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4, 230, 201); 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6, 130, 242);">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名师长成和坚守的地方。六安市严仍江小语名师工作室引导成员立足课堂,用好新教材,上好语文课,近期开展优质课交流、评比和展示活动。现将这些课推出与大家分享。</span></p> <p>教师课文朗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奇妙的世界</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部编版小语三下第22课第1课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张贤芳</p><p> </p><p>个人简介:</p><p>张贤芳,小学一级教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希望通过仁爱之心,促使学生不断通往丰厚与敞亮的精神世界。曾获 “六安市骨干教师”“六安市小语先进个人”“安徽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中小学图书榜样人物”“第二届华夏千秋基金园丁奖”等荣誉称号。</p><p> </p><p>【教材分析】</p><p>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p><p>《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介绍了世界的奇妙。通过对极普通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告诉我们“只要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道理。</p><p>【学情分析】</p><p>1.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预习的好习惯,有自学生字的能力。</p><p>2.学生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初步了解了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为本单元学习“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打好了基础。</p><p>【设计理念】</p><p>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基于本班学情,引导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文脉,找出课文从“天空、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借助多媒体课件、多种形式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普通事物中的美。</p><p>【教学目标】</p><p>1.会认“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幻、诱”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奇妙、呈现”等词语。</p><p>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理清文脉,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奇妙的世界的。</p><p>3.体会想象的美妙,感受天空的奇妙,学会用这种方法发现大自然中普通事物的美。</p><p>【教学重点】</p><p>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世界的奇妙。</p><p>【教学难点】</p><p>继续巩固“借助关键语句、提取重要信息”的学习方法;体会“天空”部分比喻的妙用。</p><p>【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p><p>【教学过程】</p><p> </p><p>一、导读入手,明确目标</p><p> 1.出示单元导语 </p><p>(1)了解本单元主题和人文要素。</p><p>(2)明确单元语文要素。</p><p>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齐读课题。</p><p>3.我们这个奇妙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看看吗?播放视频,看完视频,说说这段视频给你怎样的印象。</p><p>(设计意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关注单元导语,带着学习目标进入新知识学习,具有针对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播放奇妙世界的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p><p>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p><p>1.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p><p>(1)出示自读要求:</p><p>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p><p> 二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p><p>(2)打开书本86页,自读课文。</p><p>(3)真好!书读好了,课文就理解了一半。</p><p>2.扫清障碍,检查字词</p><p>(1)指名读,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这些字?</p><p>(2)出示按结构分类的生字,指名读。</p><p>(3)重点指导“幻、诱、芒”等字的写法,范写“幻、诱”。认识多音字“模”,知道“三桅小船”的意思。</p><p>(4)出示课文中带有“闪烁、闪耀”的句子,注意两个词语的区别。</p><p>(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虽然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但重点、易错生字词还是要要指出来。设计时按“字—词—句”由浅入深进行,遵循识字规律。范写“幻”易错和“诱”注意笔顺两个字,帮助学生记忆,扫清阅读、理解课文的障碍。)</p><p> </p><p>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p><p>1.出示:我们的世界奇妙在哪里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呢?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p><p>2.找出总写句子。</p><p>(1)我们的世界奇妙在哪里呢? 课文是怎样写的呢?出示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p><p>(2)同学们,你发现这两段文字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总 总)</p><p>(3)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p><p>3.找出分写内容。</p><p>(1)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奇妙啊,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一切”指哪些方面呢?引出带破折号的两个句子。</p><p>(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天空、大地。</p><p>首尾内容是总写,“天空、大地”部分是分写。板书:分写</p><p>(3)总分总的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使用。</p><p>(设计意图:课文以“奇妙”开头,结尾以“奇妙”收尾,首位呼应。以“我们的世界奇妙在哪儿”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通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提问,找出第二、第九自然段关键语句。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p><p> </p><p>四、读好天空,学法运用</p><p>1.过渡: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天空</p> <p>”这部分内容。</p><p>2.找时间词,理清顺序。</p><p>(1)这部分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你圈出表示时间的词。</p><p>(2)汇报交流。</p><p>3.找出天空里的事物,感受天空的“奇妙”。</p><p> (1)每个时间段里写到了哪些事物?完成表格。</p><p>(2)你喜欢哪个事物,读给大家听听。</p><p>(3)出示“太阳”部分内容,体会作者的写法。</p><p>l 教师引读这部分内容。</p><p>l 读着读着,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p><p>l 学生汇报,抓住表示颜色的词,体会太阳的奇妙。</p><p>l 把这段文字变换成小诗的形式,师生合作配乐朗读。</p><p>4.体会比喻句的妙用</p><p>(1)抓住比喻句“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体会天空因太阳的存在而有了生命力。</p><p>(2)出示文中比喻句,指名读。</p><p>(3)读着这些句子,你有什么发现?</p><p>(4)配乐读好比喻句。</p><p>(设计意图:课文2—8是围绕天空来写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找出时间词,明白这段文字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在此基础上,找到关键词,了解每个时间段的事物。再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攻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后面布置的仿写作用做准备。)</p><p> </p><p>五、课堂小结,设置悬念</p><p>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文脉,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围绕“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作者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来写的。我们一起走进了天空,初步感知了天空之美。那么,那调皮的雨点、奇妙的云彩又是怎样装点天空的?作者有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写大地的?我们下节课再细细品味。</p><p>(结束时,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整体把握这节课所学内容。设置悬念,对下节课的学习产生期待。)</p><p> </p><p>六、布置作业</p><p>1.仿写“天空的珍藏”部分,写一写生活中普通而又美的事物。</p><p>2.读“大地的珍藏”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把大地写清楚的?</p><p>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实践经营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仿写部分,主要是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安排自读思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p><p> </p><p>板书设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天空 大地 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妙的世界是无穷的 总</p> <p>(设计意图:把“奇妙”一词画上横线,突出主题。板书出“天空”和“大地”,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为落实“课文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语文要素,清晰可见。板书出“总—分—总”的结构,使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易学易懂。整个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p><p> </p><p>【教学反思】</p><p>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天空和大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的奇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奇妙世界的喜爱。在课的一开始,播放视频带领孩子走进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检查字词之后,我引导学生找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一步步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顺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之美,激发学生去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结合板书梳理课文的顺序和写到了哪些事物,“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p><p>但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间把控上不够合理,导致“天空”部分教学显得蜻蜓点水,对于比喻句的妙用体会不深,这样不能保证后面布置的作业质量。二是对教学流程不能烂熟于心,所以课堂上语言不精炼,教学环节不紧凑,重复学生的语言较多,关注学生不够,课堂效率还应再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