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的好书记——刘玉成

张启荣

<p>  刘玉成,1923年11月28日出生于莒南县板泉镇大王刘庄村,中共党员。1941年2月参加革命,曾任村青救会会长、临沂县临东区、艾山区、义堂区宣传委员,先后担任义堂区委书记、汤头公社书记、独树头公社书记,临沂磷矿党总支书记,1981年调入临沂煤矿疗养院工作,一生立过三次大功,离休后享受县处级干部待遇。1991年1月28日因病去世,享年68岁。</p> <p>  他自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对党忠心耿耿,坚贞不渝;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对同志满腔热忱,亲密无间。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饱满的革命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不管工作在哪里,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nbsp;</p> <p>  1965年秋,他带领20余人组成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也称“四清”工作组,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进驻原临沂县付庄区湖西崖公社,时任工作组组长。因其身强力壮,轩昂魁伟,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刘大队长。1966年夏,社教工作结束后,任湖西崖公社党委书记。</p><p> 他进驻湖西崖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以大学大批促大干,促进农业大发展。他有胆识,有魄力,勇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引领时代新潮流。以农村职业教育为当地农业发展服务为宗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成立了“湖西崖农业中学”,并在村的东南湖开辟了数十亩生产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习和劳动过程中,掌握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提高农田耕作水平,增强农村发展活力。</p> <p>  他高瞻远瞩,意识超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长远的角度,为群众谋福利。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大搞农村旧房改造,组织人力物力,在凤凰街建起了砖瓦结构,窗明几净,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居民点”,先让一部分人乔迁新居。</p> <p>  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高潮。发扬愚公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山治岭,改造自然。在困难面前,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抡锤打钎,开山破石,全凭勤劳的双手,硬是在荒山上开通了贯穿东西的主要山路和曲径通幽的围山路,以及四通八达的生产路,彻底改善了群众耕作出行难的问题。在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号召的指引下,根据区域不同,统一规划,在道路两旁和山坡上,栽上了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洋槐树、松树,绿化了荒山,改造了环境。在荒山上,抽筋剥皮,削山造地,开垦种植,让一座座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p><p> 在大寨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乘势而上。他多次主持召开大会小会,广泛发动,深入动员。表决心,立誓言。说了算,定了干,一马当先。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率领干群,不畏艰难,勇往直前。1966年春节前夕,他指挥各生产小队,在西山上打出数千个炮眼,由专业炮手集中装药引捻。在春节的早上,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只听一声哨响,数千眼土炮相继点燃。隆隆炮声,惊天动地,擂起了战天斗地的战鼓,吹响了整治西山的进军号。</p><p> 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春节一过,千军万马齐上阵,整座西山沸腾了。到处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歌声震天。学大寨,赶大寨的歌声,高亢激昂,裂石穿云。各种形式的标语,遍布山间地头,一派大寨红花遍地开的壮观景象。顶风雪,冒严寒,干部群众齐参战,抡镐挥锨,开山劈岭,填壑垒墈,移土造田,定叫西山换新颜。用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随山就势,造成形状各异,错落有致的高标准梯田数百亩。远远望去,块块梯田,由低到高,往上延伸。层层叠叠,涌向天际,甚是壮观。</p> <p>  自然条件所决定的湖西崖村祖祖辈辈用水难。刘书记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一班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现场勘查,制定方案,分老队,按区域,开挖大口井6眼,并在井的一侧建有机房,配备柴油机、抽水机。依据地势,修建扬水站和高低不同、长短不一的水渠,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提高了粮食产量。</p> <p>  刘书记在湖西崖村工作虽然不足三年的时间,却踏遍了湖西崖的山山水水,走遍了角角落落,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以责任与担当,智慧与奉献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短暂的三年,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足迹。他以超凡的智慧,卓越的胆识,顽强的精神,给湖西崖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惊叹并为之所折服。</p><p> 刘书记,湖西崖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p> <p> 文/张启荣 材料搜集/高鹏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