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推进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关于习惯养成的独特创新。“每月一事”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习惯养成,但“每月一事”确实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方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路径。</p><p> 推进每月一事,首先要用“融合”的方式,让每月一事与其他九大行动产生深刻的联系,发挥融合的强大效应。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本身就是十大行动中的三个,而它们背后隐含的阅读、自省、沟通这三点,本身就是“每月一事”的三大主题,同时其它所有主题也需要通过阅读来认知,通过写作来与省悟,这些只能在教育生活中彼此编织、有序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除此之外,“每月一事”和“完美教室”,看起来是两件事,但事实上没有“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就没有“完美教室”里的生命绽放。当然,每月一事还要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相融合。</p><p> 所以,从学校的发展,到老师的成长,都完全可以选择“每月一事”为切入口。</p><p> 今天的培训,主要学习了以“友善”“环保”“自信”为主题的每月一事案例。如:</p><p> “ 环保主题” 每月一事系列活动:</p><p> 1 建立动植物角:认养动植物</p><p> 2 植树节:照顾植物,制作手工作品</p><p> 3 宣传“世界水日”:节约用水</p><p> 4 环保主题汇报演出</p><p> 5 读环保类书籍</p><p> 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还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心,知道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汇报活动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让环保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孩子的心中。</p><p> 【活动安排】:</p><p> 一、主题阅读</p><p> 1.开展关于植树绿化、学雷锋、献爱心方面的的名言、诗词、经典作品的诵读活动。</p><p> 2.听、唱有关这一主题的歌曲,如《学习雷锋好榜样》《爱的奉献》《把爱传出来》《明天会更好》等。</p><p> 3.观看有关于雷锋的视频或电影</p><p> 二、主题实践</p><p> 1.班级内加强对 “做文明小学生”的教育,对文明的行为予以大力表扬,提倡。</p><p> 2.三月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少先队员组织一次植树活动,更年级以班为单位,种植一颗种子记录成长过程。</p><p> 3.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五要”、“五不要”为行动标准,立足实际学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传统。</p><p> 见到杂物弯弯腰,节制零食不乱抛——要“善小为之“,不要“小善不为”。</p><p> 遵规守纪理应当,诚信朴实生之道——要“严以律己”,不要“自由散漫”。</p><p> 文明礼节很重要,不拘小节必自扰——要“善待他人”,不要“作践自己”。</p><p> 勤奋学习善思考,消极懈怠是徒劳——要“学而善思”,不要“思而不学”。</p><p> 环境优雅育英才,老师教导要记牢——要“善待环境”,不要“轻狂喧哗”。</p><p> 4.成立班级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对班内学生在校内外乱扔垃圾现象进行检查和反馈,规范学生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能主动捡拾。</p><p> 5.走访志愿军,聆听爱国情,感受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支援打扫卫生,收拾屋子。</p><p> 【年级段活动安排】</p><p> 1.高年级各班派同学帮助低年级年级小朋友,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p><p> 2.通过看书、网络等,较全面了解雷锋精神的伟大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出一期手抄报(中高年每班3幅)。</p><p> 3.各班围绕如何塑造新时期少先队员新形象,或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发挥少先队员的模范作用这一中心开展主题班会。</p><p> 4.体验教育活动:“学雷锋三个一”(为老师同学做一件好事,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为学校做一件好事),“感恩妈妈三个一”(给妈妈捶捶背,给妈妈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听家长的话)。</p><p> 三、主题展示</p><p> 1.利用微型课、班会等时间学生交流实践活动成果。</p><p> 2.各班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参加实践活动的相关体会等精心设计布置在班级的每月一事展板上,展览内容:学生实践活动图片(配简短的解说词)、参加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料等。</p><p> 3.出一期手抄报,主题为奉献(学习雷锋好榜样)。</p><p> 4.开展主题队(班)会活动。</p><p> 四、主题反思</p><p> 1.负责人完成年级组总结反思,收集活动照片。</p><p> 2.以“我心目中的雷锋为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p><p> 3.评选“学雷锋标兵”,并进行上墙、表彰。请代表说说此次学雷锋活动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