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土地板结土壤改良的调查报告

东方剑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农村土地板结土壤改良的调查报告</b></p><p><b> 勃利县吉兴乡老科协张吉森</b></p><p><br></p><p> 根据本人几年来下乡所听到和看到的关于农民种地的主要问题之一,即土地土壤等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展开调查,且形成报告如下。</p><p> 一,不容忽视的土壤现状</p><p> 根据农民的反映和本人实际踏勘,农村耕地已经有百分之八十左右处于严重板结状态。最深耕层不到二十厘米,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左右。耕层下土硬如石,一般犁铧很难深耕下去。作物的根系也很难深扎下去,严重影响了粮食作物的产量。</p><p> 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p><p> 1,土地开发耕种的年代较长,最远可追溯到三百年以上,一般都在一百年或一百五十年左右,最少的也有五十年。</p><p> 2,农家肥施肥量逐渐减少,尤其是随着机械化不断发展,牛马等耕畜的不断减少以至彻底消失,使土地有机肥源完全断绝。</p><p> 3,化肥的施用量年年增加和扩大,是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化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p><p> 据调查化肥的施用量由每亩的十几斤增加到一百多斤。而农家肥的施用量由生产队时期的亩施一米肥逐渐减少到现在几乎不施肥,完全由化肥代替!据农民反映,土地对化肥的依赖已经是到了不施化肥不打粮的成度。</p><p> 由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已经严重影响了粮食的品质,甚至使农作物产生了污染和药害,严重影响到人和牲畜等食用者的健康。</p><p> 二,刻不容缓改良土壤的思路</p><p> 1,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透气、调温的性能,而且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肥性能和对酸碱的缓冲能力,从而防止土壤板结。要恢复生产队时期积造肥的好做法,大搞积肥、造肥、清理路边沟、清理猪羊圈、鸡鸭圈舍和沤制、堆制有机肥,扩大肥源。</p><p> 2, 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秸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分解、软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p> 现在的农民种地不注重秸秆还田,年年春秋把大量的秸秆用火烧掉。这种作法为害很大,一是焚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 二是造成防火隐患; 三是白白浪费了作物有机质资源。</p><p> 秸秆还田应采用深埋、休耕、轮作制,即:</p><p> (1),深埋:把经过粉碎的秸秆通过土地深松埋入土壤中;</p><p> (2),休耕:埋入秸秆的土地必须休耕一年,使秸秆充分达到腐熟、腐化;</p><p> (3),轮作:休耕的土地实行1:1或2:1轮流休耕耕作,保证土壤秸秆腐熟、腐化度。</p><p> 3,适度深耕。运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深松整地,当深松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可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构造,从而防止土壤板结。</p><p> 深松要求二至三年一次,必须达到深松的深度。</p><p> 4,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土壤化验结果配方施肥,通过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做到缺素补素,这样化肥施入土壤不仅不会使土壤板结,而且会增加有机质含量。</p><p> 测土施肥应成为常态化的一种制度年年施行,要建立以村或以合作社为单位的测土施肥专职技术人员(也叫土壤医生)。经常为土壤会诊,见症下药,保证土壤健康。杜绝掠夺性种植,达到种植、保养良性循环。</p><p> 5,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大棚内易于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改良土壤,即在小行(大小行)下开沟,深25厘米、宽60厘米左右,沟内填满秸秆,其上覆土作垄,一般每亩地使用秸秆3500多公斤。这项技术在补充棚内气肥的同时,由于作物秸秆使用量大,可有效地改良土壤,防止板结。</p><p> 6,棚内洗盐法。多年种植的蔬菜大棚,因连年使用化肥,土壤盐渍化程度比较高,土壤易于板结。可利用夏季空棚期通过浇大水的方法,将土壤中过多的盐分进行淋洗,以降低土壤中的盐离子浓度。</p><p> 7,合理灌溉。大水漫灌由于冲刷大,对土壤结构破坏最为明显,易造成土壤板结,沟灌、滴灌、渗灌等相比较为理想,沟灌后应及时疏松表土,防止板结,恢复土壤结构。</p><p> 8,晒垡和冻垡。对土壤进行晒垡和冻垡,可充分利用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对土壤结构形成的作用,熟化土壤,防止板结。</p><p> 要扩大秋整地、秋翻地面积,保证翻地质量和深度,使土壤经过充分冬冻风化,达到篷松喧软,缓解土壤板结程度。</p><p> 9,彻底清除农田残膜。在使用后若不能彻底清除残膜,塑料胶状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不但会形成有毒物质,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结构。</p><p> 由于塑料地膜的多年使用,土壤中残存大量的废旧薄膜,严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这也是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大力清除,保证土壤的纯洁。</p><p> 10,调节土壤酸碱度。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对碱土施用石膏,可改善土壤结构,促使土壤疏松,防止表土结壳。</p><p> 三,忽视土壤板结的危害性</p><p>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p><p> 板结造成土壤的吸水、吸氧及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通透能力的下降使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p><p> 土壤板结条件下,土壤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差,地温降低,致使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水、气、热状况不能很好的协调,其供肥、保肥、保水能力弱。土壤板结还延缓了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恶化,地力逐渐衰退,土壤肥力随之下降,不能很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p><p> 土壤板结条件下,作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多以主动运输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吸收,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p><p> 土地长期运用旋耕和垄作耕法后,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坚硬的、封闭式的犁底层。犁底层的存在是土地板结的主要原因,它阻碍了耕层和心土层之间水、肥、气、热梯度的连通性。</p><p> 以上十条措施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构造,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4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为微生物大量活动创造了条件。</p><p> 打破了犁底层,根系可以扩大分布范围,广泛吸收营养,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p><p> 四,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p><p> 首先应从土壤改良的重要意义上提高认识。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农民应充分认识到土壤板结造成粮食减产,收入降低,农业经济严重滑坡的后果。树立农业长期发展保护意识,搞清作物种植与土地保养相辅相成的关系,充分认识土地掠夺性种植的严重危害性。</p><p> 其次真正从行动上付诸实施,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学习经验,全力以赴进行实质性工作。</p><p> 再次各级领导部门搞好服务,深入农户检查指导并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下去。</p><p> 2020年8月6日</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