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俄亚大村 <p>也许正因为千百年来的与世隔绝,这颗镶嵌在大香格里拉环线上的明珠,才有了令人向往的神秘……</p><p><br></p><p><br></p> <p>一直以来,在很多老师和朋友的交流中提到俄亚大村时流露出来的神秘与震撼之感觉,心中有了多次“为探个究竟"之心,但最终因抽不时间而告终。</p><p>受朋友邀约于2020年8月5日一行9人定制并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去俄亚村探秘之旅。</p> <p>俄亚大村,这是一个被崇山峻岭围困的原始古村落,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地处滇川两省玉龙,宁蒗,香格里拉,稻城,木里五县交界。至今仍保存着原汁原味的纳西旅古风神韵,有着“纳西古城在丽江,纳西古寨在俄亚”之说。</p><p><br></p> <p>传说很久以前,俄亚地区原是一块“无主之荒”,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几乎没有居民。公元14世纪末,丽江木氏土司的一个管家叫瓦赫嘠加的,每年都要到俄亚打猎,一呆数十天,他常在苏打河岸的山崖上搭棚吃住。有一次,他想,这片土地如此肥沃,可能会出庄稼,于是把淘米时淘到的几粒谷子撒在了住在附近的泉水边。秋天,当他再到这里时,只见几棵水稻在泉水边结着沉甸甸金黄的谷穗。回去后,他就迁了一部分人来这里定居。从那以后,俄亚的纳西族逐渐繁衍,人们推选他及其后人为俄亚地区的世袭头人,称他为木官,意为木天王的管家。</p> <p>俄亚大村座落在龙达河北岸,龙达河是无量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云南香格里拉,由西南流向东北进入四川木里境内,绕过俄亚大村之后与无量河的另一支流东义河合流,然后汇入无量河、流进金沙江。</p> <p>俄亚纳西族使用象形文字,他们称自己的文字为“斯交鲁文”,为“木迹石印”,即写在木石之上的记号或木石之字。这种文字为民间宗教祭司“东巴”所独通,因此叫做东巴文,每逢节日、婚丧嫁娶,求雨等重要活动,祭司“东巴”都要进行诵经、占卜、跳神等宗教仪式。云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经常请木里的“东巴”前往教授经文、跳神等,并对俄亚境内的东巴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挖掘包装后,形成了他们的旅游品牌,令人赞叹。</p> <p>整个村子200多户人家的房屋建成一体,依山而建,房屋间留有可供人畜通行的通道,各户房屋纵横交错,彼此相连,鳞次栉比,远远看上去形似蜂巢,十分壮观。跟兄弟村~宝山石头城极其相似。</p><p><br></p> <p>俄亚纳西族妇女服饰,上身常穿织出彩纹的开领麻布对襟长衫,下身穿多褶麻布裙,腰系彩带,背披羊皮披肩,脚穿云头长靴。青年女子一般喜留长发,在发辫中掺入五彩丝线或毛线盘髻于头顶,同邻近地区藏族妇女的头饰相类似……</p><p><br></p> <p>俄亚人习惯于自耕、自织、自养、自运(马帮),又不与外通婚,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又致使生产力低下,一个劳力多的大家庭才能够生存下去,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形式的伙婚能团结大家庭成员,不至于分家,能节省生活成本。</p><p><br></p> <p>每当早晨或者傍晚村子里到处看到骡队的身影,听到它们脖子里铃铛发出清脆的叮铛声,仿佛正在倾听一曲山间的协奏曲。不知道他们是辛苦还是幸福,或者幸运。</p> <p>袅袅的炊烟、暮归的马帮、回家的村民和在房前屋后玩耍的孩子.......人间烟火气息浓浓。</p> <p>在此衷心感谢俄亚纳西族乡的夏航和俄亚大村支部书记呷书记的精心安排和导览。感恩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