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期天气炎热,雨量充沛,是野生毒蘑菇生长旺盛期,同时也是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我国野生蘑菇分布广,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和“网传”的鉴别方法,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事件。因对野生蘑菇是否为“毒菌”鉴别不易,大家要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野生蘑菇中毒症状有哪些?</span></p><p><br></p><p>1.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p><p><br></p><p>2.神经精神型: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此类症状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p><p><br></p><p>3.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小时~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细胞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p><p><br></p><p>4.肝脏损害型: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这些毒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在90%~100%。</p><p><br></p><p>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p><p><br></p><p>6.光过敏性皮炎型: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天~2天发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如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span></p><p><br></p><p>1、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p><p><br></p><p>2、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p><p><br></p><p>3、不要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span></p><p></p><p> 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菌帽上可能会有疙瘩、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有毒菌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此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p><p><br></p><p>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菌类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p><p>2.看颜色。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有毒菌采摘后一般很快变色。</p><p>3.看形状。无毒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菌菌盖中央一般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一般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p><p>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菌撕断菌秆,无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浓,一般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p><p>5.闻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p><p>6.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菌,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p><p>7.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p><p>8.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p><p>9.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症状消失后,是否即表示已经痊愈?</span></p><p><br></p><p>野生蘑菇中毒初期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的患者1~2天后症状缓解或消失,精神状态较好,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并造成损害,我们称之为假愈期,大约经过1-2天,病情突然恶化,危及生命。因此,蘑菇中毒患者症状消失后还应观察1-2天,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防止因假愈而耽误治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及救治</span></p><p><br></p><p>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尤其是有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p><p><br></p><p>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和就近当地医院的电话;</p><p><br></p><p>2.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p><p><br></p><p>3.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p><p><br></p><p>4.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p><p><br></p><p>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预防野生菌中毒小知识</span></p><p><br></p>