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小思绪

木铎金声

<p> 光影中的小思绪 </p><p> </p><p> </p><p> ——文化园听摄影讲座有感 </p><p><br></p><p> </p><p> 前天,朋友圈里发来一条学习信息。具体而言,是“神农阅读荟·指尖课堂”的专题讲座。神农讲坛的文化系列活动一向以亲民、恵民著称,又因假期得空,所以便携妻前往。 </p><p> 能容纳一百多人的二楼影像室座无虚席,主讲嘉宾是荷塘区摄影协会的胡子平老师。个子不高不矮,语调不急不缓。他分五个部分作详细讲述,即手机摄影、构图、主题表达与趣味拍摄、实例讲说、指划修图。</p> <p>  起先我并不在意,暗自思忖:现在的智能手机,把一切都设置成傻瓜状态(比如焦距、爆光等等)。只要轻点一下按纽,图片自动生成。有什么技术、艺术可言?手机摄影,无非是P一P、修一修,美女们玩的美白、亮颜而已⋯⋯</p><p> 但是,听着听着,感觉手机抓拍的学问还挺大,需要把握的要素也很多。</p><p> 听着听着,有关手机拍摄的这一套理论,竟与文学、与写作有着莫大的关联。于是,索性一口气听了下去。</p><p> 这场讲座,对他人而言,或许专注更多是手机摄影的具体技巧与方法。于我的收获,则不啻听了一堂文学概论课,一堂有关写作技巧运用的培训课。</p><p><br></p><p> 比如说手机摄影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擅于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最不寻常的一瞬来。正所谓洞若观火,瞬间捕捉。这一点像不像写作中里所说的,抓住创作的“灵感”呢?当“灵感”的小火花迸射时,作者只有及时捕捉,有效“定格”,才可能延展出好的文章来。就像《株洲日报》的记者成建梅女士所语:“要练就一双‘新闻眼。’”我想,这双“新闻眼”,应该就是善于发现生活的慧眼吧!慧眼练成了,洞察力具备了,才有可能拍摄出好的作品来,或者说写出好的作品来。可见,生活的洞察力,是摄影或写作的必要条件。 </p><p> </p><p> 其次,构图。讲座中,胡老师谈到了引导线构图,双角线构图、中心构图,等等。而我,思考得最多的是整体构图。手机画面有两横两纵共四条直线,将画面切割成九个方形格,即九宫格。他说主要人物一般不要放在最中间,除非是拍特写。主要人物(或景点)一般是放在横纵线上,最好是放在横纵交叉点上,要合理运用“黄金分割线”原理。中心人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映衬,形成一定的呼应关系,才能拍出想要效果来。</p><p> 这,让我一下子联想起文学创作中的整体构思、整体布局来。构图忌讳全景平面化、呆板化,忌讳无生动之气韵。那么,文章的构思呢?不也在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吗?环境对人物的烘托,群体人物之间的有效呼应,小说中明线、暗线的交织、发展。这些要素和处理,不都要整体构思吗?</p><p> 在“实例说图”环节,他推出一张税务干部下基层扶贫的照片,作实例分析。这张图片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等等交代得很清楚,但是,大家各行其事,目光没有聚焦在一起,所以很散。读这张图片,又让我联想到:一篇文章,无论素材(案例)搜集如何典型、鲜活,如果在布局谋篇上,缺乏有机的统筹与整合,呈现的是一盘散沙,那怎么可能成为好作品? </p><p> </p><p> 第三,中心。你最想表达什么,就突出什么。中心人物的位置一定要摆正,要醒目、要突出,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在学校工作中,年轻老师撰写校园通讯稿或者招生简章时,领导会提指导意见,提得最多的,无外乎这么几点:第一,标题一定要吸引人。廖廖几个字,就能吸引人的眼球,能抓住观众之心。第二,已取得的最大最亮眼的成绩,永远要放在文章的最前面。</p><p> “你最想向外界传递什么,你就突出什么。”这样看来,直接、快效!可能是摄影与新闻写作的共通之处吧。当然,摄影本来就是新闻报道的一部分。 </p><p><br></p><p> 第四,细节。图片如何生动起来,细节处理非常重要。说着,胡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如“足球进校园”活动,他修改之后的图片,“阳光少年足部动作”的特写变得非常突出;如“助学活动”图片,经过他的修改,画面明显放大了女志愿者将物资递到男学子手上的那个小细节。经他修改,主题更突出了。随之出示的佳作还有,制陶工人手部的动作;藏区匍匐于地的朝圣者,翘起的脚掌,那脚掌袜子上的破洞;斗鸡腿上捆绑着锋利的刀片,刀片上那正在滴淌着的鲜血……这些特定的画面,无一处不在诉说着细节的种种妙处。正像文学作品中,严监生临终前死死不肯垂下的两根手指头;正像孔乙己站在柜台前,排出九文大钱的那分自得;正像《百合花》里,那个新媳妇将绣着百合花的新被子硬塞在小战士身下,又将小战士肩上的破洞缝合起来时的那分专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来想去,细节虽小,最能传神;细节虽小,最能达情!</p> <p>  第五,留白。胡老师展示了《中国青年报》新闻记者贺延光的一幅佳作。图片给出的画外音是: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p><p> 这幅图片的历史背景应该是,&nbsp;2005年4月29日15时,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伸手相握。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第一次会见。这样的历史时刻,当然值得铭记!</p><p> 单从画面鉴赏,可以如此理解:画面瞬间富有感情,细节生动又与众不同,看后感觉意味深长。据说,当年胡锦涛主席最为欣赏的,恰恰是这一幅——两党领导人相向而行,即将走到一起,即将携起手来。 按常理讲,如此盛会,摄影作品肯定很多。其中不乏两党领导人亲密握手、身体相拥的温馨画面。但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一幅?现在看来,可能是摄影记者“留白”处理得当吧!因为,就当时语境而言,两党领导人虽然走到一起,但有关民族统一大业,两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发展,世人完全可以展开合理之想象。</p><p> --这种手法,正如写文章,不要写得太实、太满,要留有想象空间。有时候,适当的“留白”,会给人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感。</p><p> 随手查了一下百度词条,是这样阐释“留白”的:“‘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一般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摄影、美术、文学都属于艺术,所以,“留白”这种技法,当然就能互通共用了。 </p><p><br></p><p> 在摄影作品的鉴赏环节,胡老师还谈到了取舍,谈到了图片内容与文题的相符,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论,但是,细一琢磨,几乎都能与文学创作关联起来。</p> <p>  或许是这场讲座既注重了摄影艺术的专业性,又注重了生活的趣味性,同时,现场实操感也很强,所以,虽然长达两个多钟,但是,大家都听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最后,参与其中的市民,一起乐呵呵走下楼来。</p><p><br></p><p> 已是中午,在步出株洲图书馆的那一刻,无意瞥见一楼阅览室里,一大群人正聚精会神地浏览报刊杂志,听不到半点声响。</p><p> 以文化人,明心见性。曾几何时,我也是这阅览室中的芸芸一员。好喜欢这静静阅读的感觉,好享受这文化浸润人心的特有磁场氛围。于是,内心深处莫名地流淌出一行文字来:最爱斯园行不足,光影幻景定乾坤!</p><p><br></p><p> 于公元2020年8月3日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