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1969年是中苏关系最为紧张的一年,中苏两国都在边境陈兵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p><p>在这年的8月22日的早晨,一列长途奔驰了两天两夜的列车终于停在了祖国北疆一个名叫永安乡的小站上,我们11名来自北京113中学的同学们在长途劳盹的懵懂中走下了车厢,第一次踏上了广袤的黑土地,从此我们成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四十四团机炮连的一员。</p> <p>1969年的永安乡火车站</p> <p><br></p><p>永安乡当时是一个简陋的小站,车站建筑低矮陈旧,一座日式的炮楼兀立在车站的顶部,黑洞洞的射口让我们感到了一丝丝战争的气氛。在等待行李装车的空隙里,我举目望去,车站北面地势略高,三三两两的散落着几栋破败的建筑,似乎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条土路在草顶泥墙中一直爬上了土坡,车站南面是大片的水泡子,晨雾还未散去,浮在水面上时隐时现,几个男孩儿正在车站旁的小水沟里钓鱼。天阴沉沉的,可能刚下过雨,空气中充满了泥土和青草的味道。</p> <p>东北大草甸</p> <p><br></p><p>接我们的解放牌卡车向着远处的国境线疾驰,而公路似乎是和一条河交叉并行着,汽车连续驶过了几座破旧的木桥,桥下是静静流淌的河水,岸边是一丛丛芦苇,不远处是大片湿漉漉的草甸子。开始大家坐在车厢里都不说话,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惆怅,不知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样?公路坑洼不平,有的人耐不住颠簸坐不住,索性扒着驾驶室背后的铁架站立起来四处观望,忽然有人伸手一指,快看!只见远处有一小队边防战士策马疾行,士兵的雨衣被风吹得像是张开了的翅膀,两条军犬在马队旁边一窜一窜的紧紧相跟着,惹得车上的人不禁激动起来。</p> <p><br></p><p>汽车沿着公路蜿蜒向南一路疾行,两旁的村舍逐渐多了起来,过了明德又过了向阳,远处的大山离我们越来越近,层峦叠嶂一片墨色,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车速逐渐慢了下来,这时,一座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地处边境的四营终于到了,我们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p> <p>地处边境线的黑背山远景</p><p>(山顶被苏军占据,山下是我团四营22连)</p> <p>四营毛主席塑像</p> <p class="ql-block">刚到建设兵团时的机炮连营房</p> <p>44团机炮连全体集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