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密码

世盛勇王景元

<p>  那个家族都有祖宅。她不一定都是门立石狮的豪门贵府,也不全是奢侈豪华的官宦人家,也不一定是藏有珍奇异宝的皇家园林,更不是亭台楼阁,假山堆起,庭院深深又群贤毕至的书香门第。她也许就是几孔窑洞或者是几间木房,但她们都一样高贵,一样神圣,我们都要珍爱她,把她保护好,传承好!</p><p> 一一一题记</p> <p> ( 一)</p><p> 来远,我的老家,我的根!</p><p> 老祖宗留下七孔窑洞,他静静的伫立在山脚下,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凝视着过往的行人,用他略带沙哑的声音向后辈们诉说着四百多年的沧桑巨变,讲述着他传奇的人生故事。</p><p> 我们家有一本简约家谱,立于顺治十六年十月(即1660年10月)。曾这样记载:“今我辈王玑、王贺、王象極、王正極等俱生明朝万历治世(万历年间是1572年—1620年)年间前后不等,住居祖宅,前有寺后有廟…”。虽没有记录窑洞的建造年代,但大概叙述了历史主人及周边建筑的大体状态,能有这样的记载也难能可贵,实属不易。</p><p> 一座普通院落,依山傍水,坐东南朝西北,三分地,七孔窑洞两套间外加一库房,设计巧妙,布局合理。 在我的记忆中曾是石头裸露,凸凹不平,洞口口径大小不一,高矮不齐,入深各异,有点原始风貌,这就是先祖们遮风挡雨,繁衍生息的家。它古朴中散发着淡淡的典雅;简陋中蕴含着远古的华丽。在我心目中它就是北京的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先祖们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离不弃,流传至今,它一身沧桑,满面疲倦,成了子孙们世代奔波过往的驿站,为他们承载了太多太多。</p><p> </p><p> </p> <p> (二)</p><p> 村对面的南山下有一条河,叫昌源河,她是祁县人民的母亲河。</p><p> 听老人们讲,很早以前的昌源河,水流量大,清澈见底,鱼游蛙泳,两岸绿树成荫,土地肥沃。潺潺的流水声忽高忽低好似百灵鸟在歌唱,疲惫的路人听着悦耳的歌声,久久不愿离去,好似漂泊的灵魂找到家一样,就此在这安家落户,耕耘繁衍。千百年来,昌源河水如天上之水源源不绝,滋润着沿河的万物生灵,哺育着两岸的百姓,所到之处都能挥洒成绿洲,五谷丰登,果实累累,万紫千红。</p><p> 先祖在河畔建窑安家,一定是因为有水,因为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还能富甲天下。</p><p> </p><p><br></p><p> </p> <p> (三)</p><p>   昌源河的水,沿途百姓深深地爱着她,却又因她的肆虐任性而痛恨她。安静时,恰是一位娴静的女子,袅袅婷婷,步步生莲花。奔腾时,又如千军万马在厮杀怒吼,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淹没农田,冲毁房屋,让沿途百姓苦不堪言。</p><p> 因此在沿河建窑洞时,每家都有一孔窑洞的顶部要留一个天窗,据考证,这个天窗的作用是用来躲洪水的。每家都备有一个梯子,平时放在一边另作他用。遭遇洪水后,把梯子搭到天窗处直接爬到窑顶躲洪水。</p><p> 我家最北边的那孔窑洞就留有一个天窗,现在还有一个清晰的痕迹。</p><p> 先祖们大智大巧。他们在窑洞顶上盖了三间房,平时用一块木板把出口盖上,遇到洪水时就掀开木板搭上梯子,爬到上面的房子里可宿可食,等洪水退了再回窑洞。</p><p> 后来人们为了方便,专门做一个带扶手的弦梯,用这个梯子把房子和窑洞连在了一起,变成了楼上楼下。</p><p> </p><p> </p> <p> (四)</p><p> 窑洞纯红砂石打造,这种石头,满山都是,重而脆,是砌墙盖房的好材料。</p><p> 用石头砌墙是个技术活。师傅们要用半干不湿的泥糊把这些大石头与小石头垒在一起真是不易。如果墙砌不好,缝隙过大就会导致窑洞漏水,从而会使墙皮脱落,维修不及时,久而久之窑洞就会自然倒塌。