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巍巍井冈山,纵横五百里,这里不仅山水秀美,风光绮丽,这里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p> <p> 为了传承和弘扬江西厚重的地方文化,真正用好省编地方教材《美丽江西》,江西省教育厅在井冈山举行了小学《美丽江西》 地方教材使用策略培训会,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很荣幸,自己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p> 精彩讲解 课程导航 <p>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杜侦主任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一一《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及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讲座中,杜主任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教育中我们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并反复强调应该培养有江西心、江西情、江西味的时代新人。</p> 教材解读 醍醐灌顶 <p> 南昌师范附属小学三位优秀教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微讲座,骆琴琴老师就红色篇做了《江西的摇篮》的微讲堂,李玉洁老师以《山水有相逢》对教材的绿色版块进行了解读,詹腼老师的《大美江西》微讲座对教材的古色版块进行了剖析。她们的讲座,让全场及云端学习的老师们了解了《美丽江西》这套教材的编排内容。</p> 无声课堂 精彩纷呈 <p> 本次活动,来自11个设区市的19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无生课堂。她们独具匠心的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扎实娴熟的专业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奉献了一堂堂精彩的“无生课堂”,听课者仿佛被带入了真实的课堂,真是此处“无生”,别样精彩!19堂课的展示,为大家如何上地方课程提供了典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p> 《美丽江西我的家》执教:万听听 <p> 万老师以“板块像什么”激趣,教学生认识“赣”字,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看图猜地名”认识11个设区市,再通过朗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各设区市的特点,最后出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的新闻,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江西的意识。整堂课目标达成,互动性强,活动丰富。</p> 《江西绿色农产品》执教:李玉洁 <p> 李老师以“给江西地图涂色”导入,揭示课题后解释“什么是绿色农产品”,小调查“江西有哪些绿色农产品”,设计的活动操作性强,小游戏“猜一猜”激发学生认识绿色农产品的兴趣,最后的欢乐购“推荐农产品”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将活动生活化。</p> 《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执教:翠菊 <p> 本节课以“山水婺源、人文婺源、风物婺源”介绍了婺源的美,并以小导游的视频让学生入情入境,再以四种颜色猜四种特产。程老师的设计巧妙、活动意识和情感意识强,教学效果非常好。</p> 《戏剧大师汤显祖》执教:封春霞 <p> 封老师在本节课重点介绍了汤显祖的用情施政的为官之道和辞官回乡的原因。在课堂上,老师紧扣“戏剧大师”做文章,通过抚州城市的建筑、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习近平主席在英国伦敦提倡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的讲话,可以很好地告诉学生,汤显祖的文学成就对世界的影响。</p> 专家点评 受益匪浅 <p> 课后的评课环节,专家老师则为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搭建了桥梁。各位专家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分析、透视了每一节课,肯定了每位授课老师的闪光之处,还给我们提出了可行性的教学策略:</p><p> 1、全面统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合理安排课时,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课时划分。如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可分几课时进行教学。</p><p> 2、用好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导语”和“活动场”,设计形式多样的师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了解江西,感受江西之美。</p><p> 3、适度拓展。课本是一个素材,不能仅用教材教,还应基于目标、教材、学生、生活、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融合国家课程,进行学科整合。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可结合音乐学科,让学生在唱一唱跳一跳中感受傩文化;《八大山人——朱耷》可结合美术课,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感受朱耷的艺术成就和人物形象。同时不同地域的老师要上出自己当地的特色,充分运用当地资源,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p> 重温红色经典, 唱响时代旋律。 <p> 8月3日晚上,钟国华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歌传唱会,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听到了那些感人的红色故事,很受震撼。</p> <p>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经过这一次培训学习,我对《美丽江西》这本地方教材又有了更深层次、更高程度的理解。将更好的引导学生领略江西的美,铺就学生爱家乡的生命底色。让我们为家乡骄傲,记住乡愁,做美丽江西人。</p> <p>编辑:</p><p> 寻乌县城关小学曾村楠</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