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广场,中华文明永流传

莲子

<p>  为了使更多的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展示百姓风采,活跃城乡文化,丰富广大民众的周未文化生活。7月31日晚,张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应临泽县委宣传部和临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邀请,携张掖市云海民俗文化艺术团在临泽县沙河景区奥瑞金广场演出,并取得圆满成功。</p><p>本次活动节目有舞蹈、情景剧、秦腔选段、歌伴舞、木偶、器乐等,内容主题鲜明,节目形式多样,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其中非遗传统节目《二鬼摔跤》和《八仙竹马》尤其引人注目。</p><p><br></p><p><br></p> <p>东北大秧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图/刘符军 朱天玲)</p> <p>女声独唱《最美的歌献给妈妈》 (图/刘符军)</p> <p>  裕固族舞蹈《舞动吉祥》(图/朱天玲)</p> <p>喜剧木偶《二鬼摔跤》(图/朱天玲 刘符军)</p><p><br></p><p> 二鬼摔跤又称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娱乐方式。主要流传于夏邑及周边县市民间。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两个“鬼”在摔跤的外观表现。这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已流传上百年,现面临失传境地。二鬼摔跤被市政府公布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农耕舞蹈《姐妹们喜晒战备粮》 (图/朱天玲)</p> <p>歌伴舞《白毛女》(图/朱天玲)</p> <p>  情景表演《猪八戒背媳妇》(图/刘符军)</p> <p>丰收歌舞《军民大生产》(图/朱天玲)</p> <p>  秦腔选段《柴郡主》(图/朱天玲)</p> <p>  非遗传统节目《八仙竹马》(图/朱天玲)</p> <p>竹马也叫“跑马灯”、“活马”、“竹马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样式。它大约始于宋代,经历代民间艺人反复实践,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多在春节、元宵节等喜庆节日的民间庙会中演出。</p><p>  竹马表演形式简便,演出时舞者身着民族服饰,腰系用竹竿或竹篾扎成、分为前后两半的竹马,做出骑马状,不断变换队形和步伐,边演边走,观众则一路追看。表演动作也比较简单,以舞者跑动走场为主。整个表演人数可多可少,一人称“独马”,做演马、跳卧等表演,二人多演《小两口回娘家》,四人则多演《三英战吕布》,八人则扮演《八仙过海》。表演时多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也有的地方以唢呐吹奏民间乐曲烘托气氛、加强节奏。</p><p>  竹马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乐舞,具有历史文化与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