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color: rgb(93, 93, 93);">为了应对繁忙的工作,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由祖辈代替自己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可对孩子来说,究竟是谁陪伴自己长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自己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爸爸妈妈却不在身边,这对孩子的成长,无论是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都是一种负面影响。把孩子培养成人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也是社会赋予的责任,把孩子完全推给祖辈,不是一个合格父母应有的表现。本节课,陈艳老师将带着我们一起来学习《为什么教育抚养权不能由祖辈完全替代》。</span></p><p><br></p><p>祖辈参与孩子的教育抚养是现代家庭的普遍现象,而且还处于上升趋势。调查显示,祖辈参与孩子教育抚养的比例,入园前为55.38%,幼儿园阶段为48.27%,小学阶段为32.72%,中学阶段为18.27%。可以看出,祖辈参与教育抚养的比例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而减少,说明孩子年纪越小越需要家长的照顾。</p><p><br></p><p>尽管父母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但是祖辈对孩子的教育与照顾事实上极大地分担了父母的压力,成为了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祖辈对孩子教育的利弊 </p><p>有利的一面:</p><p>减轻了孩子父母的压力</p><p>和孩子父母有了共同的目标,从而缓和了家庭关系</p><p>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照顾</p><p>给孩子最温暖的陪伴</p><p>不利的一面:</p><p>隔代亲的天性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p><p>教育方法和老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容易造成无意识伤害</p><p>过于重视“养”而忽略了“教”</p><p>隔断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p><p>父母应该怎样做 </p><p>一、认可、肯定老人的帮助</p><p><br></p><p>老人参与孩子的教育抚养利弊交杂,一方面,现实条件需要祖辈参与孩子的教育抚养,替孩子父母分担一部分生活和经济上的压力,所以要肯定老人在这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但不能把这些弊端引发的后果都推到老人身上,溺爱是一种本能,忽视“教”是因为本身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些客观因素并不是老人所能左右的,更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p><p>二、明确身份,父母是孩子教育抚养的第一负责人</p><p>祖辈对孩子的教育抚养尽管减轻了孩子父母的压力,但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毕竟孩子的父母才是教育抚养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p><p>三、影响祖辈更新观念,共同成长</p><p>在不得不依赖祖辈参与孩子教育抚养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祖辈对孩子教育抚养的弊端,更需要孩子父母从中引导。通过新闻、网络发达的媒体资料让祖辈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老人保持顺畅的沟通,分享教育心得方法,共同成长进步。</p><p>四、智慧、高效的运用亲子时间,夯实亲子关系</p><p>在周末休息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让老人有放松的时间。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管教的重点是行为习惯,对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使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p> <p> 听了陈艳老师的《为什么教育抚养权不能由祖辈完全替代》,家长们也有自己的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