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昌塔

董世纪

<h3>  2020年8月2日,崇义县办税服务厅全体人员前往位于崇义县横水镇上营村大龙山南端台地文昌塔开展户外活动,了解崇义人文历史,开阔视野,放飞心情。<br>  登上文昌塔,凭高远眺,山城美景尽收眼底,高楼鳞次栉比,车辆穿流如梭,房屋星罗棋布,道路穿插纵横。正是“天庭月华普照,清辉千里;地上玉柱凌霄,吉祥万家。”</h3> <h3>  文峰塔位于崇义县城北塔下,为明万历三十六年,时任知县杨帮直为提振崇义文运、催发科甲而募建的;该塔是崇义人文积淀和文脉延绵的显著标志和象征。文峰夕照为旧时崇义县城八景之一。<br>  盛世修文,这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因文峰塔毁于1960年,崇义民间有识之士把重建文峰宝塔作为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一件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好事向政府提出倡仪,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决定采取民间运作,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的方法择地新建一座文昌宝塔。</h3> <h3>  得知重修文昌塔的喜讯后,崇义百姓奔走相告,踊跃捐款。文昌塔筹委会共收到捐款二千多万元。在乐捐碑看到自己的名字,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h3> <h3>  文昌塔重建于2012年;选址在县城东南方的“巽”位,即文昌位。“巽为风,风既相随,无物不顺”,寓含兴旺发达之意,于是将原文峰塔改名为文昌塔,喻人文昌盛之意。<br>  现塔为仿明代式样,塔高69.8米,抗八级地震,塔身为九层八面,八角攒尖顶楼阁式。<br>  整座宝塔装饰有LED灯,夜晚流光溢彩,通体明亮,像一颗璀灿的宝石,格外美丽。<br>  文昌塔是一刹一身一座式宝塔,座东朝西,俯瞰县城,护佑城下一方子民。</h3> <h3>  文昌宝塔塔身坐东朝西,巍峨壮观,磅礴大气。塔身高53.8米,为明九层暗十八级,每层设飞檐,塔檐递次内收,层高逐层递减。<br>  塔身各明层四面设有壶门,各明层四周均设有栏杆画版,刻有百花吉祥图案。<br>  三至九层登塔楼梯扶手栏杆为楠木建造。塔身内部一层,二层,九层穹顶用楠木建有浮雕藻井,一层为麒麟送宝,二层为八仙八宝,九层为龙凤呈祥图案。一层至九层塔膛内壁皆设有神龛供奉各路文曲星。<br>  宝塔一层设有地宫,六层设有人宫,九层设有天宫,分别放置有吉祥物品。<br>  宝塔每层八角悬铜铃,共七十二个。<br>  塔刹自下而上分别为覆盆,束腰,承露莲花盆,九节组合相轮,圆光覆钵,天刹伞盖,刹顶由大中小三个宝珠组合成为三界葫芦式,象征天、地、人或连中三元(会元、解元、状元)。<br>  塔座共三层,暗含连升三级的吉祥寓意。<br>  塔座为高台带耳三跑梯须弥座式,总高七米,平面八角形,一层塔座边长三十九米。</h3> <h3>  塔座第一层为七块三乘三十九米的浮雕墙,依次雕有孔子圣迹图、王阳明与崇义、崇义八景、崇义六里、三字经、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等大型浮雕图案。<br>  二层与三层塔座四周设有栏杆画版,遍刻古人诗词配画图案。</h3> <h3>  文昌塔旁,建有一廊,著《文昌塔记》,记载重修文昌塔筹建及捐款情况。</h3> <h3>  登临文昌塔观景台,可俯瞰崇义县城美丽风光。</h3> <h3>县城夜景</h3> <h3>  塔旁建有王阳明语录,供游人品读。</h3> <h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h3> <h3>  文昌公园因文昌塔和公园里的冠军林而声名远播。</h3> <h3>  2019年11月10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党委书记林晓华和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徐蕊、陈晓君、史冬鹏来到文昌公园,进行了手模留念,种植、认养树木,把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挂在树上,细心培土、浇水。<br>  种植“冠军林”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奥运精神永远留存,激励崇义人勇往直前,在各行各业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冠军们把这个“冠军林”看做是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交代一起植树的当地干部群众,请他们一定要呵护小树茁壮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