇到了弘吉剌部贵族特薛禅,并商定将其女勃尔帖许配铁木真。此后,勃尔帖追随铁木真转战蒙古高原各部,为统一蒙古各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时过境迁,布林泉水流淌的仍是那么恬静,那么欢畅,似一双明亮的眸子见证着草原的昨天与今天。</p> <p class="ql-block">  兵团小镇,位于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是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十一团所在地,保留着完整的兵团时期的建筑。2015,随着电影《狼图腾》的上映,兵团小镇开始为众人所知。1969年,十七八岁的兵团战士们肩负着屯垦戍边的使命,走进乌拉盖草原。而那一时期也成为乌拉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和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经介绍,在兵团小镇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忆,这里的每个路口处,都竖着某营某排某班的绿色路标。出入的工作人员,穿着六、七十年代的军装,红领章、红帽徽。“白毛黄毛风,从春刮到冬五月雪刚化,九月又结冰;风吹牛羊跑,六月穿棉袄。”就是当年这里的真实状况。兵团小镇的建筑基本是青灰色的墙体、古色的大门,随处可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人民服务”等红色醒目的大字。兵团司令部、邮局、百货店、兵团礼堂、大食堂等兵团年代时的场景,分布在街巷院落间。在展览馆,可以看到当年返乡知青来此参观时赠予的40年前老物件。地处草原腹地,《狼图腾》剧组在此进行了近8个月的外景拍摄,98%的场景都是在这里取景完成的。这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之一,总面积达50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大约两万人口。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的“兵团小镇”,将兵团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新建大门上标志的“1969”就是以兵团建制年份为依托,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们同学一行13人,其中也有部分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同年代人,共有同感,激动万分,合影照相留念。也有在知青下乡车上照的,也有在展览馆照的,也有在巨幅毛主席相下照的,更有趣的是在新婚洞房照的,美妙可爱,友谊永存。天边草原乌拉盖,知青小镇难忘怀。时光仿佛穿越,回到五十多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党支委会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乌拉盖系蒙古语,是古部落名称。乌拉盖地区历史悠久,据境内发掘的贺斯格乌拉细石器文化遗址和乌兰察布嘎查挖掘发现的生活用陶器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乌拉盖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境内有原始草原、湖泊、湿地、白桦林、芍药沟、黄花沟等独特的草原风光自然景观和布林庙、农乃庙、成吉思汗边墙、固腊卜赛汗国际敖包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独特的乌珠穆沁部落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狼图腾的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就在美丽的乌拉盖大草原。九曲弯景区是其中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乌拉盖九曲湾旅游区,是锡盟著名的旅游景区。隶属于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巴音胡硕镇哈拉盖图农牧场。乌拉盖河是内蒙古第一大内陆河,它发源于宝格达山西麓(开始写的母亲的河),由泉水汇集而成,水量稳定,全长360公里,流经乌拉盖境内210公里。乌拉盖河蜿蜒曲折,似一条银色的哈达镶嵌在绿色的大地上,九曲湾位于乌拉盖湖东面,与湖入口相连,属低山丘陵地带,属乌拉盖河最为蜿蜒曲折的河段,河边绿草茵茵,野花丛生,香气袭人,牛羊成群,点缀其中。沿河床一侧生长的红柳更将其装点的清晰而美丽。在这里你将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沉醉于浑然天成的美妙画卷,尽享天人合一的美梦。在乌拉盖湖东约3公里处就是高尧乌拉山,“高尧”是蒙古语,指美丽的意思。该山在低山丘陵地带较为险峻,明显高于其它山峰,这里草毯茂盛,且有多种名贵中草药。从高尧山上可以清晰地俯看蜿蜒的乌拉盖河静静地徜徉在碧绿的草地上。历史上的灰腾战争古战场就在于此,公元1202年成吉思汗和扎木哈在灰腾(现乌拉盖河东高尧山东侧的毛海沟)交战,历史上称“灰腾战争”,该战役为其统一蒙古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同学13人,先坐一辆电瓶车,奔驰在美丽的天边草原上,牛羊撒落,百鸟低旋,景色迷人,真爽呀。刚过一个景点,更换了一辆马拉电瓶车(蒙古马驾辕,电动机驱动),慢慢悠悠地向前挺进,同学们的那个高兴劲儿别提了,随着轻风的吹拂,真醉了,疯了。