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趣闻 一一什么是传统风水 母泽元

阆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风水又称堪舆,晋朝郭璞著《葬经》云: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乘生气。此为现代人称为风水鼻祖郭璞的核心理论。其实在郭璞之前的时代早有风水术和代表人物。如九天玄女,青乌子,管辂,黄石公等等。</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有个豪门旺族,即母丘俭家族。世代官宦,人丁兴旺,富甲天下。兵勇如云,官职显赫,屡得朝廷荣宠。公元253年,易经风水形派学家管辂,路过偶遇一豪华墓地,不禁望而哀叹曰,谁家壮观之墓……法当灭族。其原文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辂,随军西行,过母丘俭墓,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问其故,辂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言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 原来这是母丘俭上辈墓,新葬不久。第二年(公元255年),母丘俭因忠于曹魏,起兵反司马师战败而灭族。管辂神乎,不幸言中而验。实则风水之朮由来已久。</p><p class="ql-block"> 风水术是周易理论的分支运用,由古代先民​长期观察发现,自古由皇家所用。直至唐末黄巢之乱,唐朝钦天监(掌握天文地理风水之官)杨筠松因避祸,携铜 䈄 (装有风水经书秘本的箱子) 逃入赣​州,传入民间。初多为仕大夫及富贾所用。</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传统风水朮,它具有整套一系列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书籍汗牛充栋。非三言两语能慨之。</p><p class="ql-block">​ 我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以例示之,可略观项背。古代风水就是合理全面利用天地人的自然有利条件为人服务,助你身体健康,心智发达,事半功倍,成功显达。比如我国阳宅的修建选址,以我国地处北半球,传统风水的要求,要山环水抱,后有玄武为靠山,左有青龙护卫,前有朱雀翔舞为风景区,右有白虎守护,坐北向南为最佳的风水环境。可以看出这种选址布局的房屋,玄武为靠山,避免了冬季西北风的寒冷侵害,前方朱雀要宽阔明亮要有风景故又称明堂,且夏季就能得到东南风凉爽而宜人,左青龙要高于右白虎,是为了得到更多西晒阳光有利于光合作。有山有水才适宜人,植物,动物等生存。坐北向南是为了利用太阳,冬季需要温暖,太阳光可照到屋内,夏季太阳只晒屋脊,避免酷暑。这样能保持穴场的温暖相对适度的衡定。从而达到藏风聚水,生气聚集。有利于居住者身体健康,心智发达,事业成功。其实就是人居环境学。</p><p class="ql-block"> 阴宅(墓地)的选址同理,才能让先人遗骸干净,达到阴安阳泰,荫佑后人。老百姓常言道“看你费尽千帆力,不如人家那堆泥″,就是说阴宅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风水是居住地球北半球的炎黄子孙,用其聪明和智慧,长期观察天地人,宇宙地球月球等星体运动规律,总结出来的人们应该遵从的自然法则。是国萃,是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作者电话(微信)18200225538</p> <p class="ql-block"> 毌丘俭小传</p><p class="ql-block">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重臣、文学家。</p><p class="ql-block"> 毌丘俭博文多学,才识拔干,魏明帝曹叡大臣、爱将、挚友。任平原侯曹叡文学幕僚。著《文集》二卷,《纪》三卷,《承露盘赋》,《答杜挚》等。景初二年(238年),招安乌桓单于寇娄敦、王护留,后率军汇合司马懿攻灭辽东公孙渊,进封安邑侯,邑三千九百户。调镇南将军领豫州刺史,迁镇东大将军、扬州都督。他起用人才,调和将吏,屡为基层兵卒上疏行赏,深得军心。后击败吴国太傅诸葛恪大举北伐,军功赫赫,名震天下。成为当时魏国资历最浅、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边疆统帅。</p><p class="ql-block"> 感念魏明帝厚恩,毕身效忠于曹魏宗室。正元二年(255年),因权臣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愤起东南之兵,矫太后诏,西进勤王,为“淮南三叛”(王淩、毌丘俭、诸葛诞)之一,惜孤立无援,进军受阻,在第二次乐嘉战役中,溃败于司马师、邓艾等联军围攻,在慎县安丰津被捕。史学家皆称魏之忠臣也。</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