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有感 2+2=5?

diva^_^晓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2=5?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推荐指数:⭐️⭐️⭐️⭐️⭐️</p><p> 几年前买的这本书,据说它是写给未来的书。全书裹挟着的神秘感让它显得深不可测,也让我没有轻易的拿起。《1984》这本书看的时间比较长,也比较慢。随着情节的铺展,更多的是情绪的跌宕起伏。下面只是自己对于此书文本内容的一些愚见,与大家分享。</p> <p>  看书的起初是恐惧的,布满各个角落的大屏幕,思想警察,记忆洞,“脸罪”,“独活”,和很多人一样,一幕幕一件件的事情让人想起了文字狱,焚书坑儒,文革时期,美国的水门事件等。“清风无一事,何事乱翻书”,思想的控制,有的人认为是自由,这也就是文中人们所“深信不疑”的—奴役即自由。</p> <p>  “一切都隐没于迷雾之中。过去已被抹掉,而抹掉这一行为本身又被遗忘,谎言就成为了真理。”日本现如今对于抗日战争的罪恶的扭曲及个别国家对于我国领土主权的一种挑衅也是如此,诸多完整的证据链和祖国目前的实力也让这些显得蚍蜉撼树。 </p><p> 整部小说还穿插了温斯顿与茱莉亚的爱情故事。看完这本书感觉这可能是一场对时代的反抗,他们用行为唤醒自己死去的心,唤醒着人性的本能,却又预知到对方对自己的背叛。“我们不能出卖对方,虽然我也清楚到最后结果不会因此有丝毫不同。”</p> <p>&nbsp; "我不是指招供。招供不是出卖。不管你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情感。如果他们能够迫使我不再爱你。这才是真正的背叛。”温斯顿如是说。茱莉亚肯定的说“这一点他们做不到”“他们不能钻进你的内心。但是最后在那冬日的花园里,她对他说I betrayed you.他说I betrayed you too. 是的,Big brother,钻进了他们的内心,一次次的折磨让他们反抗,绝望,无奈,接受。他们深信自己的心中已经没有对对方的爱,只有对于这个时代发自内心的顺从和那个最重要的“自己”。</p> <p> 寡头政治,极权主义让很多人消失,没有一个人“记得“他们的存在。“双重思想”的主人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逻辑,但是他们心安理得地相信自己并未改变历史。那个可怕的101室让很多人闻风丧胆,他们祈求着谅解与宽恕,反思自己的“罪”,还必须发自内心接受自己的“罪”最后才能得到治愈。2+2必须等于5,因为主人们说了。奥布莱恩伸出四指,温斯顿反抗了很久等于4,没曾想那一次次的疼痛击倒了他,后来的温斯顿再也看不见4根手指,他确凿无疑的看见了5根手指,栩栩如生。</p> <p> “如果你坚持真理,即便与全世界作对,你也没有疯。”温斯顿当时的豪言壮语最后终是被“掐死”“灼伤”“腐蚀”。他最后的脱胎换骨再一次将他人生的悲剧写满,一颗子弹终是射穿了他的头,他终是“战胜了自己,热爱老大哥。”</p><p> 整本书看完之后是压抑的,绝望的。很像电影楚门的世界。真实和虚伪,什么是真相?奥威尔反乌托邦,反极权主义政治思想的夸张化的传达让人不寒而栗而又引以为鉴,无产阶级才是最后应该获胜的人。</p> <p> 合上书,看一看我们的国家,万象更新。社会主义也在进行中积累,经验中提升。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享受着我们的权力,履行着我们的义务。有一份热情,有一份专注,一切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