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毛主席,永远向前进!

时博

<b>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勤奋读书,刻苦磨练,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1918年4月,他在长沙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的骨干。他经过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研究和社会实际斗争的锻炼,1920年冬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选定十月革命的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b> <b>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位于长沙市城南书院路妙高峰下。其前身曾称为湖南师范馆、湖南全省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 <p><b> 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载入《辞海》者48人,中共一大代表3人。毛主席在这里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完成了从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毛主席在这里从事了建党建团工作,并从这里走向党的一大。</b></p> <p><b>  校内现存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地14处,包括学校大礼堂、第八班教室、第八班寝室、水井、自习室、阅报室、君子亭、工人夜学、附主事室、毛泽东任教二十二班教室等。</b></p> <b>  缅怀伟大领袖 传承红色精神。</b> <p><b>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4年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合并)。在长达五年的师范生涯中,毛泽东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也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步成熟。</b></p> <p><b> 毛泽东、黎锦熙、杨昌济、蔡和森、陈昌等同学组织成立课外哲学研究小组,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师都是他们探讨学问的对象。</b></p> <b>毛主席的美术作业(复制品)。</b>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的座位。</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毛主席的床位。</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江北去。</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漫步湘江岸边。</b></p><p><br></p> <b>  领略伟人风采,追忆革命岁月。</b>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橘子洲头。</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流连橘子洲头。</b></p> <p><b>  橘子洲头瞻仰主席头像,问天台上观看湘江北去。</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橘子洲头赏橘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伟人指点江山,我辈紧紧跟行。</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再见,长沙!</b></p>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br>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r></b><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毛主席《沁园春.长沙》</b></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毛主席《七绝•改诗赠父亲》</b></p><p><br></p> <p><b>  韶山,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一脉,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既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享誉中外的景色秀丽的旅游胜地。</b></p> <p><b> 南岸私塾,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b></p> <p><b>  南岸私塾的范阳堂,原是邹姓的祠堂,对联:“祖泽流长遥溯源泉从吉水,孙枝秀发丛生奕叶附松林”。 中间陈列的这个石雕元宝,为镇宅之用,2010年11月30日整修南岸私塾时在后门台阶下地下挖出,石元宝俗称“定子”,主人安放在房屋地基内,希望子孙发达、荣华富贵。</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少年毛泽东的座位。</b></p> <p><b>  毛主席故居名为上屋场,坐落于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韶山冲,是一幢土木结构,坐南朝东北,呈凹字形的农舍。整栋房子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面积566.39㎡,大小房屋20间。东边是毛主席家的房子,共14间;西边是邻居的房子共5间;厅屋两家公用。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厅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灶房。</b></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主席父母的卧室。</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农具房。</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磨坊。</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主席三弟毛泽覃的卧室。</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主席二弟毛泽民的卧室。</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主席故居。</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满怀崇敬,追思感恩。</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南岸私塾留个影,做主席的好学生。</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主席故居留个影,铭记主席丰功伟绩。</b></p><p><br></p> <p><b>  毛泽东广场始建于1993年,位于湖南韶山核心景区的中心,原名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广场面积仅3970平方米。毛主席铜像以开国大典时手执文稿的姿势为母本,总高10.1米,朝向为东偏北。2008年1月,中央批准了改扩建方案,并同意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改扩建后命名为"毛泽东广场"。</b></p> <p><b>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毛主席</b></p><p><br></p> <b>毛氏宗祠,建成时距毛氏迁韶有370多年了,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民国14年(1925),毛主席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这里创办了第一所农民夜校。中厅为夜校教室,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曾在这里讲过课。</b> <b>  毛公家乡吃顿红烧肉、喝瓶毛公酒。</b>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烧肉很香,真的!</b></p><p><br></p> <b>  滴水洞,位于毛泽东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峡谷中。洞中碧峰翠岭,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鸣禽,自然景观清雅绝伦。《毛氏族谱》赞之曰:"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b> <p><b> “三湘灵秀地,洞中别有天。”如此仙境,岂能不留下自己的形象?</b></p> <p><b>  滴水洞一号楼是滴水洞的主体建筑,滴水涸扬名中外的主要原因就是毛主席在一号楼隐居过11天。如今,这里已成为来韶山观光的入们必到之地,它以其极为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寻幽探秘!</b></p> <p><b> 毛主席办公的地方。室内,一张大办公桌上,摆着毛笔架、茶杯和椭圆形菊花石砚、—座带嫩绿色灯罩的台灯,桌前有藤椅一只、白套沙发两个。屋顶装有圆柱形吊灯。</b></p> <p><b> 毛主席的卧室幽暗而素雅,有一个木质长方形架子床,长2.9米,宽 1.9米,床框为黄色,蚊帐、床单、枕头、被面都是白色。这张床头高尾低,方便主席躺着看书,小四方桌是给主席用餐的,临窗的躺椅可以随时休息。</b></p> <b>  一号楼走廊,往东是副套间,是为首长夫人谁备的,办公室陈设与毛主席的办公室相同。</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b></div></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b></div><b><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毛主席《七律•答友人》</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