</p><p> 现在村里好多曾经很漂亮的窑洞,就是用见过錾子的块石建造的那种,都因年久失修,而在慢慢的一点一点、一块一块地散落在地上,甚至是坍塌,让人很痛心。夕日炊烟袅袅,错落有致,鸡鸣犬咬的小山村,变成了人烟稀少,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古老的村庄在消失,在哭泣,在流血。</p> <p> (五) </p><p> 1976年的秋,让我刻骨铭心。</p><p> 绵绵缠缠半个月,雨基本没有停歇过。雨水把窑顶上的小蚁穴泡成了小洞,雨水从小洞里渗进了窑洞。</p><p> 那天晚上,雨淅淅沥沥,我听着雨声酣然入睡,不知何时一大块墙皮重重地砸在了我的被子上,把我从梦中砸醒,也捎带了母亲。</p><p> 母亲点亮油灯,下炕把我被子上的泥皮款款抖掉,眼盯着窑顶上的墙皮,不知那块先掉那块后掉,默不作声。我看着那墙上渗出的雨水,像小虫子在墙上爬一样,开始只是一个小黑点,渐渐的由小到大,再变成一条短线,再由短变长由细变粗,直到变成一张地图很大的一张地图掉在地上为止。我们母子相依炕头,眼睛在半合半睁中,看着一张张地图的消失,陪伴我们的还有那跳动着火苗忽闪忽闪的煤油灯。</p><p> </p> <p> (六)</p><p> 窑洞祖传的家业,保存至今,没有损坏更没毁坏,倒是越来越好。是因先祖们手中紧紧攥着一根保护家业的接力棒,代代相传。</p><p> 小的时候,常常看到爷爷用粘土配上羊胡草和成泥,把墙上掉皮的地方补一补,补过泥巴的墙就像白癜风病人的脸一样,黑一片白一片总是花花的。</p><p>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哥哥姐姐们也陆陆续续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父母手里也有了不少存款,就把墙缝里露在外面的土全部抠掉,用水泥沙浆来替代,抹平再刷上白涂料,美观大方,便成了结婚用的新房。</p><p> 2013年,兄弟姐妹们在父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对窑洞进行了大维修,铝合金门窗取代了木门窗,地面铺了磁砖,房顶扣了琉璃瓦,室内安装了暖气,卫生间、厨房和卧室合建在了一起,功能得到了升级,更适宜居住。</p><p> 鸟瞰全貌,红瓦兰墙,在蓝天白云和晨光映射下,熠熠生辉,古老沧桑的面目焕然一新,一幢崭新的注入了现代元素的小别墅呈现在了世人眼前,来来去去过往的行人驻足仰视,为之动容!</p><p> 父母吃苦受罪一辈子,晚年能让他们在明亮舒适的窑洞里颐养天年,做晚辈的真是打心眼里高兴。</p><p><br></p><p> </p> <p>  祖宅,极为普通的一处家园,先祖在这里生活过,把心血花费在这里,把勤劳,朴实,奋进的精神也留在这里。祖宅里的一砖一瓦,一盆一碗,都是先祖对生活的热爱,先祖辛劳、奋斗的影子,就烙印在祖宅上。</p><p> 祖宅,就是我们信仰的殿堂,坚守祖宅文化,就是在发扬家族文化。祖业有限,传承无限,把根留住,责无旁贷。</p><p>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 <p>作者简介:</p><p> 王景元 山西祁县来远人,现为祁县作家协会会员。从小就有一个绿色的梦,17岁高中毕业后头也不回走进了绿色的军营,在豆腐块加直线的网格化军营中摸爬滚打二十多年,是这所大学校大熔炉让一个山里娃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实现了人生价值。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现已解甲归田,闲暇之余,执一支瘦笔,点缀生活丰富情感,力争使生活过得更有趣更有味。</p><p> 座右铭: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拥有你想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