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双轮双铧犁 / 蔡玉臻

辉辉

犁具,是农民最常用的一种翻地工具,历史十分悠久,是与农耕文化同时出现的。而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却曾经出现过一种新式犁具——双轮双铧犁。 这种双铧犁,和传统的弓形木架铁犁头的形状和结构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铁制的框架,中间横着一根杠杆,两边各镶一个轮子。铁架子的后下方安装着两个犁铧,正好和前面的一对轮子形成了三角支撑。犁具的前头有牵引挂钩,后面有操纵扶手或称提把,再加上一个控制耕土深度的档位,就是这种犁具的全部了。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双轮双铧犁</h5> 双轮双铧犁的牵引动力,必须是强壮力大的牲畜,一般是骡马或耕牛。传统的畜力拉犁,有单双套之分。单套指的是一头牲畜拉一张犁,一般是犁具上只有犁头不带犁镜,也多半用来耘土开沟等浅层耕作。只要是翻地松土一类的深耕,就得双套牲畜来进行牵引,一头牲畜是拉不动的。双铧犁比传统犁具多了一个犁头,需要的动力也自然增加了一倍,如果用两头强壮的耕牛作动力牵引,也必须把犁头上提,使耕的土层浅一些,否则是拉不动的,这样也就达不到深耕的目的了。要想深耕土地,最少要三至四头强壮的牲畜,略微增加一点深度,四头牲畜都是难以承受的。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双轮双铧犁在耕作</h5> 其实,这种耕地工具,早在1954年就已经制造,1955年国家农业部进行推广,1958年普及到了胶东。开始时,人们都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把它当成了一种新生事物来对待,一般生产大队都进行了购置和配备。在那个还没有出现机械农具的年代,这种两个犁头同时耕地翻土的铁家伙,曾一度被当成“半机械化”的稀罕物,引起了人们的围观。 不过,不久人们便发现,这种双轮双铧犁,并不能提高耕地效率。并且,它还存在着不少缺点。首先是笨重。因为它的整体全是铁架结构,所以它的重量远远超过了两张传统犁具,也就增加了所需的动力。本来是两头牲畜拉动,却变成了四头牲畜,也大大增加了扶犁手的操作难度。四头大牲畜同拉一张犁,很难让它们同时用力把套拉齐,大大增加了训练难度。由于犁具的自身重量大,加上两个犁头拱在地下,所以每耕到地头拐弯时,要把它提起来十分费力。尽管它有一个升降装置,但是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便捷,非身体强壮的汉子是干不了的。其次,由于用的牲畜数量多,加上犁具本身的长度,占的面积比传统犁具大得多。因此,耕完的土地撂的地边地角也就格外大。总而言之,不轻便、不灵活、效率不高、优越性不大,这也就决定了它到后来必然被看成一块鸡肋的结果。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三头大牲畜拉动的双轮双铧犁</h5> 不久,随着大炼钢铁运动和兴修水库的轰轰烈烈上马,在当时的一平二调形势下,强壮劳动力和牲畜大量转移,生产队的社员,形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刚刚出现不久的双轮双铧犁,很快就被弃之不用了。再后来就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人们开始抗灾自救,慢慢地恢复元气。到了1963年以后,形势逐渐出现好转,可那被遗弃的双轮双铧犁却再也没有人去理会它了。直到拖拉机的出现,人们宁愿将传统的犁具和拖拉机配合使用,也不再使用双轮双铧犁了。 双轮双铧犁,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一项不成功的发明和一种没效率的生产工具,存在的时间实在太短,短得几乎在人们的记忆里都难以找到它的印象了。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生产工具,生命力如何,关键在于它的实用性和效率高低。一切事物,都必须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优胜劣汰,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法则。不过,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新提起双轮双铧犁,还是能够引起人们对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生发出点滴回味的,尽管它很短命,却毕竟印证了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