传说,成吉思汗夫妻来到锡林河畔,登高俯瞅,双双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俩人纵马奔驰,奔驰中,妻子的围巾不慎飘落在草地上,而他们则全然不知。当他们回头望去时,围巾将直流的锡林河变成了九十九道弯,把草原装扮的分外美丽,成吉思汗有感而发:“此处造化神功,碧水青山,必成繁盛之地。”美丽的九曲弯,静静流淌在碧绿的草原上,常常勾起人们无限遐想,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为此留下了不朽佳作。老班长一路走来,为同学们照相摄影,此处更是绝佳仙境,单人一个个照过,很多同学舞姿翩翩,穿着蒙古族的服装,柴向东同学在赤峰市老家带来的服装。同学们慢慢地爬山,赏不完的遍野山花,望不尽的连绵山川。乌拉盖草原夏季凉爽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养生胜地。</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散文诗| 乌拉盖是一条河流的名字 </b></p><p> </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顺着地势,河水慵懒而惬意地躺在河床之上,蜿蜒曲折,时急时缓,一路向前。对于一条河流,河床和河水是一个结合体。我们不必纠结究竟是前者引导了后者还是后者带动着前者,想来他们应该彼此依存,彼此成就。你知道的,总会有一些泥土汇入河流,随波而下。也总有一些河水透过两岸的泥土,向着更广袤的土地浸满开去,日复日,年复年。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片广袤的草原。于是,就有了草原上的千姿百态,滋长、繁荣、肥沃着的生命张扬着各自的色彩,挥发着各自的芬芳。</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当风吹过辽阔的蒙古高原以及那高高的兴安山脉,在远古的某个清晨或日暮,我们的先民们偶然却不可避免地与这条河流发生了邂逅——那注定是一场伟大而平凡的邂逅,游走的牧人和他们的牛羊停下了迁徙的脚步,支起了洁白的毡房,然后,毡房上飘起了牛粪燃起的炊烟。像河流本身一样,河水与河床相互裹挟彼此搀扶,就这样一路从远古流到了今天。一路上的沧海桑田,该有多少世事更变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如同云朵追逐天空,看上去的朝暮相守,耳鬓厮磨,并不说明他们的结合有多么的顺理成章和浑然天成。无论他们在摄影师的取景框里,表现得多么缱绻缠绵百般恩爱,谁又能说那不会是一种迎合,不是一种错觉呢?群体的某种狭隘的喜好如草原上风的脚步永不停歇。</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在草原的日子里,我的感官感受着草原的变化,河流的变化,日益丰富着对于草原的理解和了解,甚至以为我就是草原。不然,我又怎么会在少雨的夏天,在没有降雪的冬天,那么激烈地诅咒干旱,诅咒狂风,而呼唤着甘霖,祈求瑞雪呢。然而我毕竟不是草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在草原的日子里,那些对草原的认知就像草原上空的云,一些云随风飘走了,另外的一些云起来了。那些对于草原的赞美,曾经让我如此沉溺和陶醉,不能自拔。那些精心雕琢过的文字,对草原的赞美以及字里行间溢出来的对草原的欣赏都令人上瘾,完全无法抵抗,是那种时下年轻女孩对美颜相机的迷恋,任由沉沦的快感一次次漫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你当然知道,草原是什么样子,它在四季里的容姿,繁荣和绽放,枯黄和萧瑟。作为生态类型的一种,它如同是地球的皮肤,光洁的有如凝脂,粗糙的布满沧桑;有的细密柔软,有的毛发稀疏;时而平坦旷朗,不必登高也可万里入怀,时而波涌形藏,行来曲径通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而由于地处季风带的缘故,草原上一年四季都有风吹过,风梳细柳自不必说,北风卷地白草折的白毛风、沙尘暴展现给你的应该是另外一种草原气质,呼啸着包裹宇宙的气势,“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你当然也知道,草原上经纬的河流,棋布的湖泊,会在某个丘陵的阴坡长出各种乔木,比如白桦、比如沙榆,也会在一些地方拱起一带沙丘,它们共同结构着草原的组成,集结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共同体。所以,我想说的是当你真正走进草原,而不仅仅是从某篇文章中对草原只言片语的描摹了解草原,那么现在让我们从个人的好恶中走出一些,拿掉滤镜,关掉美颜,不是以我们自己的价值来判断,而是从生命存在的意义上去审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相信,你就会发现草原一直在那里,它按照自身的演进规律、生长规律、运动规律存在于那里,而从不迎合人类肤浅而自私的审美。</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或者,这才是乌拉盖。</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是的,乌拉盖是一个草原的名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作者:郜文兵)</b></p><p><br></p> <p>  东乌旗的乌里雅斯太山。</p> <p class="ql-block">  乌里雅斯太山景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乌里亚斯太镇西北,北依口岸珠恩嘎达布镇,是东乌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乌里雅斯太山,蒙古语意为“有杨树之山”,主峰海拔1050米,被人们称为“草原上平地突起的一座神山”。山势雄伟,巍峨秀丽,与无垠的草原融为一体。登到山顶俯瞰大地,东乌草原的迷人风光尽收眼底。古往今来,乌里雅斯太山一直就是当地牧民敬重的地方,也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乌里雅斯太山,突兀在锡林郭勒草原之上,显得格外崔嵬。山石嶙峋,造型各异,像雄狮,像神龟,像巨人,像待翻的天书,像天然的粮仓⋯⋯山顶有天然石臼,不知几亿年的历史,就这么静静地,沉默于草原之上。山顶的巨石,经自然之手,层层叠叠,成就了乌里雅斯太山。下山,另辟蹊径,踩着茅草根,小心翼翼挪动。张永才站的最高,同学们在底下给他照相,这老家伙好像站在一朵白云上,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好像要摘下太阳。山下同学们一个个拍着美照,穿着蒙古服装,很多女同学各色围巾飘飘扬扬,山美、树美、景美,人更美。乌里雅斯太山草木繁茂,林崖相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凉爽宜人,雪白的羊群在碧波荡漾的草原上游动,五彩缤纷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同丘陵中独立挺拔的乌里雅斯太山和它那造型独特的山石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历史悠久,古老神奇的乌里雅斯太山景区,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神奇的历史传奇,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被誉为草原上的一处异景,素有“草原盆景”之美誉。</p> <p>  乌拉盖野狼谷。</p> <p> 散养野狼。</p> <p class="ql-block">  贝子庙、额尔敦敖包</p><p class="ql-block"> 草原人民自古就有祭拜敖包的民俗。额尔敦敖包因借了贝子庙的灵气,贝子庙也因有了额尔敦敖包的庇佑,四方香客如潮。锡林郭勒大草原众多的敖包当中,额尔敦敖包可谓一枝独秀。额尔敦敖包与贝子庙,已在牧民心中融为一体,成为神灵的象征。额尔敦敖包山上的十三敖包属公祭敖包(即男女都可以祭祀)。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都会举办以额尔敦敖包祭祀大典为序幕的中国•锡林浩特国际游牧文化节,它已成为锡林浩特市人民的重要节庆活动之一。贝子庙,一座穿越百年时空的庙宇,贝子庙的背面有一座圣洁的小山,额尔敦敖包。在1743年,此处除了敖包山和锡林河,只有与蓝天一样辽阔的草原。在有这座城市之前,这山与这庙,在数千喇嘛昼夜不停的诵经声中,努力向彼此内里生长,直至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钟灵敏秀的锡林浩特,它故事从此开始,一路向南奔去,两翼直指东西,屡经风雨雪,终成草原明珠。贝子庙,蓝天白云之下的古老庙宇,庄严而神圣。贝子庙周边水草肥美,风光秀丽。圣洁的锡林河水在贝子庙西边,由南向北缓缓流去,如今它的两侧是繁华市区。贝子庙,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是这座城市的路标,指引着一个又一个旅人走向它的经堂,去聆听朝克沁殿的法号庄严,去聆听钟鼓楼上清脆的风铃声。同学们在山下的石阶上迈步走向山顶,两边长长的红色高墙似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给你听,自觉地放慢步伐,一步一个台阶,踩着光阴的肩缓缓上升。这是内心最宁静的时刻,而不远的山顶,是沐浴了数次仍想再次沐浴的圣洁!山顶之处就是十三敖包山,是这座城里唯一的天然高地,也是藏传佛教或蒙古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敖包。十三敖包的十三,被认定为敖包神,是神灵所局和享祭之地。其中,一是指它的四面、四方,即四面八方;二是指天与地;三是指三时,即过去、现在、将来。贝子庙的选址釆用了典型的蒙古式的选址方式,同时也在庙内加入了蒙古祭祀载体——敖包。十三敖包肃然而立,每个敖包均有自己的象征寓意,中间最大的敖包为浩日穆斯特腾格尔,是长生天的意思,周围的十二个是它的护卒。⋯⋯在敖包上还竖立着苏力德,它直指苍穹,令人心生敬畏。所以人们都来到这里祭敖包,希望上天给草原带来风调雨顺,牛羊兴旺。</p> <p class="ql-block">  感谢张跃乐、李智煌、邰文河三位同学特意从呼和浩特赶到二连浩特为我们接风洗尘。</p> <p>  东苏旗标志。</p> <p>  四只羊角。</p> <p>  一路欢歌笑语。</p> <p class="ql-block">  时间流转,岁月如梭。时间带走的是我们的容颜,却带不走我们连在一起的心。时光荏苒,离开校园四十载,忆同学少年,感慨良多。东西南北,海角天涯,那段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敷衍利用的岁月,真的成为我们一生中不可再来的梦。难忘锡林郭勒,难忘绿色草原酒,难忘各位同学的人格魅力!同学之情,最纯洁朴素,最平凡高尚,最动人浪漫,最坚实永恒。同窗共读,嬉笑怒骂,率直任性,如今想来,无不让人倍感怀念。新的一年,我们再相约,即使老去,即使步履蹒跚,也不忘去看看对方,也不忘了道一声:老同学,保重!向老同学致敬!</p> <p>  行程结束,几位女同学去包头看望了我们一直关心和惦念的孙丽梅同学,看到她红润的脸色和日渐恢复的身体我们很欣慰,老孙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几次哽咽,为40年前有缘走到一起的这些同学能一起去看望她激动的久久不能平静,祝愿老孙早日康复!祝愿所有的同学身体健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同奔向新旅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